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momo 、大寶
“官方周邊體系根本滿足不了粉絲的熱情,情懷也變成了塑膠的盈利和升值遊戲。”隨著《哪吒2》的爆火,官方周邊和同人制品在共同搶佔著粉絲群的購買力,同時還誕生了兩種涇渭分明的情緒。
一邊是“用愛填坑”的粉絲——直呼搶不到官方周邊,自掏腰包只為讓同人廠開模生產自己心心念唸的敖閏、石磯,評論區擠滿留言:“求太太開團!官方不幹的活我們幹!”;
另一邊是“悶聲發財”的畫師們——二創團長打著原創旗號開團盈利,更多同人畫師在版權模糊地帶遊走,一邊產出結界獸冰箱貼、全型別石磯娘娘等“民間爆款”,一邊對外“開的都是無盈利團啦。”
當《哪吒2》票房突破80億並持續上升,一個由同人驅動的商業飛輪正加速旋轉——畫師重構角色價值,消費者重塑價格體系,收藏家重建稀缺標準,而法律人也在灰白地帶徘徊。娛樂資本論追蹤了這條特殊產業鏈上的四個關鍵齒輪,聊聊全民爆款之下,如火如荼的哪吒衍生品市場。
除此之外,我們也統計了《哪吒1》周邊的升值情況,哪吒敖丙難分伯仲,申公豹、結界獸則憑藉《哪吒2》身價暴漲,《哪吒2》上映後敖光、敖閏、石磯娘娘更是成為了同人市場的新寵。


粉絲PUSH官方,同人女連夜卷出磁懸浮石磯娘娘
@阿九
也是看到《哪吒2》大火以後就開始想買電影的周邊,但是官方放的實在是太少了,尤其是泡泡瑪特聯名的周邊我和朋友一起蹲點都沒搶到,所以就直接在小紅書上殺進同人圈淘貨了,我覺得自制周邊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
現在整體同人圈流程大概就是:在小紅書或者微博超話收意向→進群登記→微店拍定金→等工期。這個工期還挺長的,湊夠人數和定金以後,從畫師出稿到打樣也得三四個月,現在春節前後的話也容易排不上單。
我會覺得同人這邊自由度會更高一點,在工藝或者型別更能滿足個性化的需求。我前段時間就定製了敖潤的刺繡吧唧,可以做絨繡+珠簾,比那種金屬徽章顯得更有層次。現在同人圈也都開始卷炫技了,先不說冷門角色出圈,就是各種工藝,什麼流沙麻將、鐳射膜疊加龍涎香調香,各種高階配色、磁懸浮電機的石磯娘娘都吊打官方出的一些周邊。

(圖源同人谷團長授權)
小紅書上會有很多畫手會接稿,可以買他們的稿子自己去印,我現在還是走自印收藏路線,沒有想過要開團,雖然多少能掙點,但是感覺風險比較高,也找不到那種能籤商用授權的畫師。我是覺得二創自印或者開團的話總比走仿單好點,小紅書也有很多老闆開無盈利團,賠個底掉兒,大家也算是為愛發電。
其實大家心知肚明在灰色地帶蹦迪,現在哪吒仿版毛絨玩偶,換個眼睛顏色就能當原創賣。真要嚴查的話,現在這種開團先收全款再找廠子的模式肯定崩盤,所以其實官方也可以學學別的日漫搞同人授權制。
因為整體上來說,二創或者說盜版火還是意味著這個電影、這個IP火,但是官方整體的這個速度和節奏還是跟粉絲熱情有很大的錯位。感覺《哪吒2》的相關部門根本不上網,現在不管是敖丙和哪吒的CP情、全網人皆扮演石磯娘娘等等都有百萬熱度——這錢他們不趕緊賺,只能讓二創和高仿賺去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現在餃子導演不是手繪畫每一張破億海報嗎,現在破70億了大家都在玩梗說餃子導演的手跟不上了。周邊也是一樣,《哪吒2》都爆成什麼樣了,也應該關注到觀眾們持續產糧的熱情。

