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線IPO報道,「天天IPO」系投資界旗下專注上市公司報道公眾號,歡迎關注!

初代網紅。
作者 I 王露
報道 I 投資界-天天IPO
投資界-天天IPO獲悉,今日(5月16日),餐飲品牌綠茶集團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掛牌上市。IPO發行價為7.19港元/股,開盤後一度跌近7%,市值約47港元。

綠茶於大家並不陌生,可謂是網紅餐廳鼻祖。背後掌舵者是一對浙江夫婦——王勤松和路長梅。兩人相識於杭州,2008年創辦綠茶餐廳。憑藉麵包誘惑和綠茶烤雞等招牌菜,火爆到讓顧客心甘情願排隊2小時。如今,夫妻倆共同斬獲了人生的第一個IPO。
至此,港股又多了一家餐飲公司。前有滬上阿姨、蜜雪冰城、古茗成功登陸港股,後有老鄉雞、遇見小面排隊衝刺。目之所及,中國消費公司赴港上市潮,浩浩蕩蕩。
浙江夫妻,開出近500家餐廳
剛剛IPO敲鐘
綠茶起源於一對白手起家的夫妻。
“放了10年鵝,跳了10年舞,經了10年商。”路長梅曾這樣描述自身經歷。1980年,她出生於東北吉林的普通農家,15歲到大連投奔親戚,在文工團裡當學徒開始學跳舞。2000年,路長梅隨文工團到杭州參加演出,自此留在了這座城市,並結識了丈夫王勤松,他來自浙江紹興。
2004年,路長梅意識到靠跳舞成不了下一個楊麗萍,開始轉行創業。隨即,夫妻倆在西湖邊開了一家青年旅社,招待全世界的揹包客。因地處茶園,起名為綠茶。
出人意料的是,綠茶的餐飲大受歡迎,烤雞、火焰蝦幾個招牌菜供不應求,專門來吃飯的客人甚至超過住宿。夫妻二人總結出幾點經驗:融合菜調和眾口、價格親民、用餐環境好。
嗅到了商機,王勤松夫妻倆索性開起餐廳。2008年,第一家綠茶餐廳在杭州西湖正式開業。
當時的餐飲市場兩極分化,高檔餐廳價格不菲,低價大排檔環境一般。秉承了浙派商人薄利多銷的經商理念,在王勤松看來,價效比是永遠不會落伍的商業本質。
以杭幫菜為根基,融合了粵菜、淮揚菜,綠茶餐廳主打“新中式融合餐飲”,人均消費僅50元—80元,有5元的拍黃瓜引流,也有久經食客喜愛的綠茶烤雞。而更具辨識度的是江南小橋流水的裝修風格,氛圍感滿滿。王勤松一語道破其用意:“用人均50的花銷享受500萬裝修的餐廳”。
一開業,綠茶就坐穩了杭州餐飲界的“初代網紅”的名號,綠茶烤雞、麵包誘惑成為爆款菜品。巔峰時期,日均翻檯率高達14次,排隊兩小時也是常事。

時勢造英雄,綠茶集團也吃到了國內購物中心大規模增長和人口的紅利。當年杭州宣佈要建設100個城市綜合體,一批新式杭幫菜被請進購物中心,享受裝修補貼、減免租金等優惠。以外婆家、綠茶、新白鹿為代表的“杭城三劍客”由此誕生。
在杭州站穩腳跟後,王勤鬆開始帶領綠茶進軍一線城市。2010年後,綠茶餐廳幾乎以一年一城的攻勢落地北京、上海、深圳。此後陸續進入江蘇、重慶、湖北、四川等地。
2017年,綠茶獲得私募股權巨頭合眾集團7063萬美元的戰略投資。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此前唯一的機構投資者。按照投前估值計算,彼時綠茶估值約合15億元。
很快,綠茶集團迅速擴張,次年門店數量突破100家。招股書顯示,2024年新開設120家餐廳,在全國超過130個城市共有489家綠茶餐廳。
此次IPO,綠茶引入8家基石投資者——無錫紫鮮、安吉兩山、Action Chain、正大食品、華置貿易、無錫合翔、無錫綠聯、無錫琴雨,合計鎖定8733萬美元認購金額。其中,Action Chain為銀泰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沈國軍旗下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綠茶IPO公開發售部分融資認購倍數高達282倍,凍結資金達341.51億港元,創下2025年港股消費類IPO的最高紀錄。
實際上,早在2021年3月,綠茶集團就開始謀求赴港上市,多次遞表均無果而返。終於在第五次遞表後,王勤松、路長梅夫妻倆帶領綠茶餐廳,敲響了港交所的鐘聲。
一年賣出38億
初代網紅還能打嗎?
翻開招股書,綠茶集團將自身定位於休閒中式餐廳品牌。2024年,按餐廳數量計位列中國休閒中式餐飲品牌第三位,按收入計排名第四。
根據招股書,綠茶集團在全國20餘個省市自治區擁有489家餐廳,均採取直營模式,每家門店提供50至80種菜品,客單價在60元左右。
業績上來看,2022年至2024年,綠茶集團的營業收入分別為人民幣23.75億、35.89億和38.38億元,相應的淨利潤分別為人民幣0.17億、2.96億和3.50億元,顯示出一定的盈利能力。公司將業績增長歸因為餐廳數量增加。

