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的民國作家中,文學泰斗梁實秋先生可以說是非常有趣的一個,他一直以幽默、睿智著稱,他的散文總是能讓人捧腹大笑。
梁實秋一生筆耕不輟,為我們留下了2000多萬字的寶貴文學遺產,韓寒把他當作自己的寫作模範,周國平視他為文學偶像。
著名作家冰心曾這樣評價他:“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個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實秋像一朵花。”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梁實秋,那就是: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在小編看來,梁實秋的作品中,最值得推薦的有三本,正適合處在人生迷茫和低谷的人來讀,它們分別是:
《可能這就是人生吧》
人生的路途,你說它是薔薇之路也好,你說它是荊棘之路也好,反正你得乖乖地把它走完。
《為這人間操碎了心》
閒要閒得有滋味,忙要忙得有價值,這樣才像一個人。
《不如做只貓狗》
貓狗不欠這人間分毫,它們總是快樂的。
人善於向這世界鞠躬,他們偶爾才歡喜。
這三本書的主題與選篇完全不同,從不同的角度寫盡了這世間的善惡美醜與喜怒哀樂。
他的人生,全是段子
1903年,梁實秋出生於北京,他有11個兄弟姐妹,他排行老四,上有3個兄姐,下有7個弟妹。
梁實秋小時候上學時特別勤奮,每天早上一睜眼看見窗戶上最高的一格有了太陽光,便急得要哭。
母親匆忙給他梳小辮兒,打發他去上學。學校就在他們家所在的衚衕裡,往往出門之後不久他又淚眼婆娑地回來了。
母親問他:“怎麼回來了?”他低著頭嚅囁地回答:“學校還沒有開門哩!”
梁實秋酷愛吸菸,經常是煙不離手。
有一次他沒有錢買菸了,便下了很大決心戒菸,並在寢室裡行宣誓禮,拿出煙盒裡最後一枝香菸,折為兩段,誓曰:
“電燈在上,地板在下,我如再開菸禁,有如此煙!”
不過當晚他就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覺,第二天早早地就起床,開啟衣櫥,翻遍了所有衣服的每一個口袋,居然湊出了兩塊多錢!
他算了算,這些錢除了能吃一頓飽飯以外,還能買了一盒“沙樂美”香菸。
於是他第一次戒菸以失敗告終,並給自己找了一個理由:
“昨晚戒菸,是因受經濟的壓迫,不是本願,當然可以原諒。”

梁實秋的女兒梁文茜,在已是93歲高齡的情況下,親自選篇、稽核,精選出了梁實秋整個文學生涯精華的文章,這在歷來都是十分罕見的。
他是文豪,也是生活的哲學家
梁實秋雖然身處民國時期,但他卻早已洞見了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時代。他是文豪,也是生活的哲學家。
-
對於工作,他說,大多數人是螞蟻、蜜蜂,少數人是人。
-
對於人性,他說,人沒有不懶的,你懶,別人也懶,一推再推,結果只有誤事。
-
對於理想,他說,人類最高理想是能有閒暇,人在閒的時候才最像是一個人。
梁實秋筆下是一個活生生的真實人間。
他也十分熱衷於討論“人”的話題——男人、女人、老人、小孩……他的觀點犀利且透徹,不禁讓人拍案叫絕。
比如他認為男人多半是自私的,男人的人生觀中有一基本認識,即宇宙一切均是為了他的舒適而安排下來的。
而女人在他眼裡是變幻莫測的存在,善哭卻很尖銳,膽小然而聰明,上帝給女人一張臉,她能另造一張出來。
至於小孩,他的觀點就更讓人感同身受了:我一向不信孩子是未來世界的主人翁,因為我親見孩子到處在做現在的主人翁。
從梁實秋的作品中,我們看到了滿滿的時代共通性,他對人間的理解,超前了我們半個世紀的時間。
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如果梁實秋不是一個作家,那他絕對會成為一個好廚師。
對於美食,梁實秋有著極度的迷戀和自我理解。他說,人之最饞的時候是在想吃一樣東西而又不可得的那一段期間。
梁實秋生於北平,他對北平的美食極其鍾愛,寫了很多關於老北京飲食文化的文章,堪稱美食文化大觀園。
其中比較知名的有全聚德的烤鴨、正陽樓的烤羊肉、忠信堂的油爆蝦、玉華臺的湯包……林林總總,色味俱全。
對於各種美食的做法與吃法,梁實秋也是非常講究的。
-
烤羊肉:正陽樓的燒餅是一絕,薄薄的兩層皮,一面粘芝麻,開啟來會冒一股滾燙的熱氣,中間可以塞進一大箸子烤肉,咬上去,軟。
-
水晶蝦餅:七分蝦肉要加三分豬板油,放在一起剁碎,不要碎成泥,加上一點點芡粉、蔥汁、薑汁……炸出來白如凝脂,溫如軟玉,入口松而脆,蘸椒鹽吃。
-
兩做魚:入熱油炸之,不需裹麵糊,可裹芡粉,炸到微黃,魚肉一塊塊地裂開,看樣子就引人入勝。撒上花椒鹽上桌。
-
菜包:把蒜醬抹在菜葉的裡面,要抹勻。把麻豆腐、小肚兒、豆腐松、炒白菜絲一起拌在飯碗裡,要拌勻。把這碗飯取出一部分放在菜葉裡,包起來,雙手捧著咬而食之。吃完一個再吃一個,吃得滿臉滿手都是菜汁飯粒,痛快淋漓。
讀著讀著,就讓人垂涎欲滴起來。
拿不準究竟要先看哪本,想要想“淺嘗”一下的朋友,可以試試原價52元,限時特價9.9元的《快樂就是哈哈哈哈哈》。
想要閱讀梁實秋的更多作品,也可以選擇這套6冊合集的《梁實秋散文集》,它們是梁實秋整個創作生涯的精華代表作,我們能看到一代文豪對眾生永珍的描摹,對人生悲喜的感嘆,對閒情逸趣的述說,對柴米油鹽的迷戀。
睿智、有趣、瀟灑、自在,梁實秋作為一代生活哲學家,他的語言輕鬆而幽默,字裡行間透著積極的人生態度與“不可救藥”的樂觀主義精神。
在妙語連珠裡領略眾生永珍,於會心一笑中看清千百人生。
說明:本條內容推廣文案由銷售方提供,感謝大家的支援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