我傻了!把DeepSeek當百度用了一週後,發現這貨根本不是搜尋引擎…

(溫馨提示:這不是科技測評,而是一個網際網路大冤種的踩坑實錄)

說實話,作為打工人我一點也不害怕被AI取代,我反而很感謝這些工具,感恩時代的饋贈。多虧有了AI,才讓我們在面對老闆的無厘頭要求時,可以理直氣壯、從容應對。
這 2 天我在朋友的影響下,不僅對 AI 有了初步的瞭解。還下載了 2 個 AI 應用,一個是 Deepseek, 一個是豆包。
他們都屬於人工智慧,在用途上有不少相似之處,但也各有特點。
先說說DeepSeek,它到底是什麼?
DeepSeek是一款由中國團隊開發的AI大模型,它在數學推理、程式設計、語意理解的各項測試中,與目前公認全球最高水平的GPT不相上下。
而豆包相對於 Deepseek 來說使用起來就相對輕鬆些,因為他不需要打字直接語音訴求,不僅能陪你聊天,還能幫你解答各種知識疑問和創作內容。
比如寫文章、故事、詩歌、還能生成郵件等等…
為了驗證和嘗試 Deepseek 的強大,我直接輸入一個標題讓它生成文章結果你猜怎麼著僅僅只用了 38 秒就給出了無比清晰的思考推理如下圖:
《把DeepSeek當百度用了一週,結果發現我才是那個大冤種》
家人們誰懂啊!過去一週我像個倔驢一樣,非把AI當百度用,結果活生生把自己整成了“人工智障”本障。事情是這樣的——
上週老闆甩給我個課題,我順手在DeepSeek裡敲了“2024新能源汽車政策解讀”,滿心期待跳出一堆紅標頭檔案官網連結。
結果這貨直接給我整了篇論文體分析,從補貼退坡聊到特斯拉供應鏈,最後還貼心地問我:“需要具體地區的實施細則嗎?”我盯著螢幕愣是氣笑了:大哥,我就想Ctrl+C/V應付週報,你擱這兒寫畢業論文呢?
不信邪的我繼續作死測試:搜“北京烤鴨推薦”,人家百度直接甩出TOP10餐廳帶人均價。
DeepSeek倒好,先跟我掰扯掛爐技法發展史,再分析鴨皮酥脆的化學原理,最後冷不丁問:“您是想了解烹飪方法還是文化背景?”救命!我只是個想幹飯的打工人啊!
更抓馬的是查資料名場面。當我輸入“2023諾貝爾獎得主”時,百度秒給名單+頒獎詞+爭議八卦三件套。
而DeepSeek沉思片刻開始分析評獎趨勢,最後幽幽補了句:“需要提醒您資料截止到2023年10月嗎?”
那一瞬間,我彷彿看到屏幕後站著個戴金絲眼鏡的教授,邊推眼鏡邊說:“這位同學,你的問題不夠嚴謹。”
血淚教訓總結:
1. **搜尋引擎是快槍手**,0.5秒給你800頁小廣告都算敬業;
2. **DeepSeek是話癆學霸**,不把你的問題拆出十八個維度不罷休;
3. **致命區別**:百度知道你“要什麼”,DeepSeek總覺得你“該要什麼”。
現在終於悟了:找地址查天氣請右轉百度,想摸魚讓AI幫忙寫週報、懟甲方文案、編請假理由…
這時候就該放DeepSeek出場了!所以問題來了——這周該用什麼姿勢向老闆解釋,我那突然變得學術氣息撲鼻的週報?

(配圖建議:一張程式設計師抱頭崩潰表情包+DeepSeek對話方塊截圖,字幕:“親,要不咱們聊聊人生哲學?”)

