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漆騙局,借殼學校
有媒體報道,在澳大利亞,一種以中文學校為幌子的“油漆騙局”正在蔓延,給不少華僑華人商家帶來慘重損失。
這類騙局將受害者鎖定為當地的華僑華人商家,如清潔公司、家電維修公司、裝修公司等。詐騙分子冒充中文學校負責後勤的工作人員聯絡商家,表示學校需要清潔、維修、裝修等相應服務,並與商家約定見面詳談。
約定時間之前,詐騙分子表示,學校急需粉刷教室,但因與油漆供應商存在矛盾,所以希望商家幫忙“代購”某指定品牌油漆。
按照詐騙分子提供的聯絡方式新增所謂的油漆供應商後,對方向商家表示,可按“進貨價”交易,並以更高價格出售給前述的所謂的中文學校,暗示商家可在代購中獲利。
扮演官方,針對華人
美國舊金山警察局近日提醒當地華人社群稱,3月以來,警方接到多起華人居民報案,詐騙分子冒充當地醫療機構、美國政府僱員、中國警察等官方身份行騙。
有報道稱,詐騙分子冒充醫療機構致電受害者,自稱是負責保險理賠的員工,詢問受害者近期是否在中國做過手術,受害者否認後,則表示有人盜用受害者身份資訊申請虛假理賠,隨後將電話“轉接”給所謂的中國警察。
冒充中國警察的犯罪分子會要求受害者下載通訊軟體,隨後身著假冒制服,出示偽造證件,並在類似警察局的背景中與受害者視訊通話。進而以幫助受害者處理“個人資訊被盜用案”為名,誘導受害者向指定賬戶轉賬。
警方提示,來電顯示可偽造,應結束通話可疑來電,避免通話,並警惕任何索要錢財或個人資訊的陌生人,勿向他人提供護照號、銀行卡賬號等個人資訊,遇到可疑情況可以聯絡警方。
虛晃一招,當場盜竊
西班牙街頭近期出現了打著幌子進行的街頭盜竊。西班牙警方釋出警告稱,近來有犯罪分子將50歐元假鈔放在車輛擋風玻璃上,吸引駕駛員下車,隨後進入駕駛室偷盜車內貴重物品,甚至直接駕車逃離。
當地警方提示,若遇到類似可疑情況,不應急於下車檢視,應確保車輛門窗鎖好,同時可將車輛駛離,待到安全地區再行檢視。必要時可以報警處理。
此外,還有犯罪分子假借“幫忙拍照”之名,靠近受害者,趁其不備,迅速搶走受害者佩戴的金飾並逃跑。
警方提示,在公共場合儘量避免佩戴貴重首飾,並對陌生人的異常請求保持警惕。必要時可以報警以保障自身及財務安全,如不幸遭遇此類盜搶,要儘快報警,配合警方偵破,提高追回失物的可能性。
使領館提醒,提高警惕

圖源:中國駐加拿大使館微信公眾號截圖
中國駐登巴薩總領事館釋出提醒稱,近期接到數起領區中國公民遭遇詐騙的求助,涉及私下換匯上當、租賃房屋被騙、冒充代購欺詐等。當前海外網路詐騙高發頻發,手段多樣,鄭重提醒領區中國公民提高對各類詐騙行為的防範意識。

來源: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ID:qiaowangzhongguo)綜合西聞、灣區線上、貓本線上CN2MEL、中國駐加拿大使館、中國駐登巴薩總領館等
編輯:門睿
責編:馬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