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斯里蘭卡國寶佛牙舍利,罕見對外展出:相傳得此聖物者,得天下

相傳,得此物者,得斯里蘭卡。
傳統上,斯里蘭卡舉國之寶佛牙舍利每五年開放瞻禮一次,但因種種原因,已中斷十六年未舉行。
許多人從未近距離一睹佛牙舍利真容,只有極少數幸運兒有幸目睹取出佛牙舍利的莊嚴儀式
(資料圖:佛陀聖牙舍利)
  1  
盛 事
時隔16年後,佛陀聖牙舍利在斯里蘭卡古都——康提佛牙寺公開展出,供公眾朝拜。不可不謂轟動天下的大事。
佛牙寺供奉著斯里蘭卡國寶釋迦牟尼牙舍利,這也是康堤成為世界佛教聖地的重要原因。佛牙寺位於康堤湖畔,是一座僧伽羅風格的八角形建築,像一朵漂浮在湖面的白蓮花。次佛牙舍利特別瞻禮,於4月18日起在康提佛牙寺舉行,為期十天,至28日截止。據報道,首日就吸引了30萬信眾排隊觀瞻。
根據傳說,佛牙舍利是由阿羅漢克瑪(Arahant Khema)在火化的柴堆中取出,親手交給迦陵伽國國王婆羅門達多。在歷經波折之後,佛牙舍利最終存於佛牙寺。
這座寺廟,則是由斯里蘭卡維馬拉達摩蘇里耶國王(King Wimaladharmasuriya)專門建造。
佛牙舍利朝拜活動首日下午3點開始。儀式非常複雜,從金龕中取出佛牙舍利需要近三小時。許多人從未近距離一睹佛牙舍利真容,只有極少數幸運兒有幸目睹過取出佛牙舍利的莊嚴儀式。
(維馬拉達摩蘇里耶國王,1590年至1604年在位,曾兩次成功擊退葡萄牙人進攻
  2  
儀  式
馬山寺派大長老持內龕鑰匙,花園寺大長老掌外槨鎖鑰,而金龕與防彈玻璃聖龕的外層鑰匙,則由佛牙寺護持官(Diyawadana Nilame)持有。
這裡要解釋說明一下:馬山寺派(Asgiri Nikāya,又譯作“阿斯羯利派”)和花園寺派(Malwatta Nikāya,又譯作“末羅婆多寺派”)都是斯里蘭卡主流僧派之一——暹羅派的主要分支。暹羅派有多個支派,這些支派各自獨立,不相統屬,但一切律儀完全相同。
護持官是佛牙寺首席淨人,是非出家的寺廟守護和管理者。這個職位(Diyawadane Nilame)前身是康提宮廷的官職,根據 1931 年《佛教財產條例》,目前擔任佛牙寺受託淨人。這一具有兩千多年曆史的禮儀職位,職責是保護聖物,並執行相關古老儀式。
護持官被認為具有極大的政治影響力,負責監督佛牙寺所有事務,組織一年一度的康提佛牙節等等。現任護持官是普拉迪普・尼蘭加・德拉(Pradeep Nilanga Dela)。
(總統和兩位大長老,以及佛牙寺護持官Pradeep Nilanga Dela)
1815年之前的康提王國時期,護持官作為朝臣,負責為國王供水,並執行古老儀式以確保風調雨順——這一職責至今仍在佛牙節期間舉行,標志是佛牙巡遊最後一天的 “取水儀式”。
  3  
來  歷
佛牙舍利是在公元310年左右,由羯陵伽國王古哈西瓦(King Guhasiva)之女、公主赫瑪瑪拉(Princess Hemamala)與丹達王子(Prince Dantha)帶到了斯里蘭卡。
當時,公主把舍利聖物藏在髮髻的裝飾之中,經歷艱險,方抵達斯里蘭卡。
赫瑪瑪拉公主的這一行動,對佛教在斯里蘭卡的傳播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她的貢獻體現了佛教徒對佛祖的虔誠信仰和保護佛教聖物的決心。赫瑪瑪拉公主是佛教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她的故事至今仍被人們傳頌。
隨喜讚歎。

