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搭起的「榮耀魔法」,失靈了

作者丨陶婭潔
編輯丨張軼驍
榮耀CEO趙明突然離職,成為近幾天科技圈最大的新聞。
從2015年負責榮耀品牌,到從華為獨立出來打造新榮耀,趙明已陪伴榮耀走過十年時間。
1月17日傍晚,趙明在個人微博回應該訊息屬實,併發布了一篇篇幅並不算短的感想。
他提到了曾經的奮鬥歷程,提到了榮耀如何用AI重新定義硬體和重構作業系統,堅定推進品牌高階化。他的文字中滿是不捨、遺憾,但仍祝福榮耀奔向更好的未來。在公司內網他表示,自己將調整與修復不堪重負的身體,陪伴家人,讀讀書,完善自己。
趙明微博截圖
“看過趙明好幾場釋出會,是很幽默的人,祝福越來越好。”有人在趙明微博下留言。
公認的是,在趙明的帶領下,榮耀從華為剝離之後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有了自己的品牌力和創新力,這其中,不乏各類展會上的技驚四座、網路上的熱搜追捧,榮耀也在藉此漸漸搭建起自己的“明星光環”。
這一切,與趙明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當他突然辭別,人們才會感到驚訝與無措。
不僅是趙明,曾經活躍在臺前“唇槍舌劍”的手機大佬們也漸漸淡出,個人色彩不再濃烈。
曾經在釋出會上高喊“遙遙領先”的華為終端BG董事長餘承東,不僅不再提這幾個字,在去年華為Mate70系列釋出會上也變得低調而剋制;雷軍則將手機業務交由盧偉冰,自己專心造車。蘋果CEO庫克也很少再單獨談論手機,而將重心放在了整體AI能力的打造上。
這也令人注意到手機行業的一個新變化,當下,手機賣得好不好,不再取決於大佬頭上的“光環”。
細化的定位,有針對性的策略,比曾經的大佬站臺、粉絲簇擁更加重要。
從“拓荒”到“領路”
從早期的對壘紅米,到後期的獨立於華為,趙明見證了榮耀兩個不同的時期。
當榮耀還是華為子品牌的時候,華為主攻高階,榮耀主打年輕、時尚、高性價比。榮耀的主要任務就是在中低端市場為華為開路。
彼時,被榮耀持續壓制的,就是小米的子品牌紅米。
2019年,時任紅米品牌總經理的盧偉冰放話,一定要在中國市場反超榮耀。“我特別佩服他們的營銷能力,產品,坦率來講真不行!”盧偉冰直言。
但趙明的反應總是淡淡的,認為被拿出來比較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會坦然面對。
趙明本人呈現給公眾的形象,也如同上述言論一般溫文爾雅,像海水一樣波瀾不驚。
時光來到2020年,華為整體出售榮耀品牌的全部業務資產,榮耀脫離華為開啟獨立運營新階段,由趙明擔任榮耀終端有限公司CEO。
趙明 圖/趙明個人微博
這對趙明的使命是,他要從根本上將榮耀從華為獨立出來,為榮耀建立獨到的品牌力。他要為榮耀站臺,而不能再為華為站臺。
於是我們能看到,榮耀一邊面向年輕人,用明星代言方式吸引年輕人關注。
例如,龔俊連續代言了榮耀50、60和70系列。新發布的榮耀300系列選擇了楊洋和虞書欣作為全球代言人,這也是榮耀數字系列首次啟用雙藝人代言。
據悉,趙明會花費很多時間去研究代言明星的成長、工作和口碑評價。他的努力,也得到了收穫,去年年末榮耀宣佈,榮耀數字系列連續三年在2500-4000元檔位銷量排名第一。
另一邊,衝擊高階,甚至和老東家華為直接競爭,也是榮耀和趙明不得不做的事。
在2022年巴塞羅那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上,榮耀正式釋出了高階旗艦、宣稱以底層AI智慧能力驅動的Magic 4系列,至臻版價格達到近8000元。以此作為標誌,榮耀向業界宣告自己的高階化願景。
在去年年底榮耀Magic7 RSR保時捷設計釋出會上,榮耀官方更直接將新機與華為Mate70 Pro+進行對比,還在釋出會上喊出了“耀耀領先”的口號。
在近兩年的多次公開露面、採訪和直播中,趙明不停地展示自己和榮耀的“獨立”人設,他多次強調,榮耀獨立出來了,所有的技術創新都是自己的。
“沿著自己的技術路線發展,我們有的技術華為也沒有,比如青海湖電池,最薄的內折、外折手機等。”他在近期的一場直播中說。
舞臺上的精彩,換不來手機的業績
儘管如此,但掌門人和品牌的“光環”,不完全等同於手機的業績。
榮耀曾有過高光時刻。
IDC資料顯示,2022年榮耀在中國大陸全年市場份額達18.1%,同比增長近35%,僅次於第一名vivo。與之對比的是,小米同年市場份額僅為13.7%,同比下滑近25%。
行至2023年,隨著華為強勢復出,榮耀的處境變得尷尬。
另一邊,老對手小米厚積薄發,小米14實現爆賣,主攻中低端的Redmi手機也表現穩定,新品不斷,贏得市場不少關注度。
這些,都給趙明和榮耀帶來了顯而易見的壓力。
在產品中,趙明開始著重宣傳榮耀的AI能力,試圖用AI、科技為榮耀加持。在2024巴塞羅那MWC上,榮耀取得了和谷歌、高通、微軟、英特爾、英偉達五大AI巨頭的合作,在他們的展臺均設定了榮耀產品體驗區。
在去年10月底的榮耀Magic7系列釋出會上,趙明為展現YOYO智慧體的AI能力,在現場透過指令手機下單2000杯瑞幸咖啡給現場觀眾,引發了不小的轟動。
趙明現場用手機AI點單 來源/釋出會直播截圖
儘管如此,榮耀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依舊高開低走,持續滑落。
據IDC資料顯示,2024年一季度,榮耀還以17.1%的市場份額和華為並列第一,迎來“開門紅”。但到了第二季度就掉到了第四位,第三季度則來到第五位。
而據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最新發布的資料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榮耀已經跌出國內智慧手機出貨榜單前五,淪為others。
在立志衝擊的高階化方面,榮耀也沒能吃下來,和華為的差距也較大。
據Canalys釋出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大陸600美元及以上價位段廠商排名,蘋果市場份額為52%,華為33%,榮耀為5%排在第三,幾乎被小米和三星追平。
能看到,榮耀不僅要和老東家華為爭奪使用者,還要抵禦來自小米、OPPO、vivo的衝擊。殺出重圍,遠比想象中要難得多。
從股權結構看,自從華為剝離後,榮耀就不再是華為的,也不是趙明的,而是歸屬由國資和經銷商所組成的大股東。
舉例來說,天音控股的子公司天音通訊曾斥資拿下星盟資訊19.36%的股權,而星盟資訊是榮耀現存股東之一,天音控股由此成為榮耀的間接參股企業。而天音控股則是榮耀的核心代理商之一。
全球半導體顯示龍頭京東方也是榮耀的股東之一。在榮耀多款摺疊機背後,都能看到京東方的身影。
將經銷商、供應商拉進股東名單,意味著榮耀與供應鏈上下游之間的融合更加緊密,能利用各方資源,把蛋糕做大。因此在業界,有種說法是,榮耀崛起的法寶之一就是經銷商。
但深度捆綁之後,特別是即將上市之際,新榮耀各方的利益如何平衡,成績能否達到各方期待,就是另一件事了。
榮耀,亟待講出新的故事
就在趙明辭職的當口,手機國補的靴子也終於落地。
1月20日,手機3C國補正式開啟。蘋果、華為、小米、榮耀、OPPO、vivo等多款機型都加入了國補隊伍。
在京東2025國家補貼頻道可以看到,原起售價5999元的iPhone16價格降至4999元,再疊加500元國家補貼後,指定地區到手價降至4499元。
線上下,小米14 Ultra迎來調價,全系降價500元,疊加國補則達到1000元的降幅。榮耀新出的Magic7系列,在疊加國補和廠補後直降500元,更早之前的Magic6系列,多重補貼之下直降1000多元,來到了3000元價位段。
可以預見,下一個階段的手機競爭,品牌力固然重要,但真金白銀的銷量更加重要。

