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上剛醒來就被一則重大新聞給刷屏了。
據新華社3月23日訊息,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近郊的克拉斯諾戈爾斯克市一音樂廳22日發生槍擊事件。
據俄新社訊息,俄聯邦調查委員會表示,莫斯科近郊“克羅庫斯城”音樂廳發生的襲擊事件的死亡人數已超過60人,這一數字可能會進一步上升。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槍手為3名身著迷彩服的不明身份人員,他們還投擲了手榴彈或燃燒彈,引發火災。報道稱襲擊發生後,其中四人跑出了音樂廳,換上事先準備好的衣服逃離現場。
這件事發生以後,各方的反應非常有意思。
首先,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立刻宣稱制造此次襲擊事件。
該組織喉舌“阿馬克通訊社”說:“‘伊斯蘭國’武裝人員襲擊了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郊外一個基督徒集會,造成數百人死傷,給這個地方造成了巨大破壞,然後他們安全撤離到基地。”
但是,伊斯蘭國並沒有提供出任何證據。

其次,烏克蘭立刻否定策劃此次襲擊。
烏克蘭總統顧問波多利亞克做出的表示為,讓我們直說吧:烏克蘭與這些事件完全沒有關係。我們正在與俄羅斯正規軍以及俄羅斯聯邦這個國家進行全面的戰爭。無論發生什麼,一切都將在戰場上決定。
烏克蘭為什麼要否認?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哪怕這次襲擊不是烏克蘭策劃的,烏克蘭也應該認領才對,這樣既能打擊俄羅斯人的信心、讓俄羅斯人處於恐懼中,又能讓本國人“洩憤”。
但是,事情不是那麼簡單的。
由於這次襲擊針對的是平民(針對平民的襲擊才被稱為“恐怖襲擊”,襲擊平民的組織才能被認為是“恐怖組織”),一旦烏克蘭認領了,那麼俄羅斯則可以採取一切手段進行報復。所以,哪怕就是烏克蘭策劃的,它也不敢認領。
俄前總統梅德韋傑夫說,如果烏克蘭官員與襲擊事件有關,俄將找到並消滅基輔這些官員。他說:“所有這些東西都必須作為恐怖分子被找到並被無情地摧毀。”他還說,“犯下這種罪行的國家的官方代表”也將受到懲罰。
大家也知道,雖然俄烏戰爭非常激烈,但是俄羅斯還是比較剋制的,仍然遵守戰爭法則,沒有在戰場之外兌烏克蘭的高階官員、機關等進行暗殺、轟炸等,更沒有刻意的針對平民。
大家記住了:直至今日,俄羅斯也沒有對烏克蘭的總統府邸、軍方總部和議會大樓等重要指揮中心進行過轟炸。
另外,俄烏戰爭已經2年多了,在衝突中死亡的烏克蘭平民僅有1萬多人,這個平民死亡人數比以色列在幾個月內造成的平民死亡人數還要少。

我們可以這麼說,如果俄羅斯像以色列那麼沒有人性的話,不在乎平民的性命,那麼俄軍恐怕早就打到烏克蘭首都基輔了。
烏克蘭平民已經成為了烏克蘭政府的“擋箭牌”,能有效延緩俄軍的進攻。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哪怕是烏克蘭策劃的,它也不敢、不能承認。
第三,美國否認了這次恐襲。
在這次襲擊之前的3月7日,美國駐俄羅斯大使館釋出警告稱,監測到“極端分子”正密謀未來幾天內,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發動襲擊,美方的警告資訊中甚至提到了音樂會。
當時,美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公開發布資訊:“(美國)大使館正在監測有關極端分子計劃針對莫斯科大型集會(包括音樂會)發動襲擊的訊息,建議美國公民在未來48小時內避免參加大型集會。”美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寫道,並提醒美國公民“避開人群、注意當地媒體訊息、關注周邊環境”。

這個預測也太準了吧。
美國能提前知道恐襲的發生,至少能說明兩點:
第一,這件事就是美國策劃的;
第二,美國的情報機關相當厲害。
襲擊組織和襲擊地點都被美國提前“預測”到了,所以美國人必然要讓世界相信:那是因為美國的情報機關厲害,而不是美國策劃的。
所以,在襲擊發生以後,白宮立刻出來發表宣告:根據美國白宮網站釋出的記者會實錄,俄羅斯22日恐怖襲擊發生後,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柯比被問及此事時表示,他不認為美國國務院此前釋出的警告指的就是此次具體襲擊。

美國的言外之意就是:雖然我們預測到了莫斯科郊外的音樂廳將要遭受到恐怖襲擊,但是我們預測的不是這次襲擊。
這就有點欲蓋彌彰的意思了。
那麼,這次襲擊到底是誰策劃的?
我們先說說已經認領了這次襲擊的“伊斯蘭國”組織。
“伊斯蘭國”的全稱叫做“伊拉克和大敘利亞伊斯蘭國”,也就是大家經常在新聞裡看到的ISIS(英語: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al Shams,縮寫:ISIS)。
這個組織有多牛呢?
在敘利亞戰爭期間,它曾佔據了敘利亞的半壁江山。

