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線城市新房價格上漲,頂奢品牌關閉部分門店|財經日日評

點選上圖▲立即加入

潘功勝:強化宏觀經濟政策逆週期調節
2月18日訊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日前應邀出席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沙特聯合主辦的新興市場經濟體研討會,並作主旨發言。潘功勝表示,下一步,中國政府將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強化宏觀經濟政策的逆週期調節,持續推動中國經濟增長模式轉型,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勢頭。
潘功勝提出,當前世界格局正在經歷深刻變革,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新興市場經濟體也面臨諸多挑戰,比如地緣政治和經濟碎片化風險、貿易保護主義上升、全球經濟中期增長動能不足、金融市場波動和跨境資本流動壓力以及全球公共債務風險等。(央行官網)
|點評從擴大國補的範圍到地方政府加快債券發行步伐,今年國內財政政策不斷加碼。然而,央行針對貨幣政策的舉措卻並不多,一直停留在口頭階段。面對春節前市場流動性異常緊張的情況,出手呵護的時間較晚,力度也不算大。
今年前兩個月,人民幣匯率和國債市場一直處於高位震盪階段,表明人民幣貶值壓力緩解的程度有限,債市長牛對市場資金過分吸納的風險尚未得到有效釋放。同時,美國通脹存在反覆的可能性,美聯儲大機率延後降息時間。國內外的局勢暫時不利於中國央行進行下一步的降息降準操作,導致本輪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實施速度遠不及2008年時。
1月日本對華貿易逆差同比增長50.2%
2月19日訊息,日本財務省公佈的2025年1月貿易統計資料顯示,日本1月未季調商品貿易逆差為2758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380億元),遠超市場預期的21005億日元,創下近一年來單月貿易逆差新高。日本對最大貿易伙伴中國的出口呈現疲軟態勢。1月份對華出口同比下降6.2%,與2024年同期29.2%的增速形成鮮明對比。1月日本對華貿易逆差同比增幅高達50.2%,這一顯著擴大的赤字背後是春節假期物流停滯的影響。
日本貿易逆差已連續四年持續,2024年全年逆差為5.33萬億日元,儘管同比收窄44%,但結構性難題未解。出口雖在汽車、半導體裝置推動下創歷史新高,但進口成本受日元貶值與能源價格波動影響持續高企。(澎湃新聞)
|點評1月日本對華貿易逆差大增,受出口持續減弱與進口激增共同作用。考慮到春節假期影響,企業節前保庫存需求帶動1月進口增長。同時,日元貶值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進口成本。在出口方面,此前我國為日本半導體裝置出口的重要市場,日本政府的半導體出口管制趨嚴,以及國內相關產業鏈逐步完善,日本半導體對華出口已出現明顯疲軟,也拖累1月對華出口整體下降。
後續春節假期影響消退,日本對華貿易逆差可能會收窄。但在外部政策壓力下,其出口表現或會持續承壓。市場萎縮侵蝕企業利潤空間,日本的出口限制政策恐先損害自身經濟利益。面對封鎖,我國半導體產業的國產替代程序加快,未來對外部的依賴可能會逐步減少。
31省份今年財政收入預計平均增長2.8%
2月19日訊息,31個省份近期陸續公開了當地202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5年預算草案報告。彙總各省份預算看,31個省份2025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算目標平均增長2.8%,較2024年目標平均值下降1.6個百分點。近十年全國財政預算收入目標略低於地方預算目標,多數年份相差1個百分點以內,預計2025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目標在2%左右。
根據預算報告梳理,除了新疆、西藏預計今年收入同比增長10%之外,其餘29個省份預計收入增速在5%以下,且多集中在2%—3%。(第一財經)