結界獸升咖,《哪吒1》邊角料成理財產品
《哪吒2》到現在有好多角色還沒有出周邊,其實會對敖丙哪吒的這種CP糧有點審美疲勞,反而讓我們石磯姐姐、敖閏、太乙飛豬這些出了圈。
要說哪些角色有潛力,龍族全員都是隱形財富密碼,但主要就是角色出的不全,《哪吒1》的時候倒是出的挺全,但是可能官方這回也沒想到像石磯娘娘和結界獸這些配角出圈所以也都沒準備。
《哪吒1》的時候抽到結界獸盲盒大家都不想要,這回直接身價翻倍,在閒魚上均價也得接近200。《哪吒1》留下來的初代工藝絕版品更是溢價起飛,但是大多數還是官方出的周邊,很少有翻紅的同人冷谷。
我覺得從長遠升值空間來看的話,二創只能短暫當下收割一波熱度,官方在價值上還是更正統一點,等《哪吒3》上映的時候,《哪吒2》的官方周邊價格肯定就是Next Level了。
同人製品如果只是為了喜歡收藏就還好,但是期待它到時候翻紅有點困難。比如現在大家都在做敖閏,《哪吒3》敖閏戲份一多會有更多的同人製品出現,《哪吒2》敖閏的同人製品沒有官方背書,也缺少存在的價值了。

至於背後的版權問題什麼的,我感覺至少短期之內官方肯定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畢竟同人熱度的收益也會反哺電影票房,現在哪吒票房收官還遠沒有結束嘛。

同人女拾起畫筆,堪稱哪吒宇宙的量子補天術
自從被《哪吒之魔童降世》一腳踹進坑裡,我的數位板就成了封神復健中心。哪吒電影上映後,cp超話前三突然炸出#藕餅#的tag——敖丙給哪吒擦嘴角血的畫面被瘋狂二創,我和三十多個同擔在LOFTER甚至搞起了48h的創作接龍活動。
在那些凌晨三點還亮著數位板的日子裡,我逐漸摸索出同人廚的生存法則:微博超話蹲點收圖,LOFTER追更神仙太太,B站看影片找分鏡靈感,最後轉戰小紅書畫圖收割點贊。有次畫哪吒重生現代校園的設定時,群裡姐妹發來三十多張古風鎧甲參考圖:"可可看看這個鎖子甲紋路!我從陝西曆史博物館官網扒的高畫質圖!"
別人考古靠洛陽鏟,我們搞二創靠腦電波。電影裡哪吒敖丙碰個拳我都能腦補出三生三世的劇本,同人女的想象力是最不可小覷的:千年前他們是不是穿著鎧甲在雲海裡幹架?轉世到現代會不會變成死對頭變室友的晉江文學?

