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WSJ
活動預告+錄取大資料分析報告
長按海報,備註城市,掃碼新增小助手報名
直播預告
正文
打造“純美國產”iPhone手機到底有多難?這其中牽扯到供應鏈重建、技術工人短缺和鉅額資金投入等一系列難題,肯定不是揮一揮魔杖就萬事大吉。
閃亮登場的是美國製造的iPhone!這款手機凝聚了大量資金、人力、時間……還有神奇的魔力。
短期來看,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關稅政策可能意味著iPhone會變得更加昂貴。但長遠來看,關稅政策是為了把高科技製造業拉回美國,包括蘋果公司的搖錢樹iPhone。
“成百上千萬的人在擰螺絲造iPhone,這樣的場景將來到美國,”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上週末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面向全國》(Face the Nation)節目中說。“這些工作將被自動化。”
但問題在於,iPhone手機中包含一系列複雜的零部件,這些零部件是從許多國家採購的,並且主要在中國組裝,中國的電子產品製造業經過一代人的發展已日臻完善。而美國沒有類似於中國的工廠,也沒有熟練的技術工人來大規模組裝iPhone。
所以我們召集了一個由製造和技術專家組成的小組,探討蘋果公司將iPhone生產線遷回美國到底有多難。簡而言之,比教會一隻白頭海鵰使用螺絲刀還難。
他們一致認為,在美國生產iPhone所需要的全部零部件並在美國組裝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是把一部分製造環節轉移到美國,這種想法倒也不是天方夜譚。
對於在美國生產iPhone的可能性,蘋果公司不予置評。我們不妨暢想一番:要在這片自由的土地上生產iPhone——至少是生產部分零部件——到底需要什麼。
01
跨境合作
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榮休教授加里·格雷菲(Gary Gereffi)說,一部iPhone內部的零部件來自40多個不同的國家,其中最複雜最專業的零部件來自大約六個國家。格雷菲花了幾十年時間研究全球製造業。
這類零部件目前有許多是在中國或靠近中國的地方製造的。中國靠近臺灣、韓國和日本,地理位置佔優。
格雷菲說,在美國組裝iPhone唯一現實的途徑是重建供應鏈,將關鍵零部件生產的一部分轉移到更廣泛的北美地區,讓一些零部件在墨西哥和加拿大生產,甚至轉移到西歐。但如果美國組裝業務要在三到五年內啟動,還是離不開亞洲的零部件。
當蘋果公司開始在美國生產Mac Pro臺式電腦時,遇到的第一個障礙就是在靠近本土的地方採購足夠的零件,包括螺絲。
即使資金不是問題(我們後面會談到這一點),格雷菲估計也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才能建立起美國製造業實現大規模合作所需要的規模和質量。
02
熟練的技術工人
說到“手”,在美國組裝iPhone需要大幅增加人手,包括真人和機器人的手。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研究全球供應鏈的商學教授戴廷龍表示,購買所需的生產裝置不是不可能,但找到足夠多的能操作這些裝置的人恐怕就難了。
“我們面臨嚴重的勞動力短缺”,他說,“而且我們已經失去了大規模製造的技術”。
iPhone代工企業富士康(Foxconn)曾表示,他們在中國鄭州“iPhone城”僱傭了30萬名工人。《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的一篇報道稱,為應對關稅,蘋果公司計劃在印度組裝更多iPhone。印度也有大量的製造業勞動力。

但美國沒有。招聘工人是美國現存工廠面臨的最大難題之一。
還有技能差距。庫克在2017年接受《財富》(Fortune)雜誌採訪時曾說,在中國建廠並不是衝著廉價勞動力。“我們的產品需要非常先進的工具,”他指的是精密的iPhone製造裝置。“在美國,如果召開一次工具工程師會議,我不確定會議室能不能坐滿。在中國,好幾個足球場都能坐滿。”
戴廷龍說,機器人可以協助封裝和測試,但佈線、塗膠、擰小螺絲這樣的任務還是要人工來完成。

如果你仔細觀察iPhone 16的充電口,可以發現刻印其中的“中國”——也就是這部手機的產地。現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希望透過關稅政策把這兩個字改為“美國”。在本影片中,《華爾街日報》科技專欄作家Joanna Stern解釋了將iPhone生產轉移到美國為何難於登天,以及關稅可能讓你在美國購買的下一部iPhone變得多貴。
03
鉅額資金
這些都需要錢。很多很多錢。特朗普曾宣稱蘋果公司願意斥資5,000億美元用於美國製造業。但蘋果公司的投資承諾主要是在休斯頓建一家生產人工智慧(AI)伺服器的工廠,而不是生產iPhone。
蘋果公司還得為“純美國製造”的iPhone投入更多資金打造製造生態系統。而且即使這樣做了,又能否在保持iPhone質量的同時以目前的價格銷售?
“不能,”大家都這麼說。
戴廷龍表示,一部定價1,000美元的純美國產iPhone將是一款低質產品,至少剛開始會這樣。“雖然美國有能力在某些領域製造智慧手機零部件,但在這些領域並不是最強的。”比如,美國在相機方面落後於日本,在顯示屏上落後於韓國,日本和韓國分別在這兩個領域累積了幾十年的專業技術。
美國半導體制造業勢頭正猛。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蘋果公司的合作伙伴臺積電(TSMC)承諾將在亞利桑那州開辦幾家工廠。但現階段,臺積電最先進的晶片(包括蘋果的晶片)還只能在臺灣生產。

2017年,在特朗普第一個總統任期內,富士康曾宣佈計劃在威斯康星州建一座擁有1.3萬名工人的電視顯示器工廠。這個計劃後來大幅縮水,只創造了約1,000個工作崗位。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總監傑夫·菲爾德哈克(Jeff Fieldhack)說,事實證明,那裡的製造成本比中國“貴四到五倍”。
菲爾德哈克估計,在特朗普關稅政策出臺前,假設資金不是問題,蘋果公司可以在五年內在美國建起一條生產線。
但現在的情況是:新的費用和關稅不僅可能推高iPhone零部件成本,還會推高工廠建築材料(木材、鋼鐵和所有其他材料)的成本,“這條路更漫長了,”他說。
別擔心,蒂姆·庫克正在研發Apple Magic Wand魔杖呢。
2025頂尖美本資料分析報告發佈會:

西安、成都、重慶行程即將確定
相關閱讀:
末日時間表!OpenAI前任研究員硬核推演:兩年後ASI接管世界,人類成NPC
創造歷史!「ChatGPT搜尋引擎」釋出,微軟市值一夜飆漲5450億
未來10年學什麼不會失業?
轉載:WSJ,本文版權歸屬作者/原載媒體。
喜歡本文?歡迎掃碼加入視角&翠鹿公益交流社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