|點評目前,我國已經進入財政收入低速增長階段。去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整體放緩。部分行業承壓疊加減稅降費政策影響,稅收收入有所下降。部分地區非稅收入增長顯著,但也引發市場對其可持續性及合理性的擔憂。今年在內需有待提振、房地產業持續調整、外部不確定性增加等因素多重作用下,財政收支“緊平衡”壓力愈發凸顯,各地制定全年財政收入目標也較為謹慎。
在減收壓力下,地方財力吃緊,最佳化支出結構成為關鍵。今年不少地區都在報告中提到要開展零基預算改革,不受往年支出基數影響,從“零”開始規劃每一筆錢怎麼花,要把錢用在刀刃上。而在實際操作中,如何安排支出,在過緊日子的同時拉動經濟增長、確保民生領域投入,將成為不小的考驗。
二線城市新房價格19個月來首次上漲
2月19日,國家統計局公佈資料顯示,2025年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繼續上漲,二線、三線城市環比總體略降;一線、二線、三線城市同比降幅均持續收窄。從新房價格情況上看,一線城市環比漲幅回落,二線城市19個月來首次上漲。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城市有24個,比上月增加1個。同比看,各線城市同比降幅均收窄。
從二手房價格情況上看,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二線、三線城市環比下降。70個大中城市中,二手住宅環比上漲城市有7個,比上月減少2個。同比看,各線城市二手房價格降幅繼續收窄。(國家統計局)
|點評全國房價止跌企穩的趨勢從去年四季度延續到了今年年初,二線城市的房價開始升溫。1月疊加春節,本身是傳統的購房淡季。今年多地的地方政府針對性地出臺了返鄉置業的優惠政策,不少樓盤也打出“春節不打烊”的旗號,配合進行各類優惠活動,有效地激活了市場部分潛在需求。
目前,房價回暖的趨勢已經從一線城市和部分強二線城市,逐漸向弱二線城市蔓延。主要還是前期房價走弱時,部分居民延後了購房需求。經過漫長的房價下行期後,對比房價高峰期,已經積累了可觀的降幅。看到一線城市房價止跌企穩後,一些居民擔心後續房價走高,加之本身購房計劃拖延許久,選擇此時買房。今年三月,房地產市場很可能再現“小陽春”。不過,積壓的存量需求陸續釋放後,房地產市場能否就此企穩,現在還很不好說。
《哪吒2》成全球票房最高動畫電影
截至2月18日,燈塔專業版顯示,《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超123.19億元(含點映和預售),超過《頭腦特工隊2》,成為全球票房最高的動畫電影。自上映以來,《哪吒2》已經連續21天蟬聯票房日冠軍。
貓眼專業版資料顯示,鄭州市的奧斯卡會堂電影城2月10日的某個場次中單場觀影人次達到1404人,這是《哪吒2》上映至2月17日以來,觀影人次最多的一場,曾有單場觀影人次超過1000的還有長治市的潞州劇院。此外,河南省鶴壁市的銀興國際影城(銀興國際廣場店)在2月4日一共排了104場《哪吒2》。(第一財經)
|點評《哪吒2》自上映來連破紀錄,成為備受矚目的現象級電影。登頂全球動畫電影票房第一後,國產動畫電影的國際影響力有望進一步提升。《哪吒2》展現出了國產動畫在技術和創新上的進步,為文化產業出海注入了信心。但從整體來看,《哪吒2》在海外市場的票房佔比不算太高,國產動畫出海仍有較大進步空間。
全民參與、集體觀影的熱情下,《哪吒2》帶動影院收入顯著增長,此前遇冷的電影市場迎來久違繁榮。同時,IP熱度也帶動周邊、聯名產品大賣,產業鏈延伸,進一步提升了影片的商業價值。而在單一爆款影片引起的熱潮之後,電影市場要維持長期繁榮,仍有賴行業整體協同發展、持續打造優質內容。
阿里開放數百個AI相關招聘需求
2月19日訊息,阿里AI To C業務近期開啟大規模人員招聘,開放招聘崗位達到數百個,其中AI技術、產品研發崗位佔比達到90%,所招聘人員將重點投入文字、多模態大模型、AI Agent等前沿技術與應用的相關工作中。阿里AI To C是該公司圍繞面向消費者的人工智慧業務所構建的一個業務體系,涵蓋多個產品和團隊,包括代表性應用夸克、從阿里雲分拆而來的通義,以及天貓精靈團隊。