(圖源同人谷團長授權)
現在我平板裡存著108個哪吒平行宇宙:申公豹和石磯娘娘在當代演“內耗總裁×樂天派助理”的救贖甜寵劇,太乙真人的飛天豬在職場番外逆襲成銷冠,連東海龍王都能在校園篇裡當教導主任。
二創最妙的就是這點——每個哪吒電影tag都是哆啦A夢的任意門,粉絲扛著鎬頭往裡衝,硬生生鑿出個比原著還鮮活的神話宇宙。
現如今哪吒二創圈已經不是小作坊了,LOFTER、小紅書、ao3簡直是我們廚子的天庭食堂。LOFTER搞的“新年廚禮局”活動如火如荼,畫手甩出九宮格分鏡堪比滿漢全席,寫手端出十萬字連載像熬了三十年的佛跳牆。
最近我常覺得我們和官方在打一局創意的牌局,大家永遠不知道下一張牌是來自導演的腦洞,還是粉絲的二創。去年扒拉哪吒1時期的老糧時,我發現,某位太太四年前畫的一張藕餅同人圖,和哪吒2開場的雙魂一體鏡頭相似度90%!評論區甚至有人@餃子導演:“坦白吧,平常是不是潛伏在社媒偷梗?”(當然這也只是我們粉絲自己的小小猜測哈)
前幾天我和基友深夜腦暴時突然頓悟:或許根本不存在單向的“官方施捨”或“粉絲倒貼”,當粉絲二創形成規模磁場,創作已經變成雙向輸血了。
現充朋友問我整天拿著畫筆咔咔為愛發電圖什麼?我想起第一次收到粉絲私信時,她發來一張圖片,裡面畫了個歪歪扭扭的藕餅結婚證:“謝謝你讓我相信,神仙也會為凡人落淚。”
現在我左手舉著神仙同人圖,右手@官方微博玩梗,本質上和古人對著寺廟扔祈福綢帶沒區別,只不過這次,我想親手參與補全那片屬於新時代的天空。

“同人周邊本身就是披著愛的外衣的灰色地帶”
作為法律民工兼哪吒鐵粉,我每天在《著作權法》第24條和粉絲濾鏡之間反覆橫跳。法律規定“為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使用他人已發表作品”屬於合理使用——可那些在LOFTER上賣斷貨的同人太太們,哪個不是一邊喊著“純屬為愛發電”,一邊默默開通了微店櫥窗?
更微妙的是,同人作品本身就像哪吒的蓮花化身,你說它是獨立創作吧,角色形象和世界觀全寄生在原作上;你說它是侵權吧,《哪吒之魔童降世》裡敖丙的戰甲設計又確實被某位太太改造成賽博朋克風后申請了外觀專利。
我所看到的情況是哪吒2的爆火為盜版周邊爆火提供了契機,但這背後反映出的東西更多。官方周邊正版徽章動輒90元,普通學生黨也許只能在拼夕夕狂點9.9包郵連結。再者電影宣發週期太短,院線電影的熱度週期通常不超過45天,而正版衍生品從設計到鋪貨的平均週期長達一百多天。
當官方還在進行版權備案時,中小作坊或者粉絲開團已透過3D掃描技術完成角色建模,利用柔性供應鏈實現"映後72小時極速上新"。等官方磨磨蹭蹭出周邊,同人太太們連限定款痛包設計圖都在微博千轉了,這波用愛發電的速度碾壓資本流水線。
不過有時看到某些盜版穀子真是讓人無奈,估計大部分都是沒經過質檢的產品。上次買的"混天綾"髮帶洗兩次就褪成粉紅色,朋友甚至還問我是不是粉紅頑皮豹聯名款。更別說那些把哪吒畫成奧特曼的奇葩設計,還有把哪吒火尖槍乾坤圈做成兒童玩具賣個一兩塊錢的周邊,感覺劣質的摸兩下都會掉漆的程度。

同人周邊本身就是披著“愛”的外衣的灰色地帶。我其實偷偷收藏了好幾個神仙太太的私房周邊,我覺得這些用愛發電的作品比官方更有靈魂。但混在一堆粗製濫造的盜版裡,就像把敖丙的龍角和東海魚販的爛蝦放在同一個海鮮市場——既心疼創作者被侵權,又怕這些民間智慧被一刀切。
說到底還是希望官方能夠看得到,那些質量堪比官方的神仙太太作品要是能掛正版標,我們粉絲何苦在盜版堆裡淘金?或者直接推出更平價的周邊,讓月薪四千的打工人也能實現全款拿下正版敖丙手辦的夢想啊!
我覺得法律要保護的從來不是冰冷的IP資產,而是那些在神話與現實夾縫中野蠻生長的熱愛。或許真正的解決方案不在於築高維權壁壘,而是構建一個讓創意獲得尊重、讓熱愛得以安放的生態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