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美國政界傳出一則令人咋舌的訊息:參議員Josh Hawley提出的《2025年美國人工智慧能力與中國脫鉤法案》內容異常嚴苛,規定任何美國公民或企業若下載、使用甚至進口中國人工智慧公司DeepSeek的技術,都將被定性為犯罪。違反者最高可能面臨20年監禁,並被處以鉅額罰款。
對於在美留學生來說,這無疑是一記重錘,提醒大家在選擇使用各類AI應用時務必謹慎。

01

極端法案:
政治算計還是市場保護?

據報道,Josh Hawley參議員上週提出的這項法案,核心目標在於“禁止美國人在中國境內推進人工智慧能力”。
從美國官方檔案來看,法案不僅將下載或使用DeepSeek定性為犯罪,而且規定任何“故意”進口中國開發的人工智慧技術,都將可能受到最高20年監禁的嚴厲懲罰。
個人罰款可達100萬美元,企業罰款甚至可能高達1億美元;此外,與中國高校或實驗室的合作專案也可能被視為違法,涉及技術轉移的非美國公民甚至面臨被驅逐出境的風險。

哈佛大學人工智慧研究員Ben Brooks形容這一舉措為“目前在AI領域最激進的立法行動”。對中國來說,這樣的法案更多地暴露了美國出於保護本國市場和政治算計的極端做法,而非真正解決國家安全問題。
02

美國“清場”其實早有行動

實際上,在法案提出之前,美國相關部門就已對DeepSeek展開了一系列“清場”行動。
美國國防部、NASA、國會辦公室以及海軍等機構紛紛出臺禁令,禁止在官方裝置上使用DeepSeek;德克薩斯州州長Greg Abbott也明確表示,州政府裝置上不允許安裝DeepSeek以及部分中國應用(如小紅書)。
據報道,美國總統此前也曾因“安全與隱私風險”下令遮蔽DeepSeek。從中國視角看,這一連串的禁令並不能阻擋中國科技的崛起,反而會激發更多自主創新。中國科研人員早已證明,技術封鎖只能刺激開放合作和技術突破,而不是遏制中國科技發展。
03

會對留學生造成什麼影響?

從目前的報道來看,這項法案主要目的是遏制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技術崛起和市場擴充套件。如果該法案成功透過,對中國留學生而言,可能會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首先,如果你在學術研究中使用了DeepSeek或其他中國研發的AI工具,學校或美國相關部門可能會對這類軟體進行嚴格限制或直接禁止使用,這就可能影響到你的研究資料獲取、學術成果產出以及專案進展。
其次,部分涉及技術轉移或與中國高校、研究機構合作的專案,也可能被列為違法行為,甚至涉及的非美國公民有可能面臨簽證問題或被要求離境。也就是說,如果你與國內機構保持緊密合作,可能會因為政治因素而增加額外的風險。
最後,這項法案的出臺很可能會讓美國各大機構加強對所有涉及中國技術和智慧財產權的監控與審查。留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中文APP或依賴中國技術產品時,可能會面臨更高的被審查風險,甚至影響到你在美國的學習生活與社交圈。
04

規避風險,
留學生該怎樣自我保護?

面對這種局勢,保持資訊敏感和謹慎行事尤為重要。
在美留學生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務必關注所在學校和當地政府釋出的最新安全提示和政策更新。各大學及國際學生辦公室通常會及時通知有關停用某些應用和軟體的資訊,確保你第一時間掌握動態。
其次,在學術研究和日常使用中,儘量選擇那些合規、經過美國有關部門審查的軟體和平臺。如果你的研究專案需要使用AI工具,最好提前與導師、專案負責人或學校國際事務辦公室溝通,確認使用的工具是否符合當地法律要求,必要時可尋求法律顧問的幫助。
此外,避免主動下載或使用爭議較大的中國AI產品。即使DeepSeek因其技術實力獲得矚目,但目前美國一些部門已經陸續採取了遮蔽措施,建議大家使用經過安全認證和合規檢測的替代品,這樣既能保障科研和學習需要,又能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風險。
最後,要加強個人資料與隱私保護意識。無論是出於學術研究還是日常社交,謹慎對待涉及敏感資訊的軟體和平臺,儘量減少因使用不合規產品而引發的風險。
總的來說,這項法案更多反映出美國出於保護本國市場和政治算計而採取的極端措施,而非真正基於國家安全考慮。
對中國留學生而言,關鍵在於密切關注最新動態,選擇安全合規的工具,並及時諮詢專業機構和學校相關部門。只有這樣,才能在海外既跟上科技前沿,又避免捲入不必要的法律風波。
05

美媒感嘆:
DeepSeek其實已無法被封殺

環球時報訊息。儘管義大利、澳大利亞,以及美國得克薩斯州等地的政府,連日來陸續出臺政策,想對中國人工智慧(AI)企業深度求索公司釋出的大語言模型DeepSeek進行限制乃至封殺,但美國彭博社在一篇文章中卻直言:DeepSeek已經無法再被封殺。
這篇文章的作者名叫凱瑟琳·索貝克(CatherineThorbecke),是彭博社關注亞洲科技動向的專欄作家。在一篇於2月5日釋出的文章中,索貝克首先表示儘管她個人非常希望看到一箇中美在科技領域攜手前進,良性競爭的局面,但她認為在當下的地緣政治氛圍下,美國政府最終還是會像對待其他來自中國的科技產品一樣,打著國家安全的旗號對DeepSeek下手封殺。

但索貝克緊接著表示,DeepSeek與其他那些被美國封殺的中國科技產品有一個最大的不同,即DeepSeek的開發團隊選擇了將其大模型開源,甚至還發布了論文,相當細緻和透明地分享了他們是如何搭建這一大模型的——這意味著,即便美國可以封殺掉DeepSeek的手機和網頁端的應用,DeepSeek的大模型、思路和程式碼都已經融入了全世界的人工智慧社群,被包括美國在內的程式人員廣泛使用。
“華盛頓已經幾乎不可能再去消除DeepSeek的影響了”,索貝克寫道。

不過,從更多美國和西方媒體的報道來看,DeepSeek之所以難以被封殺,並不僅僅只是這個中國的人工智慧大模型的開源,亦或是其低廉的成本、價格以及非常優秀的效能。
06

DeepSeek被一些國家停用,
外交部回應

2月6日,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記者會。
韓聯社記者提問,據報道,韓國的一些政府部門已經遮蔽對DeepSeek的訪問,之前義大利、澳大利亞、印度、美國、日本等國家也傳出禁止或限制使用DeepSeek的訊息,一些企業也出現遮蔽對DeepSeek訪問的情況。請問中方如何看待這些動向?

郭嘉昆資料圖。(圖源:外交部網站)
郭嘉昆表示,我注意到有關情況。我想強調的是,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並依法保護資料隱私和安全,從來沒有也不會要求企業或個人以違法的形式採集或儲存資料。中方一貫反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的做法,同時中方也將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入駐光明網、網易、騰訊、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各大平臺
聯絡我們
後臺私信聯絡留學君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絡電話:010-67071542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