近期,阿里巴巴AI To C業務動作頻頻。據媒體報道,阿里“少壯派”高管吳嘉主攻阿里在AI To C端應用的業務。隨後,阿里旗下AI應用“通義”併入阿里智慧資訊事業群,天貓精靈團隊與夸克產品團隊融合,探索AI眼鏡等新硬體方向。(介面新聞)
|點評阿里在AI大模型的佈局速度上屬於國內前列,百度文心一言正式向公眾開放不到一個月後,阿里的通義千問緊隨其後,快速上線。在大模型AI的技術方面,通義千問的幾個迭代版本,也頻繁登上全球開源大模型排行榜榜首。然而,無論是佔據首發優勢的文心一言,還是後來者豆包、DeepSeek等AI模型,在使用者知名度和使用者數上,都要遠高於通義千問。甚至阿里旗下的釘釘和夸克的AI應用,使用者知名度似乎都要超過通義千問。
1月中旬,阿里將旗下主要的AI應用端業務打包整合,不再各自為戰,減少內部資源的浪費和競爭,針對性地招兵買馬自然必不可少,也有與蘋果更好合作的意味。阿里在AI消費者業務上的動作,是國內科技企業對AI業務變現急切期待的縮影。
六大頂奢品牌兩年關閉14家門店
2月19日訊息,開雲集團旗下奢侈品品牌Gucci,近日在上海關閉了芮歐百貨店和新世界大丸百貨店,品牌在上海的門店數量隨之下滑到7家。在以奢侈品商圈著稱的南京西路,Gucci僅剩上海恆隆廣場一家門店,戰略收縮意味明顯。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至今,六大頂奢品牌在中國內地市場關閉了14家門店(包含撤除圍擋)。
其中,Gucci關閉6家,Prada關閉4家(其中一家系撤除圍擋),LV關閉2家(其中一家系撤除圍擋),Dior和Chanel均關閉1家門店。其中Chanel是自1999年進入內地市場以來,首次關店。(36氪)
|點評消費者心態轉變,市場需求疲軟,這幾年不少頂奢品牌都“賣不動”了。業績壓力下,頂奢品牌關閉部分門店,並非全面撤退,更多的是出於“擇優而開”的策略。不少品牌都是在關閉經營不善門店的同時,選擇在更具潛力的重奢商場新開門店,以更好地吸引目標客戶。
不過,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頂奢品牌想要迎來銷售額回暖並不容易。消費者更加註重商品的保值空間,除了極少數頂奢經典款有著較強的保值增值能力,大多數奢侈品的二手價格並不穩定,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有限。同時,更具價效比的小眾輕奢品牌崛起,也分走了頂奢老牌的部分市場。競爭壓力下,已經有頂奢品牌透過收購此類新興品牌,進一步拓寬業務,應對市場變化。
週三兩市震盪反彈滬指漲0.81%
2月19日,市場全天震盪反彈,創業板指領漲,北證50指數漲超5%。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72萬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781億。盤面上,市場熱點輪番活躍,個股普漲,全市場超4600只個股上漲,逾200股漲超9%。從板塊來看,機器人概念股再度爆發,晶片股震盪走高,DeepSeek、算力等方向迎來修復。板塊方面,人形機器人、半導體、可控核聚變、算力等板塊漲幅居前,銀行等少數板塊下跌。
截至收盤,滬指報3351.54點,漲0.81%,成交額為6751億元;深成指報10772.65點,漲1.46%,成交額為10459億元;創指報2226.98點,漲2.03%,成交額為5073億元。(財聯社)
|點評週三AI概念再次返場,兩市強勢反包。從盤面上看,恒指早盤低開後迅速開啟反彈,A股活躍資金再次出動,依舊圍繞著前期熱點展開攻勢,晶片等AI硬體方向領漲,機構對於行情的參與度明顯減弱。民營經濟座談會相關概念股午後得到資金重新關注,由情緒驅動的市場行情反覆掀起波瀾,市場熱度迅速升溫。
目前,A股市場內部情緒反反覆覆,難以進行有效預測。部分機構資金寧可南下高溢價購買港股中的優質標的,也不願意參與A股內的混沌博弈。現階段,市場熱點概念上下翻飛,交易型資金玩得不亦樂乎。從長遠來看,無論是A股對於潛在優質公司的吸引,還是內部投資生態,可能都不是一件好事。
文中股市、期貨內容僅供參考
不構成投資建議
欄目主編 |魏英傑主編 |何夢飛
2025年我們將繼續組織企業家走進東南亞、中亞、非洲、北美、墨西哥、中東等熱門出海目的地,一起尋找全球新機遇。歡迎報名同行!
點選下圖▼立即加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