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的喜悅總是短暫,但節日的遺蹟卻留存得更久,甚至直達我們內心深處的反思。當我們凝視街邊被遺棄的聖誕樹,是否曾想過這些象徵希望與歡聚的樹木在節日結束後的命運?
藝術作品《希望之樹》以極具衝擊力的方式呈現了這一矛盾——新生與死亡、希望與無望交織其中,讓我們重新審視慶典背後的文化內涵與社會責任。本篇文章將帶您走進這件引人深思的裝置藝術,探討其如何透過簡單卻深刻的形式揭示我們時代的諷刺與宿命。

Artwork ©Zan
Article © Angelina
Jan 10, 2025
-
聖誕節後的聖誕樹怎麼樣了
前天晚上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鄰居做的“希望之樹”這個裝置。在上西區的臨街小院裡,一個像極了電影佈景的樹幹倒掛在木結構搭起的橫樑上。在它的下方是一個桌子,上面有一個木馬。旁邊的銘牌寫的是“TREE OF x EPOH”, 這個”HOPE”是倒寫的,反過來看就對了。
在從下方射上來的白光下,這件作品極簡、優雅、空靈、聚焦也追問。這個形式極具儀式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刑法和獻祭,還有耶穌之死。樹幹是反吊著被當眾展示(斬首示眾)!聖誕節後的遺產!
聖誕節後我看到很多栽倒被遺棄在街邊的聖誕樹。儘管聖誕節前我碰到了幾個街區賣聖誕樹的小哥哥,他們從加拿大或者土耳其被僱傭來,只是為了在聖誕節前的這一個月賣出 300 棵樹,為了省錢有些人住在街邊搭起來的木屋裡。他們在賣樹的時候也在臨時搭起來的銷售攤位支架上打碟,將音樂帶給那一個個下午,吉普賽!
老人們小孩們男人們女人們移民們來買聖誕樹,我沒有,因為我沒有家人在紐約。我們用不同的方式慶祝聖誕節!聖誕是耶穌誕辰,人們用禮物和燈光來裝點一棵棵聖誕樹來慶祝和點亮希望。
歷史上的大多數慶典都以一種犧牲的方式進行,比如宰豬宰羊烹飪火雞和砍伐和裝點一顆聖誕樹,慶祝豐收是,選舉是,對一年的告別結束是,迎接新的一年開始時也是!
人們會用各種形式來慶祝某些日子的重要與眾不同和對自己進行嘉獎。人們用購物,用消費,用煙花,用塑膠製品搭建成一個個光芒四射的節日夜晚… 人們歡聚一堂,然後第二天這些東西都將被扔掉、遺棄,進入我們誰都不知道的垃圾場或無從所知的城市垃圾回收銷燬系統。
所以細一看,這作品血腥、肅穆、無望、質問、悲涼而嘲諷!沒有人在乎聖誕節後的這些樹的何去何從,隨它沉醉消溺在一個個難以清醒的宿醉早晨,全都和“我”無關,和一個城市渺小的個體無關。個人將不承擔責任。每一個社會問題只出現在報紙和電視時,它和個人無關。社會問題的陣痛也和個體無關。
在一種“社會無意識”和“個人有意識但渺小而無力”的造化和選擇里人們有意識忽略、漠視、淡化結果。因“功用價值”而大肆砍伐,發展和利用,因“無用”而丟棄。而在這一過程中的那些“忽略和無視,冷漠和悲涼”,以及“結果”正是我們在試圖在作品裡找的“希望”但卻怎麼也找不到。
這是一個全名狂歡但不在乎狂歡之後我們會怎樣的時代!這是一個社會問題消解了個人責任與我無關的時代!這會不會是一個死就死吧,只有 2025 沒有 2026 的時代?2025 的加州大火和這棵聖誕節後的聖誕樹有什麼關係呢?
-
燃燒,死亡作為宿命
今天白天我又來看了這件作品。它是一棵被部分燒過的老樹幹。它的一部分被做成了一隻木馬。這似乎是我們都要面對的死亡命運。
昨天在夢裡有人跟我說:“我死了,不要任何儀式。只把我的身體砍伐……”夢裡有 3 個人我們砍了一棵樹,留下了一個樹幹,這樹幹好像又能做成書桌的板面,菜板,木馬,飯勺,板凳,世界地圖的拼塊……
像我一樣的城市居民都在擔心我們會不會孤獨的死在公寓裡,我們也在擔心我們死後究竟留下什麼,我們正在追問活著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個人和時代都在關心怎麼代際傳承這些知識,文化,財產,信念和精神,死亡作為宿命就在前方,而我們希望總有人站在巨人肩上!
-
關係
木馬木馬!
是新生,又是羈絆…
樹幹之用,可以是新生木馬;又是一種關係和羈絆的建立。在世間,每個人都可以像一棵孤零零的參天大樹一樣成長生活又凋零,為什麼我們還需要去建立這些人和人人和動物人和他人的關係呢?是陪伴又是羈絆,是死亡又是新生,是結束又是開始,是告別又是傳承,是結束又是再發展,是獨立又是愛戀…
在沒有希望的地方我們尋找希望,
在沒有愛的地方我們尋找愛,
在沒有它的地方我們尋找它,
我們為什麼要尋找,
我們為什麼需要它?
因為它就在我們心裡
我們
在沒有它的地方尋找它……
作者簡介
Angelina Zhang 張博
自由藝術家,藝術顧問,心理諮詢師,寫作人
出生於1988, 在紐約工作和生活
Instagram: angelinazhang_n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