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級地震十多年未見溫哥華急查各橋樑結果


加西網編譯報道:在BC省南部發生 4.7 級地震的第二天,溫哥華市表示,其結構工程顧問正在檢查當地的橋樑,以檢查是否有損壞。


UBC 土木工程教授 Tony Yang 博士表示,工作人員可能會首先尋找視覺結構損壞,例如牆壁、地基和柱子的裂縫。

但他說,也有一些非結構性損壞需要注意。

Yang 說:“所有非結構性裝置的功能也可能受到影響,但可能不會在昨天的地震中受到影響”。

“但在大地震中,我們預計非結構性部件也會受損”。

他說,6 級或 7 級的大地震可能會造成重大破壞,但他表示,大溫地區在過去 50 年中建造的大多數建築都能夠承受這些損失。

他說:“結構中大約有 98% 的機率能夠承受負載”。

雖然這意味著建築物不會倒塌,但這並不意味著不會造成損壞。

預防倒塌是最低標準,但仍可能造成重大、昂貴的損失。

Yang 說,溫哥華位於所謂的“太平洋火環”上。

他說:“從我們現在的位置開始,這裡是世界上地震最活躍的地區,如果我們繼續向南發展,就會有加利福尼亞、墨西哥和智利”。

“然後我們繞地球一圈。我們有紐西蘭、印度尼西亞、臺灣、日本、阿拉斯加,然後回到溫哥華”。

他說,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火圈內發生了許多大地震。

“例如,2011 年日本東北地區發生了大地震,同年紐西蘭也發生了大地震,前年智利也發生了大地震”。

他說,像他提到的那些大地震很可能會襲擊西北太平洋地區,預計建築物將受到嚴重破壞。

Yang 說,週五的地震傳來了兩個好訊息。

他說:“一個,它不是太大,所以我們對結構沒有太大的傷害”。

“但同時,[它允許]地震能量被釋放出來。如果你不這樣做,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我們開始積累,那麼它會累加到大地震的發生”。

週五下午午1:30之前,地震襲擊了Sechelt西北20公里。大溫和陽光海岸成千上萬的人都感受到了地震。


今天溫哥華市表示,其結構工程顧問已檢查了當地的橋樑,未發現任何損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