這篇文章採用誇張的日常對話體,透過具體場景對比解釋工具差異,結尾用幽默反問引發共鳴,符合新媒體傳播風格。需要調整細節或補充場景請隨時告訴我~
以上內容為 Deepseek 自動生成的文章,不僅有內容還有配圖提示,極簡單又明瞭。現在時代在變,一個人永遠也賺到他認知以外的錢。
為了驗證 Deepseek 的強大之處,我又接著輸入了問題它與百度的區別。結果它就像一個老教授給孩子講課一樣為我分析推理,最後給出答案。
這種體驗真的很神奇,以前的我害怕遇到問題,畢竟認知有限,但現在的我更期待用 Deepseek 去探索更多的奧秘。
經過我的使用和驗證,得出的結論是當我們向百度提問時它會直接彈出廣告或者給出答案,但 Deepseek 卻會透過深度思考後去推理分析你想要什麼。 
案例實操:
 一、當我在搜尋框輸入'北京烤鴨'時
百度模式:
凌晨兩點餓到抓狂,手指不受控制地敲出'前門烤鴨店推薦'。前三條推送的廣告裡,人均500+的'宮廷秘製烤鴨'差點讓我懷疑人生,往下翻了三屏才在知乎問答裡找到本地人說的'真正用果木烤的老店'。
DeepSeek模式:
第二天學聰明瞭,直接甩過去靈魂拷問:'預算300以內,帶爸媽吃烤鴨要環境安靜、能看製作過程的店,避開網紅打卡地。'十分鐘後收到帶★的攻略:①老胡同裡的隱藏店鋪 ②避開遊客的用餐時段 ③必點的三樣配菜暗號。

(電腦前啃泡麵的我眼淚流下來:原來之前二十年我都在用鏟子喝湯?)

由此可見
二、工具人覺醒時刻的本質是:它們的DNA根本不同
百度:人形自走資訊過濾器
核心技能:
  ✓ 即時熱點追擊(明星塌房速度比微博還快)  
  ✓ 生活服務直通車(查快遞/找廁所/比價三連擊)  
  ✓ 全網地毯式掃描(連貼吧2013年的帖子都能挖出來)
致命傷:
  ✘ 廣告與內容界限宛如我的髮際線  
  ✘ 搜'感冒怎麼辦'會出現莆田系醫院  
  ✘ 需要手動拼湊資訊碎片  
DeepSeek:24小時線上的軍師
隱藏大招:
  ✓ 聽懂人話('幫我寫份讓老闆無法拒絕的調薪申請')  
  ✓ 知識縫合怪(能把刑法條款套用在職場八卦分析)  
  ✓ 持續話癆模式(追問十次'為什麼'也不會翻白眼)  
翻車現場:
  ✘ 問'今天上證指數多少'它開始背誦2023年資料  
  ✘ 提起冷門小說角色會自由發揮同人劇情  
  ✘ 經常把建議寫成心靈雞湯小作文  
 三、那平時什麼時候該用百度?什麼時候該用 Deepseek?
必須百度的場景:  
▶️ 查演唱會門票真偽  
▶️ 找附近還在營業的急診藥店  
▶️ 驗證抖音熱傳影片真實性  
必須召喚DeepSeek的時刻:  
▶️ 把老闆說的'年輕化方案'翻譯成人話  
▶️ 三分鐘速成《狂飆》觀後感  
▶️ 把excel表格做成讓同事跪著看的分析報告  
 四、由此可見 AI 人工智慧這個工具如果運用好了,就能成為當代打工人保命組合拳
這裡推薦一個黃金公式 = DeepSeek造骨架 + 百度填血肉
寫在最後:
現在終於明白,把AI當搜尋引擎用,就像讓米其林大廚去煮泡麵——不是廚子不行,是你沒找對用法。
工具本無高下,用錯場景才是當代人最大的'賽博工傷'。下次再有人吐槽AI不好用,請直接把這篇拍他臉上。
源 |  我是小沐(ID:XiaoMu_0309
作者  是小沐呀  ;  編輯 | 蝦餃
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早讀課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