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

本文字數:2083,閱讀時長大約4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祝嫣然
2025年中國經濟總量預計可達到140萬億左右,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十四五”前4年經濟增速平均值為5.5%,內需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86.4%。中國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創新叢集數量達到26個、佔比全球第一,高新技術企業超過46萬家……
7月9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釋出會。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表示,在這5年曆程中,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艱鉅前所未有。我們頂住了壓力、經受住了考驗,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大幅躍升,可謂是“風雨兼程見彩虹”。


綜合國力突飛猛進
“十四五”規劃綱要各項主要指標中,經濟增長、全員勞動生產率、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等指標進展符合預期;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人均預期壽命,糧食、能源綜合生產能力等8項指標進展超過預期;規劃確定的戰略任務全面落地,部署的102項重大工程順利推進。
“十四五”期間,我國經濟總量增量預計超過35萬億。“這相當於再造一個長三角。也相當於排名前三的經濟大省——廣東、江蘇、山東這三個省的經濟總量的總和,也超過了世界排名第三國家的經濟總量。”鄭柵潔說。
鄭柵潔表示,中國的綜合國力應該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體現在經濟實力、創新能力、軟實力、抗衝擊能力四個方面。
中國的實體經濟根基越來越強,“十四五”以來每年製造業增加值都超過30萬億元,我國連續15年穩坐全球製造業“頭把交椅”,200多種主要工業品產量世界第一。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網、高鐵網、港口網、城市軌道交通網、輸配電網、寬頻網,也擁有全球數量最多的風電裝機、光伏裝機、充電樁、快遞網點等,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托起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群眾的便利生活。
鄭柵潔強調,“十四五”時期我國綜合國力全面提升,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提升綜合國力,為的是實實在在服務中國人民,也將為全球發展不斷創造新的機遇。未來不管國際風雲如何變幻,我們都將堅定不移地辦好自己的事,紮紮實實提升綜合國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內需潛能不斷釋放
中國擁有超大規模且極具增長潛力的國內市場,內需始終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動力和穩定錨。
過去四年,最終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56.2%,比“十三五”期間提高8.6個百分點。投資積累的資本形成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30.2%,投資對最佳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充分發揮,更加註重補短板利長遠。
國家發改委秘書長袁達表示,投資消費相互促進。一方面,市場消費的擴大,透過產品生產、配套建設等渠道帶動投資。另一方面,有效投資的增加,透過生產等鏈條促進居民就業增收,提高了消費能力,也透過完善設施、最佳化環境等改善消費條件,直接促進了消費,比如2024年底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總量已達到1281.8萬臺,有效支撐了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普及。
“十四五”規劃的102項重大工程取得一系列重大進展、重大成效,預計年底前能全部完成規劃目標。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用“五個新”來概括:基礎設施構築經濟迴圈“新支撐”,科技攻關賦能經濟發展“新活力”,生態建設創造美麗中國“新奇蹟”,民生專案提升百姓生活“新品質”,安全工程築牢國家安全“新基座”。
比如,貴陽至南寧高鐵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成投運,川藏鐵路、平陸運河等重大工程穩步建設,全國約90%縣級行政中心實現30分鐘上高速,50萬人口以上城市高鐵覆蓋率達到97%,為暢通國際國內大迴圈提供了堅實支撐。
國家發改委表示,下一步,將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把做強國內大迴圈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堅定不移實施好擴大內需戰略,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不斷激發和釋放內需潛能。

民生福祉不斷增強
堅持民生導向,增進人民福祉,是編制實施五年規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了7項民生指標,在20項主要指標中佔比超過三分之一,是歷次五年規劃中最高的。以規劃實施為牽引,持續深化社會領域體制機制改革,接續推出了一批有力度有溫度、可感可及的民生政策,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十四五”以來,每年城鎮新增就業穩定在1200萬人以上,為民生改善提供了基礎支撐。2024年,三次產業就業人員比重分別為22.2%、29%和48.8%,服務業吸納就業的作用顯著增強。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鄉收入相對差距進一步縮小。
聚焦民生之需,推動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惠及全民。建成並持續鞏固世界規模最大的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體系,我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保持在95%以上。2024年,我國各級教育普及程度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過14年。每千人口擁有的執業醫師數從2.9人增長到3.6人。“十四五”期間,我們制定實施和動態調整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努力保障人民群眾公平享有81項基本公共服務專案。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周海兵表示,將繼續把造福人民作為根本價值取向,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把民生實事辦實辦好,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