廣州HONOR榮耀手機門店
面對激烈的競爭,志在上市的榮耀,需要講出新的故事。
自2022年正式進軍海外市場,榮耀海外業務規模持續壯大。資料顯示,2024年12月,榮耀手機在海外市場的銷量佔比首次攀升至50% 。
另據榮耀EMT管理團隊此前新年致辭提到,2024年,榮耀大摺疊市場份額在中國區佔比21%,全年排名前二。在西歐首次超越三星成為第一,在馬來西亞也拿下了超過20%的份額。
新上任的榮耀CEO李健,定位和趙明是相同的。但相比趙明,他的經歷或更契合現階段榮耀的發展。
公開資料顯示,李健於2001年加入華為,2017進入華為監事會,在戰略管理和全球化作戰方面擁有豐富經驗,也被稱為“華為悍將”。2021年,李健加入新榮耀,先後任管理團隊核心成員、副董事長、董事、人力資源部總裁等職務。
有業內人士指出,在海外手機市場摸爬滾打多年,李健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此時啟用李健,有較大機率是想進一步拓展榮耀手機的海外市場,若海外能實現銷量爆發,將會是榮耀的重要機會。
到了上市的關鍵當口,榮耀亟須在銷量和成績上講出新故事,拿出真金白銀的收益和利潤給投資人看。這一點不管是趙明接著幹,還是換一個人來當CEO,都是必須達成的任務。
面對新的挑戰,業績,比老闆個人和手機品牌的“光環”,更加重要。
(頭圖來源於榮耀HONOR官方微博)
RECOMMENDED
微信又改版啦

為了讓「鳳凰WEEKLY」出現在您的時間線
星標一下 ★ 為了更好的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