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播大劇《玫瑰的故事》,不少人慕名去看了幾集,劉亦菲美得石破天驚,才讓「天下男人為我痴狂」的惡俗劇情變得合理。
劇版《玫瑰的故事》中的黃亦玫,是「亦舒+玫瑰」的縮寫,是對名小說原作者亦舒的致敬。
因為劇的爆火,亦舒再一次被拉回了公眾視線。你知道嗎,亦舒常年住在溫哥華,你遇到過她嗎?

亦舒寫了300多個愛情故事,「亦舒女郎」也曾精彩絕倫。
女孩們曾紛紛模仿「亦舒女郎」,就像如今無數人在追捧劉亦菲。
甚至,把成為「亦舒女郎」作為人生目標。
但這些都不如亦舒本人的婚戀故事驚心動魄。

亦舒15歲成名,19歲生子,22歲離婚,25歲搶了閨蜜的男友,又潦草離婚,晚年拒絕見大兒子,和二哥倪匡老死不相往來。
這些驚濤駭浪式的感情生活,至今為人津津樂道。
亦舒(1946年9月25日-),原名倪亦舒,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著名香港小說及散文女作家。

1993年,亦舒移民溫哥華,把家安在了西溫半山,從此告別了香車華服的物質桎梏,儼然蛻變成了加拿大最常見的全職主婦。她再婚的先生姓梁,曾經是港大教授,移民後又曾在卑詩大學(UBC)任職客座教授。
記者曾在報道中描述亦舒住處:
“順著彎彎曲曲,柔腸百折般的山路,一直往上爬往上爬,才到達亦舒的家。亦舒避靜在加拿大卑詩省西溫哥華半山,前院參差花樹,車道和通往大門的小徑,都半掩在綠蔭之中。”
也可能是溫哥華太無聊的緣故?作為小說專業作家,亦舒在這裡非常高產,《我的前半生》、《西岸陽光充沛》、《忽爾今夏》等作品都出自這裡。她寫的涉及到加國的小說,故事大部分都發生在溫哥華。

《西岸陽光充沛》這本書是專門寫溫哥華新移民生活的,從移民前的忐忑不安、辛苦準備,到移民初期的迷茫困惑、不知所措,與舊情人相遇的心緒起伏,以及最後的安於平淡、迴歸家庭,很多地方讓人心有慼慼焉,感覺很值得一看。
《不易居》:兩女孩遠渡加國留學,異國百態生活艱辛,她們選擇了不同的道路,各得其所。
《縱橫四海》:清末民國初男主角外出打拼,先香港,後加國。一部華工移民血淚史,中國近代史的亦舒視角。(亦舒難得的主角為男性的小說,有據說宗珊是中山。)
《在那遙遠的地方》:國共戰爭時大陸女隨養父來港,後家境破落嫁於加國小市民。命運轉折最終奮發出身,接弟妹出國並報道了養父母之恩。
《葡萄成熟的時候》:故事背景設定在加拿大北美最大的葡萄園,一個溫暖的家庭與愛的故事。
《預言》:一個少女從加拿大回國發生的事。
《紅塵》:做陶瓷手藝的周如心與中年人顧客黎子中結緣得贈位於加拿大的衣露申(illusion)島,後圍繞著一枚戒指探尋黎子中與初戀苗紅的愛情故事。
《絕對是個夢》:一對夫婦移民加國後的中年感情危機。
《你的素心》:故事起於溫哥華結於洛杉磯。
《一點舊一點新》:女警調查自殺案走進妙宜的世界漸漸找到自我。循著線索來到大湖區遇見夢中男子。案結拒絕上司求愛,最終辭職奔向加國。
《忽爾今夏》:17歲即將赴加讀書的女孩丹青,在咖啡店裡看人情世事浮世繪。
《七姐妹》:香港女子將一個來自臺灣一個來自大陸的兩表妹接來香港,準備一同留學加拿大,後來港女被兩表妹分別搶男友的故事。
《天上所有的星》:故事發生在溫哥華,講的是一個華裔男生和大他許多歲的香港女演員的感情糾葛。
《德芬郡奶油》:女主角是UBC的文學教授,中年未婚,美貌無比,在北京香港溫哥華等地處處留情。
《紅杏與牆》:風流的女主角最後嫁了好男人從香港移居溫哥華。

亦舒非常喜歡溫哥華的生活,媒體曾稱,來了溫哥華之後,她就像從物質的枷鎖裡解放出來,年輕時追求的賓士跑車、肩披輕裘的華麗日子早已逝去,你穿什麼在這裡沒有人注意,有的是家人的互相關懷,朋友之間的真摯感情。
她說:“世界上沒有烏托邦,但溫哥華的生活方式是最適合我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