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pm/紐約時間10am更新
影視版權合作:[email protected]
01.
Merry Christmas。
平安夜,我的白富美朋友“A小姐”投稿了一堆青少年版東北往事故事。昨天沒寫完,今天仍然是聖誕,適合有教育意義的故事。
就像富二代白女會找拎包小妹,出國早的留學圈富二代身邊也會有小跟班,幫他們髮菜組局買酒接人。
小跟班沒有工資(畢竟不是實打實的助理崗位),但是願意自主給二代們當小弟。
有點類似於男版混圈女——幽默點來說,混圈女也是種無底薪中回報高風險的自由職業。
他們存在原因可能只是因為虛榮,因為接觸到了不屬於自己的圈子所以愛“蹭”,蹭豪車豪宅,蹭吃蹭喝和各種局。
進階的才會透過各種手段圈錢騙錢。
今天推送的主角是這種人之一,就代號小跟班。
02.
小跟班的家庭年收入只有四十多萬。
當時他父母被中介忽悠了,聽說加拿大留學一年四十萬就可以,正好可以cover。
A小姐跟我說:“怎麼可能啊,大學學費一年也要三十多萬。”
小跟班是A小姐在國內讀書時的中學同學。
他們那個學校人才輩出,有一個小圈子,除了正統富二代,就是假富二代和假名媛們和少數非婚生子女。
A小姐是前者,她不算特別愛玩的那種人,家庭富裕,父母很愛她。
小跟班是後者。他的虛榮在國內的時候就初見端倪了。

03.
小跟班差不多高中臨近畢業出的國。
A小姐說:“他那段時間挺喜歡發車的,因為攀上了一些開小牛和法拉利的二代圈子,所以常常借別人車開,營造豪車二代人設,實際上就混吃混喝。”
他喜歡去酒局,喜歡蹦迪。
小康家庭出國後價值觀受到衝擊,不知柴米貴。
開始讀大學後一年學費生活費三十萬,房租十幾萬,按照當年他爸媽的規劃每年五十萬的預算根本不可能有多少生活費。
小跟班還是想買奢侈品,想泡妹妹,想玩。

後來疫情期間,他爸被裁了,他媽也被裁了。
然後他們一家住的房子是機場邊上的老破小,某個二線省會城市,房價不高。
對比他在國外dt的高層公寓,真的很割裂。
04.
他在國外的房子是合租的,但算到每個人頭上也得十來萬。
這個城市租房比較卷,通常要直接預付一年房租。
那段時間,他父母問親戚朋友全都被借遍了,大家都知道他們還不上。
就這麼東拼西湊,終於交上了學費,但是房租沒法湊了,他父母只能問到室友那裡。
他爸媽問他室友的家長:能不能幫小跟班先把房租出了,他們之後再還。可以按月交,或者一個季度一還。
他們家的情況真的,窮到要問孩子室友家借錢的程度。
有時候小跟班會覺得丟人,他不替父母考慮,反而覺得傷自尊。
他時時羨慕主臥的室友,他沒什麼經濟壓力,就正常讀書就行。又時時羨慕開牛馬倫的二代哥。

05.
除了他們自己家住的機場老房子之外,他爸媽還有一套房子,大概是這個時候賣了,供他繼續讀書。
他爸因為資歷老,被裁之後還是又找了一份工作。
他媽媽因為身體狀況不行,就只能呆在家裡,沒法再上班。
現在他們變成了年入二三十萬的家庭。
小跟班以前成績還可以,在國內的中學算是用功讀書的。當然這並不說明他多努力,因為他們學校大部分都有家裡託底。
但他家這個情況,只能供到本科畢業。
他爸媽勸他讀完本科回國讀研,他說:“我回國讀書只會讓別人都笑話。”
我問他讀的什麼專業。
A小姐說:(碼了)
總之專業並不算水,理科,是那種很苦且要至少讀完master才能就業的專業。
他家根本不可能供到那,而且這個專業中間不上心的話就很難接著學,小跟班從開學起就跟二代們混圈,卷不了學業。
06.
A小姐和小跟班不是朋友。
他倆唯一的聯絡就是小跟班在高中時搞小團體做局坑她。
那個時候大家都很小,處於一個沒事找事的年紀,小跟班和幾個朋友非常莫名其妙地看不慣A小姐,就組了一個群,截圖她朋友圈背後說她“不就有點錢裝什麼”。
也沒什麼其他好說的了,她也不像學校裡的假名媛穿Fk或者搞雌競。
後來這幾個男生打算做一個局:拉A小姐出去玩,等到了酒吧瘋狂點單再逃跑,把A小姐一個人留下來結賬。
A小姐的朋友看不下去,提前跟A小姐說了,所以他們的陰謀不了了之。
當時大家也都是十五六歲,沒有到霸凌的程度,只是純喜歡搞小團體,也不算A小姐遇上的最炸裂的那一批人。
她只是單純地覺得他們有病,就把他們全刪了,偶爾從共友那裡聽說他們的現狀。

07.
留學幾年,小跟班這種條件居然找到了一個女朋友。
他想讓女方幫他辦綠卡,但女生沒有太傻,要價25萬。
小跟班家肯定出不了,於是就沒後文了。回國時他帶女朋友一塊回老家,就住在機場邊的老房子。
他媽媽勸他,說話真的很小心翼翼:“反正呆在家裡也沒事情,要不去星巴克找個班上?”
他直接翻臉發火:“為什麼別人都是家裡託舉,但是你們不能給我這些。我才在家呆幾天就要這麼趕我?去星巴克洗杯子能賺幾個錢?”
他在女朋友那裡掛不住臉,嫌家裡太擠了,所以試圖把他爸媽趕到爺爺奶奶家裡去住。
小跟班是獨生子,想留在加拿大。所以以後養老應該是做不到了。
07.
他們那邊有一個公園,A小姐的朋友說,曾經在公園,偶遇過他爸媽擺燒烤攤。
我問:真的嗎,年收入二三十萬的家庭就算找副業,也不會擺攤啊。比如翻譯啊,或者接點外包?
A小姐說,他爸媽應該沒有其他的能力吧。

看到他們是兒子的中學同學,所以他父母也會和他們打招呼,聊一聊兒子的事情。
這篇文裡的很多細節,大概也是路過這個燒烤攤的共友們告訴A小姐的。
他媽媽身體不好,不能上班,就在家裡準備食材。
晚上他爸爸下班了,就兩人一起推車到公園賣燒烤,賣到凌晨再回家。第二天他爸爸繼續早起上班。
A小姐記仇到會偷偷視奸中學時代遇到的八百個假名媛和假二代,但也可能是小跟班後來的人生慘到她都同情,在吐槽假名媛的時候她最開始幾句話帶過了這個人,回過頭來講小跟班的人生用詞也不是很harsh。
因為是平安夜,我們都很感觸。
她說:“我真的也覺得他們家很可憐。一天只睡五個小時不到,白天上班,晚上擺攤。如果是我爸媽到這個地步,我真的不捨得,我肯定就不買東西了。雖然我們家不會到那樣。”
他的父母就這樣一點一點攢出來孩子的學費,為他謀劃一個未來。
但此刻的他在大洋彼岸的北美享受人生,開著不屬於自己的跑車,沉浸在紙醉金迷的夢裡。
(完)
其實如果他不出國,沒有大額開銷的話,其實家庭不至於到這麼辛苦。
雖然作為北美貴圈公眾號,一般原創或者隨筆都寫的是富孩故事,但這個圈子真的方差很大。
聖誕快樂,祝大家都珍惜身邊人,獲得想要的人生。
別忘了分享/點贊/評論/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