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msud-Din Jabbar puts spotlight on radicalisation in the militaryThe Isis-inspired terrorist in New Orleans, and the active-duty soldier in the Las Vegas cybertruck bomb, suggest a growing threat from homegrown extremism沙姆蘇德-丁·賈巴爾事件凸顯美國軍人的極端化問題新奧爾良那名受“伊斯蘭國”影響的恐怖分子,以及拉斯維加斯賽博皮卡炸彈案中涉事的現役軍人,都表明美國本土極端主義的威脅日益加劇
撰文/Charlotte McDonald-Gibson載於/The Times
日期/2025.1.2
按語:美國兩起元旦襲擊案——新奧爾良卡車撞人案和拉斯維加斯特斯拉賽博卡車爆炸案的共性——作案者都是本土出生的美國人,且都有軍人背景。目前的美國社會,政治撕裂和極端化不斷加劇,政治失靈,暴力日益被作為解決問題的“可接受手段”(這裡還包括上月對聯合健康CEO的獨狼刺殺)。特朗普及其所提名的安全團隊一方面致力於削減相關政府開支,另一方面還在散佈偏激言論,使得年輕男性有進一步激進化的風險。現役軍人及退伍軍人能夠熟練使用武器、炸藥,不少還存在心理問題,結果成為社會的安全隱患。2025.1.3
(全文約2,6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正文:
兩名男子均為國效力,在國內和海外都有著漫長且傑出的軍旅生涯。結果最終都背叛了美國,在元旦這天發動了致命襲擊,凸顯了美國本土暴力極端主義日益增長的威脅。
42歲的沙姆蘇德-丁·賈巴爾(Shamsud-Din Jabbar)受“伊斯蘭國”(Isis)的影響,在新奧爾良發動了一起襲擊。他駕駛一輛皮卡衝進人群,造成14人死亡。他曾在軍隊服役十年之久,擔任非戰鬥職位,他的一位指揮官稱他為“一名優秀計程車兵”。
37歲的馬修·利弗爾斯伯格(Matthew Livelsberger)似乎先朝自己開槍,然後在拉斯維加斯特朗普酒店外引爆了一輛特斯拉賽博皮卡。當時他正在休假。利弗爾斯伯格已在美國陸軍及特種部隊服役達19年,他的作案動機尚不清楚,但他也曾經是一名戰功赫赫計程車兵,還曾因在槍林彈雨中表現英勇而獲得勳章。
··· ···
(全文約2,600字)
How Widening Israel’s War Saved Benjamin NetanyahuThe Prime Minister’s domestic popularity hasrebounded to pre-October 7th levels, despite his refusal to prioritize ahostage deal in Gaza.以色列的戰爭升級是如何拯救內塔尼亞胡的儘管以色列總理拒絕將加沙的人質交易列為優先事項,但他的國內支援率已回到戰前水平撰文/Isaac Chotiner載於/The New Yorker日期/2025.1.2
按語:這是刊載在《紐約客》上的一篇關於以色列國內民意及政治的專家訪談,可以幫助我們瞭解如下資訊:1)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遭哈馬斯襲擊後,內塔尼亞胡陷入民意支援的低谷;2)2024年4月以來,內塔尼亞胡的支援率逐漸回升,目前已經回到戰前水平;3)回升原因是內塔尼亞胡在將戰火燒到了加沙以外,從黎巴嫩到伊朗,包括後來的敘利亞等。4)加沙戰爭很有爭議,是內塔尼亞胡的失分議題。5)但以色列在其他戰線取得的成功卻是加分項,獲得民眾歡迎(“強大的以色列又回來了”);6)加沙方面,內塔尼亞胡並不關心人質,實際上也不希望達成人質解救協議,而希望以人質為藉口,將戰爭維持下去,並尋求升級和擴大化,同時透過戰爭維持自己的權力地位;7)內塔尼亞胡的權力地位也已和推動激進對內對外政策的極右翼政治聯盟牢牢繫結。