綠茶餐廳早年間的成功,高翻檯率功不可沒。王勤松接受採訪時曾說過,“對於別的餐廳來說,可能客人坐滿就賺錢,但對於我們來說,滿客之後翻檯才開始賺錢,一天翻檯率4次是保本。”
然而曾引以為傲的核心指標,卻有了一定的下滑。2022年至2024年,綠茶翻檯率分別為2.81次/天、3.30次/天、3.00次/天,遠遠不敵2018年的3.48次/天。
其他餐飲關鍵指標資料也不容樂觀。綠茶日均客流量從2018年的809人銳減至2023年的516人,累計降幅達36.2%,2024年進一步下滑至477人。2022-2024年的單店日均銷售額分別為2.32萬、2.72萬和2.17萬元,去年幾乎降至多年來最低點,同比銳減20.22%
細究下來,如今餐飲賽道風向變幻莫測,高度細分。Bistro、地攤火鍋等新業態層出不窮,融合菜已不再新鮮。相比十多年前單純追求價效比,消費者對“顏值經濟”“氛圍感”的需求更多了。
反觀綠茶還是那個綠茶,初代網紅開始變得有點“老了”,往日大排長龍的風光不再,幾乎再無其他出圈爆款菜品,裝修也沒有新變化。連顧客都在吐槽“十年前吃麵包誘惑,十年後還在吃麵包誘惑”。
招股書中,綠茶集團並沒有給出解決辦法,而是描繪新的雄心——直指千店。根據規劃,公司目標在2027年將總門店數推至近1200家,其中約有一半計劃開在三線及以下城市門店。
實際上,綠茶早已開始走下沉路線:2021年至2024年,公司新增的178家門店中,超70%位於二三線及以下城市。很容易理解,低線城市的租金與人力成本優勢,可以支撐其利潤空間。
除此之外,綠茶還推出了子品牌“望江樓”,創新菜品菜式,在香港開出了4家店,計劃在海外澳大利亞等地開店。
對綠茶而言,上市只是個起點。能否延續“初代網紅”神話,還需拭目以待。
2025,這裡排隊IPO
目之所及,中國消費公司正在迎來一股洶湧上市潮。
新茶飲首當其衝。最新一幕出現在上週,滬上阿姨以113.12港元發行價登陸港交所,首日開盤即大漲68%,總市值一度突破200億港元。這是繼古茗、蜜雪冰城、霸王茶姬後,今年第四家新茶飲上市公司。
2013年,從世界500強企業辭職的單衛鈞、周蓉蓉夫婦在上海人民廣場租下一間25平方米的小店,起名為滬上阿姨,主打血糯米奶茶,開業當天一炮而紅。10年浮沉,這對上海夫妻靠著奶茶店站上敲鐘舞臺。
表現亮眼的還有雪王——蜜雪冰城。不僅打破新茶飲“上市即破發”魔咒,上市首日市值超千億港元。
不止於此,今年1月中式餐飲“扛把子”老鄉雞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此前,老鄉雞兩次向A股發起上市衝擊,但均以失敗告終。4月,遇見小面、鳴鳴很忙、三隻松鼠、溜溜果園等也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等待闖關IPO。
為何集體衝向港股?
匯生國際資本總裁黃立衝指出,許多消費類企業引入VC/PE投資,上市退出是必然選擇。而港股上市週期相對更短、流程更透明,對消費類企業的估值體系更為成熟,頭部品牌更易獲得市場認可和資金支援。
普華永道預測,2025年香港IPO募資額預計將達到1300億-1600億港元,全球排名有望重回前三之列,零售、消費品及服務行業備受資本市場關注。
尤其開年以來,港股消費板塊強勢領漲,中證香港300消費指數一度站上2974點高位,區間累計上漲超33%,遠超恒生指數同期漲幅。其中,老鋪黃金、泡泡瑪特、蜜雪冰城成為頂流三姐;“辣條王者”衛龍美味今年市值已翻了3倍。
招商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市場波動加劇時,具有防禦屬性資產的特徵是估值低、預期低。從全球資產視角來看,符合這一特徵的就是A股和港股的消費股,極具韌性。
歸根到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消費潮流,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茅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