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烏克蘭當地時間5月1日,烏第一副總理兼經濟部長斯維裡堅科表示,烏克蘭和美國簽署了礦產協議。

△資料圖
不過,協議的簽署過程可謂一波三折。就在簽署前夕,據《金融時報》援引三名烏克蘭官員訊息稱,烏克蘭第一副總理兼經濟部長斯維裡堅科已飛赴華盛頓,原計劃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簽署礦產協議。然而在最後關頭問題浮出水面。三名知情人士透露,美方告知斯維裡堅科,“要麼準備好簽署所有協議,要麼回國”。
美國財政部當地時間4月30日宣佈,美國和烏克蘭簽署協議建立美烏重建投資基金。
根據宣告,美國財政部和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DFC)將與烏克蘭政府合作,最終確定專案的進行。
當地時間4月18日,烏克蘭政府正式公佈了與美國達成的礦產協議意向備忘錄文字。根據備忘錄內容,其核心要點之一是規定設立烏克蘭重建投資基金。該基金的設立旨在吸引美國及國際社會對烏克蘭的投資,助力烏克蘭在多年衝突後實現經濟重建與發展。備忘錄還特別指出,美烏雙方承認烏克蘭自願放棄世界第三大核武器庫。
當地時間29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稱現在需要俄羅斯和烏克蘭提交具體提案。若無進展,美國將退出調解程序。
從當前的俄烏局勢來看,美國總統特朗普此前承諾的短期結束俄烏衝突的目標似乎難以達成,美國方面反而幾次提出或將退出斡旋。美國迄今的外交斡旋為何難以實現俄烏停火?如何看待美方聲稱或放棄外交斡旋的表態?美烏礦產協議對俄烏衝突的走向又會造成那些影響?
特約評論員 蘇曉暉:首先反映出的是美國自身動機不純。美國現在的目標是要重置美俄關係,並儘快從烏克蘭危機中抽身。關於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目標,美國在不斷地調整措辭和預期,並且不斷提出新的時間表。而美國看到解決問題難度的時候,曾經試圖以阻止烏克蘭和歐洲坐上談判桌來降低談判的難度。所以美國並不想從根本上解決烏克蘭危機、處理歐洲安全格局當中的深層次的矛盾,而僅僅希望以停火,包括暫時的、短期的停火為目標來展現美方的行動力,這種做法是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
同時,美國關於美俄關係重建有自身的預期,但是在忽視俄羅斯方面的訴求。關於美俄關係重置,俄羅斯一再強調的是涉及烏克蘭戰後重建,以及美俄關係正常化,美俄實現新的戰略平衡等一系列的目標,而並不簡簡單單是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實現停火。所以,美俄之間關於解決烏克蘭危機,其實從目標上來說相去甚遠,現在分歧在進一步暴露。
近一時期美國不斷提出,如果未達目標就要放棄斡旋。這種做法是對烏克蘭和俄羅斯方面的雙重施壓,但不會從根本上解決矛盾和分歧。美方的施壓尤其是急於獲利,在美國從烏克蘭危機抽身當中更多的是希望擴大自己所謂的“既得利益”和未來的利益的預期,所以關鍵問題就是美烏礦產協議。近期美方不斷地催促,正是要快速獲利離場。美國看到的是關於烏克蘭危機的解決,烏克蘭需要依靠美國,所以希望此前對烏克蘭的投入、軍援方面的支援,所謂美國要收回此前的投入,還要變本加厲的獲利。對於解決烏克蘭危機,美方現在所提出的方案很難達到預期的目標。
編輯|孫志成 杜恆峰
校對|趙慶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