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聯社報道,寶潔被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調查,與可口可樂同時遭到突擊檢查。
01
歐盟此前已對谷歌蘋果出手
當地時間週三(3月19日),歐盟委員會宣佈對谷歌母公司Alphabet提起反壟斷指控,並責令蘋果公司採取措施遵守歐盟新出臺的《數字市場法》。
根據《數字市場法》規定,如果歐盟委員會認定這些公司違規,它們將面臨高達其全球年營業額10%的罰款,對於再犯的公司,罰款將升至20%。這意味著谷歌2024年營收3500.2億美元,一旦歐盟重錘落地,最高會被罰350億美元,相當於去年三分之一的淨利潤拱手於人。
去年3月7日,歐盟《數字市場法》(DMA)正式生效。這部法律有著精準打擊科技公司的“超級反壟斷法”之稱,開創性地引入了“守門人”企業的概念,也就是六家大型科技公司因為影響力巨大,所以會受到專門的嚴監管。美國公司更受到歐盟的格外“關照”,六家“守門人”企業里美國籍的就佔五家。
當時DMA生效不到兩週,法規的第一次亮劍就對準美國巨頭。去年3月25日,歐盟以涉嫌違反《數字市場法》之名,正式宣佈對蘋果、Alphabet和Meta發起調查。
一年之後,調查有了初步結果。根據此前釋出的公告,歐委會指控谷歌有兩項行為違反了DMA,首先是谷歌的搜尋引擎優先顯示指向Alphabet自家服務,而非競爭對手的搜尋結果,違反了以“透明、公平和非歧視”方式對待第三方服務的要求。同時,應用商店Google Play阻止開發者引導使用者在其他渠道下載應用軟體,這就導致開發者也要像支付“蘋果稅”一樣給谷歌支付高額佣金。
此外,歐盟委員會還“敲打”了蘋果,要求其繼續“拆圍欄”,遵循DMA的互操作性義務。簡單而言,就是要求蘋果硬體生態開源,一直以來,使用者能在蘋果手機、電腦、手錶、耳機等不同裝置間切換,前提是都要有個“蘋果全家桶”,但現在歐盟則要求蘋果開放系統工具和訪問許可權,允許第三方的智慧手錶、耳機和VR裝置可以更順暢地和IOS系統連線,比如更簡便的裝置配對、更互通的訊息推送、更快的資料傳輸等。
不過,歐盟的調查公告發出後,兩家公司的回應也並不服軟。
谷歌競爭事務高階總監Oliver Bethell在一篇部落格裡寫道,歐盟要求谷歌調整搜尋結果的顯示方式,這實際上是在“傷害消費者和企業”,會讓人們更難搜尋到他們實際想要的東西,還會減少歐洲企業的流量。
蘋果的發言人指責歐盟,這些決定讓公司陷入阻礙創新的繁文縟節當中,還會增加使用者“暴露個人資訊的風險”,資料竊取公司甚至會把“互操作性武器化”。
除了“科技七巨頭”,馬斯克旗下的社交平臺X慢慢感受到歐盟監管的威力。去年夏天,X被認定違反了歐盟社交媒體規則,或將迎來有史以來首次處罰。今年1月,歐委會又宣佈已針對X的推薦系統採取了三項額外技術調查措施,並要求該公司提供有關其推薦系統及其改動的內部檔案。
02
減輕對美依賴
雖然歐盟只是公佈了初步調查結果,兩家公司若拒絕整改就有可能被裁決違規、受到監管重罰。只是不久前,特朗普才對歐盟的科技監管表達了強烈不滿,歐盟在這個時間節點再對美國科技公司出手,無異於火上澆油,讓美歐的科技政策裂痕擴大化。
美國智庫資訊科技與創新基金會的競爭政策專家Joseph Van Coniglio指出,儘管美國政府內部在大型科技公司如何適用反壟斷政策上存在爭議,但是對於歐盟的《數字市場法》,美國決策層會更傾向於認為這是一項重商主義法規,因而他認為美國政府應該會一致反對歐盟最新的起訴。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科技與網路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員譚笑間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過去十幾年,歐盟其實對缺乏本土網際網路巨頭耿耿於懷,美國有谷歌、Meta這樣的大公司,中國有BAT等巨頭,歐洲的數字市場則被視為美國的後院,長期被灌輸這樣一種觀念,即歐洲只需要使用美國的數字服務就好,沒必要自己研發進行重複投資。近幾年,歐盟也試圖透過反壟斷法去規避美國科技公司的一家獨大,為培育本地公司留出空間。但是也因為此前拜登政府對歐洲的拉攏以及美歐盟友關係的基礎,歐盟《數字市場法》對美國科技公司的反壟斷裁決一直沒有落地。
“然而,特朗普上任後,此前美歐的關係被顛覆,歐盟感受到被背刺、拋棄的狀況,所以在這個時間對美國公司提起訴訟和指控,確實是有敲打美國的意圖。同時從歐盟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一些美國科技巨頭佔據了歐洲數字市場的大部分份額,還有一定阻礙公平競爭的行為,所以歐盟也想透過監管規範大型科技公司,培育自己的冠軍企業來維持戰略自主,扭轉歐洲在網際網路、AI領域落後的局面。”譚笑間稱。
資料顯示,在人工智慧和雲計算領域,亞馬遜、微軟和谷歌佔據了歐洲市場三分之二以上的份額,單純在搜尋引擎方面,谷歌在歐洲的市佔率就接近九成。半導體領域,歐洲製造的晶片僅佔到全球十分之一的份額,主要還是依靠亞洲和美國的晶片供應。
自2020年來,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屢次強調數字主權,上個月還宣佈了2000億歐元(約合1.5萬億人民幣)的AI投資計劃,一旦歐盟想謀求數字經濟獨立,歐洲企業奪回本土市場份額,對美國科技公司來說將是巨大損失。
譚笑間指出,美國科技公司受到歐盟監管敲打已經是熟悉劇本,之前Meta等美國公司可以用退出歐洲市場相威脅,之前歐洲沒有替代選項就不得不投鼠忌器,但現在歐盟想在全球科技業裡找回一席之地,矽谷巨頭就沒有那麼多議價空間了。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 者丨賴鎮桃

👇【 熱門影片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