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蘋果又要揮起大砍刀了…
今年下半年的果子17系列依舊還是四款,但Plus換成Air。
我們將會看到iPhone 17、17 Air、17 Pro和17 Pro Max,這四個版本。
16系列中的Plus機型被淘汰。

究其原因,還是Plus表現一直差強人意,單純佔坑,賣不出貨,蘋果終於忍無可忍了。舊賬咱就不翻了,據說在iPhone 16系列3700萬預售銷量中,16 Plus只有約260萬部,且在16系列上市僅1個月後,最先掉價的也是16 Plus。
全系中吊車尾,
難怪蘋果死心了。
因此,果子16去年9月才上市,到了去年年底就有關於全新17 Air訊息傳出。

但直到近日,全球知名科技記者馬克·古爾曼,再次確認了這一訊息。他在曝光的蘋果2025年計劃中提到,蘋果將要推出全新iPhone 17 Air,並且這款裝置將在設計上有所突破。
蘋果的想法是,希望這款新機比近年來失敗的Plus和mini系列更受歡迎,並且它也是迄今為止最薄的iPhone機型。
那麼,它到底有多輕薄呢?

目前幾乎所有爆料都指向,iPhone 17 Air的機身厚度將僅有6.25mm。
知道它輕薄,沒想到居然這麼薄。
6.25mm是什麼概念?它不僅比最新款iPad mini還要薄半個毫米,而且還打破了蘋果手機中目前由iPhone 6保持的6.9mm最薄紀錄。

目前在售最新iPhone 16系列中,最薄的iPhone 16也要7.8mm。難怪這會是蘋果史上最薄iPhone手機,名副其實!
手機薄了之後最直接反饋就是,重量更輕,手感更好,這是好的一面。

但同時,輕薄機也註定會妥協一部分配置,例如更小電池影響續航、減配的鏡頭拍攝能力一般等。當然,不是所有人在用機時都會追求完美無缺,如果你只是單純的顏值黨,覺得部分功能縮水也無傷大雅,那也ok。

但,這次情況要嚴重多了…有爆料稱,iPhone 17 Air太過輕薄,連實體SIM卡槽也放不下,只能改成採用eSIM卡。對於老外,這可能是無關緊要的改動,但問題在於,咱中國大陸地區暫時還不支援手機端eSIM卡,僅Apple Watch和iPad等終端裝置能使用。
說白了,這款新機可能買了也不能用,連最基本開卡都無法實現。這樣一來,頭疼的可不止部分中國果粉,還有蘋果自己了。

畢竟中國一直是蘋果的主銷場地之一,實體卡用不了,是很大的問題。
如果蘋果不想失去中國市場,那麼現在只有兩個選擇:
第一是改變產品邏輯,為中國使用者特供加入實體卡版本的iPhone 17 Air,但這需要單獨設計增加成本;如果不願意這麼做,那就只剩第二個選項,說服國內相關部門,允許iPhone 17 Air在中國大陸地區支援eSIM。
大家覺得,蘋果會選哪個呢?

話說回來,雖然iPhone 17 Air變輕薄後,有些地方確實進行了減配,但蘋果也在其它地方補上了,譬如有爆料稱,這款新機將搭載A19晶片,標配8GB記憶體,支援Apple Intelligence AI功能。
雖然8GB記憶體欠缺了些,但又有A19,又有AI,還是不錯的。

但這還不是最重要的,iPhone 17 Air另一個大改動是:終於有高刷了!
早在去年就有爆料稱,下一代17將全系標配120Hz高刷,並且支援ProMotion自適應重新整理。高刷不再是蘋果Pro機型專屬,終於讓標準版和這個新加入的iPhone 17 Air享受到了。
話說現在安卓陣營這邊,千元機已經全面普及高刷了,甚至小米新上市的百元機也有120Hz高刷。如果2025年蘋果再不做出改變,那真說不過去了。

除此之外,還有訊息稱,這款新機有望用上蘋果自研5G。
眾所周知,蘋果為了擺脫對高通的依賴,多年來發奮圖強自研5G,終於在2025年傳出喜訊:蘋果自研的5G基帶晶片將正式面世。
而現階段大量爆料指向,iPhone 17 Air將是率先搭載自研5G的三個機型之一。另外兩個是iPhone SE4、iPad 11。萬萬沒想到,下一代iPhone 17中竟然只有這一款搶了個新鮮,但蘋果造的5G好不好用,還是個問號。
最新爆料稱,蘋果自研5G基帶的能效不如高通,不支援毫米波,僅支援四載波聚合,因此才只在部分產品上搭載。

但蘋果也是相當謹慎的,網傳其計劃在初期實現部分切換,即不完全依賴自研晶片,而是與高通的產品並行使用,待效能驗證穩妥後,再去逐步增加自研晶片的應用。這種策略既是為了降低風險,更是為了確保在高競爭市場中不掉鏈子。
既然蘋果已經要邁出第一步,想必未來幾年內,蘋果自研5G基帶應該會普及到旗下全部產品。

整體來看,iPhone 17 Air確實改動很大,雖然輕薄機身犧牲了影像、電池這些,但毫無疑問手感更好,且還有高刷和A19晶片以及AI、蘋果自研5G等,反正蘋果一次都給了,甚至像自研5G都是第一次用,但到底好不好,就要看量產上市之後的使用者反饋了。
另外還有訊息稱,這次新機靈動島預計更窄更小,後置攝像頭位置也從左上角改到頂部居中。在極致輕薄的同時,蘋果也賦予了這款手機更精緻的外觀。
網傳富士康本月中旬開始量產該機型。

話說最新爆料稱,iPhone 17 Air其實是蘋果一次“試驗”,一系列大刀闊斧的配置嘗試,是為了將好的設計和功能傳承給未來的可摺疊iPhone或iPad。可摺疊裝置,才是蘋果的終極目標。
並且蘋果也一直在積極探索可摺疊裝置,申請過多項專利,但一直比較保守,至今未有任何摺疊裝置量產上市。與安卓廠商愛在摺疊方式和玩法上下功夫不同,網傳蘋果希望自己的摺疊裝置要具備儘可能薄的機身和顯示屏,而iPhone 17 Air正是這些未來技術的試驗場。
如果這款新機表現優異,那我們最早能在2026年,看到可摺疊iPhone和iPad的誕生。

話說回來,雖然iPhone 17 Air某種程度上是“試驗品”,但對於當下創新乏力的iPhone來說,也是新的機遇。
前面我們也提到過,中國市場對蘋果有多重要。
事實上,從2021年三季度開始,iPhone在國內市場的出貨量一直很接近美國市場,甚至在2023年二季度中國超過美國,成為iPhone出貨量最大的單一市場。只是後面越來越創新乏力的iPhone,讓蘋果在中國的銷量走了下坡路。

所以iPhone 17 Air擠走Plus成功上位,也是蘋果想要挽救iPhone的一步棋。
畢竟再不改變,蘋果在中國真要混不下去了。
但iPhone 17 Air能否真比以往Plus機型賣得好,蘋果塞一堆配置也只是錦上添花,關鍵還要看價格。此前有爆料稱,iPhone 17 Air最終定價還是會與iPhone 16 Plus起售價相當,預計為899美元,國行售價可能為6999元人民幣。
如果真是這個價格,感覺銷量又懸了。

難道蘋果這波真不顧銷量死活,只想在新機上測試新技術,為日後摺疊裝置提前探路……

煥新Model Y突襲開售!“毛坯”變“精裝”,特斯拉叫板:儘管來比
特斯拉叫板!華為、小米、比亞迪領軍圍剿,2025新車一個比一個硬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