他目前的政治立場是堅決反對巴勒斯坦建國,四處擴大領土、增加定居點、積極打擊伊朗,擴大在中東投射影響力;8)拜登政府無法約束內塔尼亞胡,特朗普很支援以色列,預計更難有影響力;9)但內塔尼亞胡也知道特朗普希望以色列讓步,在加沙停戰,但如果這樣的話,內塔尼亞胡的算盤是說服、誘導、操縱美國將注意力轉移到伊朗,讓美國允許、牽頭或和以色列共同制定針對伊朗的更加激進的攻擊性計劃;10)有三到四成以色列人(內塔尼亞胡的基本盤)支援以色列政府的各種激進政策,他們作為少數人,主導著沉默的大多數,主導著以色列的政治走向。11)以色列國內的反對派政治抗議基本毫無作用;12)以色列社會並不關心巴勒斯坦人的死活。13)以色列國內確實有關於種族清洗的討論,但都是非主流的邊緣討論;國際上的反彈,各種國際組織的譴責,反而讓以色列輿論覺得這些組織是反猶的;14)以色列政府的目標是長期佔領加沙,引入某種軍政府,並讓猶太人重新在加沙定居;15)為了實現這些目標,對巴勒斯坦人的種族清洗其實是預設政策。2025.1.3
(全文約6,1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政治學家達莉亞·沙因德林(Dahlia Scheindlin)是以色列民意及國內政治局勢的專家。隨著新年的到來,敘利亞阿薩德政權的倒臺、黎巴嫩真主黨與以色列之間達成的停火協議、加沙地帶持續處於敵對狀態(自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發動襲擊以來,已有四萬多名巴勒斯坦人喪生)——我想確切瞭解,過去幾個月裡,以色列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我與沙因德林通了電話,交談中,我們探討了以色列在地區內的目標;為何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支援率在10月7日事件剛發生後有所下降,如今卻又回升;為什麼龐大的巴勒斯坦平民傷亡數字在以色列國內幾乎不受任何重視。
IC(Issac Chotimer/紐約客):就國內政治而言,以色列是否終於進入了所謂的“後10月7日”時期?
··· ···
(全文約6,100字)
The endgame in Ukraine: How the war could come to a close in 2025烏克蘭的終局:2025年戰爭會如何結束撰文/Paul Adams載於/BBC日期/2025.1.2
按語:文章是BBC的深度報道,西方視角。內容圍繞俄烏衝突展開,探討其可能走向及相關各方舉措與態度——尤其是回答一個核心問題:2025年是否能夠終戰。先是介紹俄烏戰場局勢,俄羅斯推進加快,烏克蘭似在敗退,同時特朗普即將入主白宮帶來變數。接著闡述各方對和談、安全保障等看法,澤連斯基欲塑造形象與特朗普打交道、搶佔先機做交易,但其“勝利計劃”部分內容遭盟友冷遇(尤其是加入北約部分)。在對烏克蘭長遠未來沒有達成一致的情況下,西方國家在短期內加強對烏防禦、提供援助,俄羅斯方面則面臨經濟壓力、戰場損失,儘管制裁效果難測,但戰爭代價最終可能促使普京走向談判桌。2025.1.3
(全文約3,5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正文:
在烏克蘭東部,莫斯科的戰爭機器正一寸一寸地緩緩駛過頓巴斯開闊的田野,逐步包圍並攻佔一個個村鎮。
一些平民在戰火蔓延到自家之前就開始逃離。另一些人則等到炮彈在四周爆炸時,才收拾起能帶走的財物,登上火車和大巴前往更西邊的安全地帶。
俄羅斯正在擴大戰果,其推進速度比2022年2月發動全面行動以來的任何時候都要快,儘管基輔針對這個強大鄰國發動的非對稱攻擊也戰績斐然。
··· ···
(全文約3,500字)

歡迎加入「兔主席的寶藏」,這是兔主席/tuzhuxi和朋友們的精華內容分享圈。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定位:有國際視野、理性思考的愛國主義者
領域:熱點、國際、歷史、人文
風格:理性、邏輯、簡單、通透
持續:堅持20年創作(持續更新有保障)
內容:國際臻選(整理註釋評論、全網稀缺高質量內容)/快評(觀察、視角、心得、影書評、圖片)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可快速加入【兔主席的寶藏】知識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