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啊,慕強又雙標

亦舒的作品,再再再再次被搬上熒幕。
這一次,是楊紫主演的《承歡記》。
不能否認,內地影視劇市場近幾年再次興起了「亦舒熱」。
《玫瑰的故事》也即將開播,劉亦菲主演,有讀者問我,為什麼現在大家都愛拍亦舒的劇。
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容易爆啊。
楊紫主演的《承歡記》播出第一天的時候,微博上有個熱搜詞,叫「審判《承歡記》」
用上「審判」二字沒有任何惡意,就是現代年輕人一種比較特別的表達方式。
電視劇《承歡記》,眾所周知,改編自亦舒的同名小說。
亦舒的很多小說,都夢幻又極其慕強,說實話,不以劇情和細節取勝,出圈的是金句和女性意識。《承歡記》是為數不多寫東方式母女關係寫得很好,又很有細節的一本。
何賽飛楊紫飾演母女©電視劇《承歡記》
至於亦舒幾十年前寫的小說,為什麼現在會爆,我覺得最根本的原因是:
現在錢難搞了
而亦舒小說裡的女主,卻可以一邊立著獨立女性的人設,一邊又很輕鬆地從男人那裡搞到大量的錢,這是很容易帶著觀眾一起做夢的。
雖然亦舒喊了一輩子「清醒」「獨立」「姿態好看」,但其實我常常覺得她骨子裡還是信奉如何迷惑以及搞定男人(更準確地說是男人背後所代表的金錢世界)那一套。
亦舒的小說從《喜寶》到《我的前半生》,女主角都不是真正的獨立,至於《不羈的風》《曾經深愛過》《明年給你送花來》等等故事就更顯得夢幻而迷離,完全是亦舒用玻璃球自己造一個美麗新世界滿足女人的對金錢、男人、美貌的痴念。
張曼玉飾蔣南孫,鐘楚紅飾朱鎖鎖©影版《流金歲月》
我不知道大家讀亦舒的書會不會有這種感覺,就是亦舒天天喊女人獨自美麗,看似不喜歡男人,可她筆下的男人其實是不怎麼壞的。
《不羈的風》不過是寫了男人的風流,還把那種風流寫出了一種女人也會羨慕的瀟灑自由感。
《風滿樓》裡的男人,笨拙、不懂事,沒有尋常男人的責任感,但有一種富家子弟的天真感。
較為可怕的男人大概是《蟬》《乒乓》《心扉的信》以及《喜寶》的男主角,都樂於用金錢控制愛情。
可是,作為讀者,讀完時,我常常也會有一種感覺,讓我成為喜寶吧,我願意被金錢控制,而且絕對沒那麼多矯情的小心思,因為亦舒把勖存姿寫得可愛且有魅力。
©《喜寶》
亦舒還寫過一本相當殘忍的書《恨煞》,書中女性全部都是家暴受害者,最後無一能逃脫死亡的命運。
可是亦舒寫起書中男主角,花費了很多筆墨鋪陳他的細緻浪漫,卻幾乎沒怎麼寫過他的可惡與變態。
我讀這本書的時候,一度最困惑,不停地問自己,亦舒寫這本書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是為了讓我們警惕那些看起來很好的男人嗎?
可是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為何不更多地寫一寫那些面具背後的真面目,讓女性讀者從此擁有一些基本的分辨能力,為什麼非要把所有的精力全用來幫男人上一道又一道濾鏡。
©電視劇《流金歲月》
但是後來當我讀亦舒讀的越多,我開始明白了,那是因為亦舒從來都對金錢和男人抱著一種美好期待,說得不好聽一點,我覺得亦舒對男人和金錢都有著一種不易察覺的慕強心理。
所以,亦舒常常把金錢鋪陳得很盛大,也把男人寫得很遙遠,只有維持好這種空中樓閣感,也才能保住觀眾,包括自己對男人以及金錢的想象。
《我的前半生》口口聲聲說,女人離婚九死一生,從此再無可能遇見正常的男人與愛情,可是《我的前半生》有寫過一丁點女人離婚後那種殘忍的真相嗎?
沒有。尋常女人離婚後被吃幹抹淨的真實情況亦舒是一點也不願意寫。她筆下的女主角那是離了婚後能迅速再找到一個更有錢、更帥氣、更貼心的男人的。
很多人說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被改編的很懸浮,其實原著小說後半段本來就懸浮得不行。
亦舒從未卸下作為女人的某種幻想。或者說,也不敢,因為一旦卸下了,玻璃球就碎掉了。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
眾所周知,幻覺永遠是有市場的。
所以,讀亦舒的書,確實常常會有一種矛盾的感覺,怎麼既要,又要,還要啊。
還有一點特別微妙的感覺,但我過去一直不太敢寫,怎麼說呢,我覺得亦舒小說裡的女性既雌競,又雙標,或許也是亦舒本人的一種價值觀側面,她對普通女人的困境是看不見的,對普通女性的生存能力也缺乏欣賞的眼光。
她愛的是那些又美又強的人,對這些人有極強的濾鏡。
但在真實的世界裡,亦舒自己也知道,又美又強的背後,靠所謂「姿態好看」那一套是不夠的,她自己其實也並沒有完全地成為「亦舒式女子」。
她特別務實,甚至於過分精明且現實,瘋起來並不比普通人更冷靜。最著名的橋段是把剪刀插在明星前男友的床上,和家人以及自己的第一個孩子鬧掰決裂。
我自己常常覺得,她其實並不真心推崇她自己書裡的那些東西。她在乎的是「得到」。亦舒書裡,她自己唯一持之以恆貫徹過的,恐怕只有任何時候都記得搞錢這個事情,且在這件事上,她不那麼在乎姿態好看。
事實上,搞錢的動作,就很難優雅。

©《喜寶》
所以,亦舒很多書,我覺得看看就好,沒必要用任何一套理論去指導自己的人生。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變化著的,也都是不同的,根本沒有什麼「包治百病」的方法,如果一個人總是頻繁拿自己的各種經驗或理論來教別人怎麼做人,不用懷疑,那大機率是為了賺錢。
這句話沒有說任何人的意思,不要過度解讀。我只是想表達,對任何事,任何人,都不要迷信。
本文轉載自宛央女子(ID:Apple1990-kun)。作者:林宛央,瀟灑派生活者,暢銷書作者,未來知名編劇。一個不走千篇一律的人生,卻過得比誰都瀟灑的姑娘。忌矯情,治拎不清,喜歡你的不盲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