ISIS的戰鬥力非常強悍,手段也非常的殘忍,但是他們好像是憑空冒出來的——好像突然之間在敘利亞就出現一個戰鬥力極其強悍的軍事組織。
如果ISIS只是一些極端分子組成的,它們怎麼可能有那麼強大的組織能力、動員能力和戰鬥能力,怎麼能形成那麼大的規模?
其實,我比較認同一個觀點:這個組織的前身是薩達姆革命衛隊!
曾經的伊拉克非常強大,薩達姆手下有一支非常精銳的部隊,這支部隊全部由薩達姆的親信,純遜尼派人組成的(伊拉克的什葉派佔多數)。但是,2002年美國對伊拉克發動戰爭後,這支部隊竟然沒有任何抵抗,突然間就“消失”了,就連美軍都沒有找到他們的蹤跡。
美國推翻薩達姆政權後,送去了“民主”。但是,由於伊拉克的什葉派佔多數,最終卻讓美國的死敵什葉派逐步的獲得了政權。
伊拉克的什葉派掌權後,和伊朗關係迅速變好,遜尼派人備受打壓,於是薩達姆革命衛隊和伊拉克一些失意的遜尼派低階軍官抱團在一起想要奪回政權,這就是後來的ISIS——這就是為什麼ISIS好像憑空出現一樣,也是他們戰鬥力非常強大和手段殘忍的主要原因,因為他們都是職業軍人,擁有超強的組織能力和戰鬥能力。
那麼,ISIS有沒有襲擊俄羅斯的動機呢?
有!
ISIS的全稱叫做“伊拉克和大敘利亞伊斯蘭國”,從名字就可以看出:這個組織的最終目標是把伊拉克和敘利亞合併成一個國家。
敘利亞戰爭期間,ISIS的主要目標自然就是巴沙爾政權。
想要推翻巴沙爾政權的不僅僅只有ISIS,還有美國、沙特、土耳其等遜尼派國家支援的反對派。
敵人的敵人未必是朋友,但是肯定是一個比較好的合作物件。
所以,在敘利亞戰爭期間,美國和沙特等遜尼派國家就一直在暗中支援ISIS,共同對付巴沙爾。
在敘利亞戰爭期間,美國從未對ISIS發動了大規模襲擊,直到戰爭後期,美國為了幫助自己支援的武裝力量搶地盤才對ISIS發動襲擊。
大家都知道,巴沙爾政權之所以能存在,離不開俄羅斯和伊朗的支援——俄羅斯和伊朗都派出了大量的軍隊幫助敘利亞,尤其是在2016年的時候,俄羅斯趁著美國大選期間,突然發動大規模的襲擊,一舉拿下戰略重鎮阿勒頗,扭轉了敘利亞的局勢。
可以說:如果沒有俄羅斯的全力支援,就沒有現在的敘利亞政權;沒有俄羅斯,現在的ISIS可能就是敘利亞最重要的一支武裝力量或政治力量。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ISIS肯定是恨透俄羅斯的。
所以,ISIS是有動機發動這次恐襲的。
但是,問題又來了:ISIS擁有對俄羅斯發動恐襲的能力嗎?
俄烏戰爭爆發以後,整個俄羅斯的安防級別肯定提高到極致了,ISIS這麼一個組織是很難滲透到俄羅斯的。
所以,我認為:僅僅依靠ISIS是沒有能力對俄羅斯發動恐襲的。
網上就曾有一個圖片:ISIS襲擊過很多國家,但是很少襲擊以色列。

所以,毫無疑問的是:美國和ISIS這個恐怖組織有千絲萬縷的聯絡。
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的恐怖組織都是由美國資助的。
比如,鼎鼎有名的塔利班就是由美國資助的,只不過後來“反噬”了美國,導致9.11事件的發生;
比如,在中國也有一個恐怖組織——東突厥斯坦維吾爾族民族分裂恐怖分子(簡稱“東突”),它的背後也有美國的支援;
比如,烏克蘭境內極端反俄的“亞速營”組織,也是由美國資助和扶植起來的;
……
所以,就算這次俄羅斯的恐襲是ISIS發動的,美國也逃脫不了干係。
其實,是誰策劃這次襲擊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政治需要。
如果俄羅斯需要是烏克蘭乾的,那麼就是烏克蘭乾的,然後俄羅斯就可以藉機加大攻擊,甚至對烏克蘭總統府、國防部大樓、國會大廈發動襲擊,直接滅掉烏克蘭的最高決策和指揮中心。
如果俄羅斯需要是美國乾的,那麼俄羅斯就會給中東地區反美武裝提供大量先進武器或提供大量資金,讓他們加大對美國在中東軍事基地的襲擊。比如,俄羅斯加大資助胡塞武裝、哈馬斯、伊拉克民兵組織、真主黨等。
……
政治就是這樣的殘酷。
就像美國這個毫無人性和底線的國家一樣:
——只要是反美國家,只要有利於美國,美國會利用一切手段去搞破壞,哪怕是那些針對平民的恐怖組織,美國也會去支援的。
—-全文到此為止。如果您想看到更多的文章,請點選下面的公眾號名片,關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