(公主赫瑪瑪拉與丹達王子抵達斯里蘭卡)
佛牙攜至斯里蘭卡後,便成為歷代斯里蘭卡國王的至寶。一件宗教聖物,逐漸演變為政權合法性的象徵。
隨著公元1017年朱羅王朝入侵,原本供奉佛牙的阿努拉德普勒被攻陷,佛牙也被轉移到了波隆納魯瓦。1215年,迦陵伽·摩訶(Kalinga Magha)入侵波隆納魯瓦,僧侶們將佛牙轉移到科特馬勒(Kotmale)以保護聖物。
從此佛牙成為王權象徵,不再向民眾開放供奉。佛牙輾轉十二處,最終安置在今日的康提(Mahanuwara),這十二處分別是:阿努拉德普勒、波隆納魯瓦、科特馬勒、貝利加拉(Beligala)、丹巴德尼亞(Dambadeniya)、亞帕胡瓦(Yapahuwa)、再回波隆納魯瓦、庫魯內格勒、加姆珀哈、科特、德爾加穆瓦(Delgamuwa)以及康堤。
(資料圖:拍攝於1920年)
1284年,印度潘地亞王朝的官員阿里亞·查克拉瓦提(Arya Chakravarti)入侵亞帕胡瓦,奪走了佛牙帶回印度。
但斯里蘭卡波羅迦羅摩巴忽國王(King Parakrambahu)將聖牙從印度迎回,並選擇波隆納魯瓦作為首都。至今,我們依然可以看到這位傳奇國王在東古城水庫邊的塑像。
如下圖,是一個非常灑脫的站姿,造型流暢。衣衫輕薄,可以看出當時已經具有極高的紡織技藝。
即便在國王維瑪達摩蘇里耶一世(King Vimaladharmasuriya I)在康堤建成佛牙寺之後,佛牙依然未曾對民眾開放供奉。
英國人攻佔康堤後,康堤最後一位國王斯里·維克拉瑪·拉賈辛哈(King Sri Vikrama Rajasinha)為保護聖牙,將其秘密轉移,至科特馬勒的普蘇爾皮提耶(Pusulpitiya)。
(康提王朝的末代國王,King Sri Vikrama Rajasinha)
  4  
開  放
後來,英國駐康堤代表約翰·多伊利爵士(Sir John D’Oyly)以隆重儀式將佛牙迎回康堤,安放於佛牙寺。
但英國人對佛牙可能具有神力持懷疑態度。1828年,時任斯里蘭卡總督愛德華·巴恩斯爵士(Sir Edward Barnes)要求將佛牙從佛牙寺移至大庭(Maha Maluwa)進行公開展示,以測試其神力。
當時,馬山寺的雅塔瓦特·蘇南達長老和花園寺的坎德格達拉·瑞瓦塔長老告知總督,佛牙可以運至大庭展出,但一旦取出,必須在指定時間和日期才能送回佛牙寺。佛牙在移出佛牙寺當天,先是細雨,隨後轉為滂沱大雨,連續下了七天,被稱為“佛牙之水”(Dalada Wathura)。全國洪水引起的混亂,巴恩斯請求僧侶將佛牙舍利移回寺內,但遭到拒絕。

實際上,這是時隔1523年,信眾再次得以公開瞻仰佛牙,而促成此事的,正是英國殖民當局。
曾主持過十二次佛牙展覽的前佛牙寺總護持官納蘭佔·維傑拉特納(Neranjan Wijerathne)指出,根據《佛牙儀典》(Dalada Siritha)規定,佛牙寺總護持官是唯一有權保護佛牙並主持儀式的人,也是唯一有權在舉行佛牙展覽時移出佛牙的人。
馬山寺和花園寺的長老分別持有第七重聖龕的鑰匙。
當年王子公主以髮飾形態秘藏佛牙的原始容器,其形如玉米穗,至今幾乎無人得見真容。
也讓我們祝福斯里蘭卡風調雨順,祝福眾生,祝福世界和平。
* 遊覽注意事項:
  • 門口處有蓮花銷售點,可以提前購買供奉;
  • 進入佛牙寺要經過嚴格的安檢,男女分開安檢後,方可進入;
  • 需要穿著覆蓋手臂、膝蓋的衣服,不能戴帽子,進入寺廟需要脫鞋;
  • 如果中午參觀,陽光照射的的地面可能滾燙,建議提前(穿)帶一雙厚襪子;
  • 不可將臀部對著佛像合影。
寺院有上下兩層,廳堂套廳堂,結構複雜,主要有佛殿、鼓殿、長廳、誦經廳、大寶庫、內殿等,其中最重要的建築是中心大殿。大殿天花板上佈滿了彩繪和黃金的金飾。佛牙供奉在二層的內殿,也是寺中的核心。
地址:Sri Dalada Veediya,Kandy
開放時間:6:00-20:00,禮拜時間5:30、10:15和19:15
網站:www.sridaladamaligawa.lk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選文末右下角的“好看”哦。如需定製旅行服務,請給我們留言或者發訊息。
歡 迎 探 討 合 作
聯絡微信:srilanka-nanggii1
 斯里蘭卡小妞:資深島民,寫蘭卡最多的中國人。長居科倫坡的中國記者,斯里蘭卡國營報紙《星期日觀察》專欄作者。曾獨家專訪斯里蘭卡時任總統、總理,並多次採訪斯里蘭卡外交、國防等部門高官以及知名商界人士和藝術家。出版《中國國家地理·斯里蘭卡旅行指南》、《印度,不可思議》、《勇者征途:攀登七大高峰》等7本著作和譯作。作為旅行愛好者,特別是徒步旅行愛好者,足跡遍佈4大洲30多個國家。多次受邀赴北京全程報道全國“兩會”,曾參加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多少週年國慶招待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