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CIS拿下小米,打破索尼壟斷

公眾號記得加星標⭐️,第一時間看推送不會錯過。

來源:內容編譯自kedglobal
韓國科技巨頭三星電子正加緊努力,挑戰索尼公司在快速增長的影像感測器市場的主導地位,該公司正向中國小米公司供應一款採用奈米稜鏡技術的新型高效能影像感測器。
這款名為 ISOCELL JNP 的感測器旨在透過在每個畫素上捕捉更多光線來改善弱光拍攝效果——隨著智慧手機越來越輕薄、相機模組越來越小,這已成為一項關鍵需求。
據知情人士週一透露,作為全球最大的記憶體晶片製造商,三星已於第二季度開始量產該款影像感測器,並於近期向小米大批次供應。
這筆交易標誌著三星(同樣是領先的智慧手機制造商)首次向競爭對手的手機制造商供應 ISOCELL JNP。
此次量產標誌著三星在長達一年的研發中斷後重返高階移動感測器領域。2024 年 6 月,該公司釋出了包括 ISOCELL JN5 在內的三款高階影像感測器。
最新型號 ISOCELL JNP 現已嵌入小米最新的 Civi 5 Pro 智慧手機,這是一款針對攝影使用者的高階手機。訊息人士稱,
雖然該感測器的基本規格——5000 萬畫素、0.64 微米畫素大小和 1/2.8 英寸光學格式——看似標準,但其突出特點是微透鏡內業界首創的奈米稜鏡結構,該結構允許相鄰畫素共享不同波長的光,從而在昏暗條件下增強影像亮度和清晰度。
三星電子的一位訊息人士表示:“與我們之前的 JN5 感測器相比,這種架構將感光度提高了 25%。”
他表示,在開發更輕薄的智慧手機的競賽中,三星正在應對“感測器纖薄化”這一日益嚴峻的行業挑戰。
移動光學領域的戰術轉變
三星的最新舉措標誌著其將重新進軍利潤豐厚的影像感測器市場。市場長期以來由日本索尼主導,根據市場研究公司 Omdia 的資料,截至 2024 年,索尼的市場份額為 51.6%。
三星仍以 15.4% 的份額位居第二,而中國的豪威科技正在奮起直追,其市場份額將從 2023 年的 10.9% 上升至 11.9%。
向三星移動部門主要競爭對手小米提供戰略性供應,凸顯了這家韓國科技巨頭願意在感測器技術領域展開競爭,即使客戶與其Galaxy 系列智慧手機存在競爭關係。
訊息人士稱,三星還計劃從明年開始向北美科技公司供應移動感測器,以實現客戶群多元化。
除了智慧手機之外,三星還計劃進軍自動駕駛汽車和機器人領域的車用級感測器,這些領域對高效能成像的需求正在飆升。
據 Omdia 的資料,全球互補金氧半導體 (CMOS) 影像感測器市場規模預計將從 2024 年的 208 億美元增長到 2029 年的 265 億美元。
奈米稜鏡:小透鏡,大目標
三星最新創新的核心是對每個畫素處理入射光的結構性重新思考。
傳統的感測器在每個畫素上都覆蓋有彩色濾光片,只允許紅、綠或藍光中的一種透過——這種設計本質上限制了光的收集。
三星的奈米稜鏡在微透鏡內引入了精細調節的光導,可以將部分光譜重新定向到相鄰畫素,從而在不增加感測器尺寸的情況下有效增強訊號生成。
這使得在複雜光線下也能拍出更清晰的照片,這對手機制造商來說是一個關鍵的差異化優勢。
“在不增加模組厚度的情況下提高影像清晰度是光學領域最艱鉅的挑戰之一,”一位駐首爾的半導體分析師表示。“三星的方法提供了一條可行的前進道路,尤其是在可摺疊手機和超薄手機成為主流的當下。”
三星-索尼之爭的新戰線
在傳統記憶體業務疲軟之際,三星正加大其晶片業務的拓展力度,感測器領域的突破正是在此背景下實現的。
雖然在影像感測器方面落後於索尼,但三星希望在奈米稜鏡開發等技術上取得突破。
憑藉其向小米供應 ISOCELL JNP 以及與美國科技巨頭的持續談判,三星押注技術創新(而不僅僅是規模)能夠重塑競爭格局。
分析師表示,索尼與蘋果公司的長期合作關係及其對高階裝置定製感測器設計的掌握,為其帶來了強大的領先優勢。然而,隨著影像感測器的應用範圍遠不止手機——進入汽車、無人機和工業機器人領域——三星看到了巨大的增長空間。
三星的影像感測器客戶包括小米、Oppo、Vivo 和聯想。一位行業
分析師表示:“競爭的重點是誰能在最小的空間內將最多的光線帶入——並實現規模化的可靠實現。”

參考連結

https://www.kedglobal.com/electronics/newsView/ked202507140001
*免責宣告: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援,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絡半導體行業觀察。
END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4095期內容,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加星標⭐️第一時間看推送,小號防走丟

求點贊
求分享
求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