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大家都能遇到很多聽上去很有用,但實際上沒啥用的東西。
這裡拋磚引玉,說三個。

隨著年齡增長,血管硬化成為眾多人面臨的狀況。對於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的中國,有血管硬化問題的人越來越多。
據相關研究資料,中國≥40 歲居民中的比例為 36.2% 。“中國卒中防治工程”專案組分析了 84880 名中國居民的頸動脈超聲資料得出此結論[1]。
另有研究發現,在 40 歲以下的人群中,28%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而在 30-39 歲的人群當中,動脈硬化的患病率高達59.7%,40-49 歲的人群當中,動脈硬化的患病率高達63.7%。在 60 歲以上的人群中,血管硬化較為常見,患病率可能在50% 以上。
面對血管硬化這個問題,不少人可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四處尋找偏方。上網隨便搜一下,很容易看到用喝醋、喝酒來軟化血管的“小妙招”。

有人覺得有點道理,寄希望於這些“神奇療法”來軟化血管。但你知道嗎?這些法子其實都不靠譜,醋和酒可沒法給咱們的血管來個“溫柔按摩”。
要想真正應對血管硬化,咱們得從生活習慣上下功夫。比如說,戒掉吸菸這個壞習慣,那可是給血管減壓的大好事!吸菸會釋放多種有害物質,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等。尼古丁可使血管收縮,一氧化碳會降低血液中的氧含量。長期吸菸會損傷血管內皮細胞,促進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此外,吸菸還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序。
還有啊,高鹽、高脂、高糖飲食會增加血管硬化的風險。過多的鹽攝入會導致血壓升高;高脂飲食會使血液中的脂質含量增加;高糖飲食會引起血糖波動,進而影響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保持均衡的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全穀物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減少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攝入,才有助於降低血管硬化的風險。
此外,酒的酒精不但對於軟化血管沒啥用,過量飲酒反而會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導致血管硬化。
親們,寶子們,你們有沒有在街頭巷尾或者網上看到過那種號稱“神奇無比”的富氫水呀?商家們把它吹得天花亂墜,好像喝了就能長生不老似的,還有所謂的專家在旁邊搖旗吶喊呢!
不過啊,咱們得用點中學化學的小知識來戳破這個泡泡啦。你知道嗎,氫氣在水裡可是有個“小脾氣”的,它不喜歡待太多,有個溶解度極限在那兒管著呢。就像你硬塞太多東西進揹包,揹包就裝不下了一樣。
不管商家怎麼加壓、怎麼努力想讓氫氣多待會兒,水還是有自己的小原則的。一旦氫氣多到一定程度,水就會說:“抱歉,您已超員,請下車!”
所以啊,那些富氫水產品宣傳的高濃度氫氣,根本就是一場美麗的誤會。“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不管氫氣那些宣傳的神奇功效到底存不存在,因為氫氣在水裡的溶解度限制了氫氣的存在,氫氣的那些所謂的功能也就不存在了。
總結一下,就是這富氫水“有毛的功能”。
親們,寶子們,你們有沒有聽說過“集cai”這個詞兒?它可是這幾年來跟醫藥有關的大事件!從它開始到現在,已經風風火火地進行了10輪,每年到了集cai出場的時候,都是億人矚目,效果都是槓槓的!
你瞧,那些曾經高高在上的藥物價格,在集cai的靈魂砍價下,就像坐上了滑梯,“嗖”地一下就滑到了谷底,降幅之大,常常讓人瞠目結舌,90%的降價幅度可不是鬧著玩的!這簡直就是給咱們老百姓發福利嘛!
所以,嚴格來說,集cai不能說是沒有啥用,恰恰相反,是太有用了。
但是呢,說到這集cai的整體效果,嘿,那可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了。有資料表明,前9批集cai累計節省了醫保資金1673億!這1000多個小目標,絕大多數一輩子都沒數過那麼多錢。
不過啊,咱們得理智點。你想啊,咱們國家有10億多的人口呢,這1673億,平攤到每個人頭上,5年下來,每年也就省個20多塊錢。哎,這省得也太“精緻”了點兒吧!
更有槽點的是,集cai之後,有些藥物價格低得讓人哭笑不得。比如說,今年剛剛結束的第十批集cai中,阿司匹林的報價只有3分錢一片!你想啊,吃這藥需要口服,如果要用礦泉水,那麼把藥送下去的那口礦泉水,都要比藥貴了好幾倍!這藥,簡直不配用礦泉水!
您可能覺得這吐槽太片面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要去使用醫保看病,而當需要看病的人需要花錢去買藥的時候,集採確確實實讓他們省下了不少錢。這確實也沒錯,這也確實是集採的初衷。
但是,當制定一個宏大的政策的時候,不能只側重於眼前的短期利益,而需將目光放長遠,顧及整個產業的長遠發展。
例如,當雞蛋價格過高,給消費者造成較大的經濟壓力時,就拼命打壓,結果雞蛋價格比雞飼料還低了。剛開始啊,大家可能會覺得撿了個大便宜,恨不得走上街頭歡呼雀躍,慶祝“吃蛋自由”。但這種自由只是曇花一現。從商業運作角度來看,雞農們連飼料都買不起了,還怎麼養雞啊?索性殺雞棄養。如此一來,市場上雞的數量銳減,雞蛋供應斷絕。消費者所謂的“吃蛋自由” 瞬間化為泡影,變成了 “吃零
蛋自由”。

自由是自由了,可是不但蛋不存在了,連雞都不存在。真到了沒雞蛋吃的時候,市場機制會反噬,讓雞變得奇貨可居,價值飆漲,甚至可能還會產生一種荒誕的錯覺——怎麼人的價值還不如一隻雞呢?性別可以選擇改變,咱能不能不做人,做雞呢?
嘮叨這麼多,其實就是想表達一個觀點:集採這事兒啊,雖然好,但也不能過度追求價格的壓低。不然的話啊,可能會對咱們醫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潛在的負面影響。你想啊,要是藥企們都賺不到錢了,誰還願意投入資金去研發新藥啊?這樣一來啊,咱們的醫療水平還怎麼提高呢?
在降低藥價和保障醫藥行業合理利潤、持續創新之間必須找到一個更為科學合理的平衡。這樣啊,咱們才能既享受到實惠的藥物價格啊,又能保證醫藥行業的健康發展!
否則,如果只是一個殺雞取卵的效果,並不能真正達到集採的初衷。
你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什麼以為很有用,但最後發現沒啥用的東西?
參考文獻:
1. Wang,
X., et al.,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Detected by Ultrasonography: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7(8):
p. e008701.
X., et al.,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Detected by Ultrasonography: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7(8):
p. e00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