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4

本文字數:2309,閱讀時長大約4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劉曉穎
封圖來源 | 上觀新聞
F1(一級方程式賽車)常常與世界盃和奧運會相提並論,被視為全球三大體育盛事之一。它也是全球範圍內商業上最為成功且廣受歡迎的年度體育賽事系列之一。
作為中國最早引入的國際頂級汽車賽事,F1中國大獎賽自2004年落戶上海以來,已發展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城市體育名片。3月21日至23日,2025 FORMULA 1喜力中國大獎賽在上海國際賽車場拉響引擎轟鳴。
據上海久事體育賽事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方面透露,今年比去年F1新增1.7萬張票,預計賽事3天比2024年增加近2萬客人人次,可達22萬人次左右。
F1主席兼CEO斯蒂法諾•多梅尼卡利(StefanoDomenicali)也在今年賽事期間訪滬。日前,他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中國是F1目前主要的增長市場之一,目前在中國擁有超過2億粉絲,比去年增長了39%。
“中國的車迷們參與度極高,知識豐富,而且充滿熱情。”他對2024年上海站印象深刻,“因為這是自2019年以來我們首次重返中國 。車迷們熱情高漲,他們對於這項賽事的迴歸感到欣喜若狂。看到這樣的場景真是太棒了。”


中國F1觀眾數又創新高
2016年,美國自由媒體集團 (Liberty Media)計劃從彼時已86歲高齡的F1掌門人伯尼•埃克萊斯頓以及CVC資本手裡收購F1。交易於2017年1月完成,收購的總價值約為44億美元。
自由媒體集團收購F1後,讓這項老牌賽事更容易被大眾接觸到,F1目前全球粉絲數量超過了8億,“(我們)的粉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年輕、更多樣化。” 斯蒂法諾•多梅尼卡利引用尼爾森資料稱,F1是全球最受歡迎的年度體育賽事系列,在過去的五年裡,35 歲以下的粉絲群體和女性粉絲群體都增長了超過 50%。“2024年,我們的電視觀眾累計達到16億人次,另外還有近5億觀眾在流媒體平臺上觀看了F1的相關內容,在社交媒體上我們擁有9700萬粉絲,同比增長38%。”
女性觀眾的崛起讓這項古老的體育賽事受到了更多的關注。F1 Academy董事總經理Susie Wolff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這項運動不再僅僅是男性的專屬。F1擁有龐大且迅速增長的女性粉絲群體,《極速求生》紀錄片的推出,揭開了這項運動的神秘面紗,讓更廣泛的觀眾覺得這項運動觸手可及。
進入2025年,從粉絲增長、受眾範圍、財務狀況以及品牌認知度等方面來看,一級方程式賽車的地位空前穩固。
尼爾森體育最新資料顯示,隨著F1世界錦標賽迎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第75個賽季,這項歷史悠久的賽事正吸引著空前規模的全球觀眾:2025年F1全球車迷總數達8.265億;全球收視持續攀升:中國、美國及歐洲市場重新整理觀眾紀錄。
斯蒂法諾•多梅尼卡利告訴記者,F1目前主要的增長市場是中國和美國,“當然,我們也看到其他地區同樣具有巨大且持續的潛力。”
具體到中國,2024年的中國大獎賽吸引了20萬名觀眾到現場觀賽。儘管今年新增的B看臺為賽場又增加了1.7萬個座位,但F1中國大獎賽的門票還是快速售罄。主辦方預計,今年到場的總觀眾數將達22萬人次左右,創造新紀錄。

2024年年底,久事集團和F1共同宣佈:F1中國大獎賽已完成新一輪簽約,雙方將自2026年起續約至2030年。雙方表示,續約將進一步提升F1賽事在中國的影響力,推動賽車文化的深耕和傳播,助力中國汽車產業的持續蓬勃發展,併為文體旅產業融合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在斯蒂法諾•多梅尼卡利看來,中國無疑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市場。“我們在中國的F1社交媒體平臺(微博、微信、今日頭條和抖音),在2024年新增了超過100萬社交媒體粉絲,使這些平臺上的粉絲總數達到了430萬。在這些車迷中,超過三分之一是女性,而且每兩人中就有一人年齡在35歲以下,這與我們在更廣泛的F1粉絲群體中看到的趨勢相符。中國的車迷們參與度極高,知識豐富,而且充滿熱情。”

上海建世界一流的國際體育賽事之都
這位F1現任掌舵人也許確實應該對中國與上海感到驚訝。
2004年,F1首次落戶申城。彼時有人戲謔,估計很多中國人連“F1”與“F4”都分不清楚。
首屆中國F1大獎賽在2004年9月舉行,那一年最有名的“車王”還是舒馬赫,上海國際賽車場建在遠離市區的嘉定,還沒有通上地鐵,但縱使如此,第一屆正賽當日的觀眾仍然高達15萬人次,創下了中國有史以來單項賽事單日現場觀眾人數最多紀錄。此外,門票收入3億元,也是中國有史以來票房收入最高的體育比賽。
那一年,英國《衛報》對F1中國大獎賽評價是:“大家不要忘記,中國僅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搞定了一切,從和伯尼(彼時F1的掌門人)簽約到現在,他們每一步都走得非常紮實。步入21世紀的中國已經開始向世界展示他們的實力,這裡是全世界投資的熱點,贊助F1車隊的很多大公司都在這裡建廠賺更多的錢。”

20年之後,上海不負眾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上海市體育局釋出的《2024年上海市體育賽事影響力評估報告》顯示,2024年上海舉辦了178項國際國內體育賽事,創造直接經濟影響113.78億元、拉動效應達309.90億元。
上述報告還指出,F1中國大獎賽對上海體育經濟的貢獻度本身也非常顯著,其中直接經濟影響達到14.06億元;在間接經濟影響方面,產出效應為39.28億元,稅收效應為1.37億元,並創造了9857個就業機會;同時,對吃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的拉動效應達到了15.93億元。
202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上海全球著名體育城市建設綱要》中明確發展目標,到2025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全球著名體育城市。上海舉辦更具影響力、更高品質的國際頂級賽事。高水平辦好F1中國大獎賽、國際足聯俱樂部世界盃等國際頂級賽事,加強賽事影響力綜合評估,持續提升賽事專業度、關注度、貢獻度。
中國給F1帶來了2億的觀眾,而F1給上海帶來的則是另一種繁榮。
20年前,上海國際賽車場誕生於一片荒地上。如今,這片區域周邊已有高樓拔地而起,公路、軌交、酒店、醫院、商業,各種配套不斷完善。
一座全球一流國際體育賽事之都正在建成。
微信編輯 | 生產隊的驢(拉磨版)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