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金錯刀頻道

最近,頗為高調的劉強東,讓人很難預測他下一步要入局哪個行業。
比如前幾天劉強東宣佈要下場開飯館,計劃3年內在全國建設10000家七鮮小廚,後廚24小時直播,絕無預製菜,把對手們都搞懵了。

這邊飯店剛開起來,那邊劉強東現身內蒙古沙漠。
一眾大佬把酒言歡,其中最左邊就坐著洋河董事長張聯東,而他們這次喝的是洋河特意為京東定製的洋河大麴光瓶酒。

這樣的同框目的不言而喻,京東肯定是想拉最近“水逆”的老鄉洋河一把。
2019年至今六年間,不論是業績還是股價表現,洋河股份的節節敗退是不言而喻的。
去年,洋河的營收一路跌破300億大關,行業排名滑落至第五。
最慘淡的是第四季度,不僅營收跌超50%,而且還出現了19億元的罕見淨虧損,白酒行業持續多年的格局被徹底打破。

股價持續下跌、業績與股價的雙殺,還不算“水逆”。
神反轉的是,還沒等到京東發力,最近洋河股份突然釋出公告稱:洋河集團董事長張聯東,提前離任了洋河股份董事。
一週前還與劉強東沙漠對飲,結果說辭職就辭職了?

就在2025年新年獻詞中,張聯東勉勵洋河員工敢闖敢試敢幹,並號召大家“殺出一條血路!”。
蘇酒之王,為何越努力越掉隊?

最傳奇發家:
拳打瀘州老窖、腳踢山西汾酒
劉強東的家鄉宿遷,正是洋河白酒的主要產地。
而在酒圈裡流行這麼一句話,“東北虎,西北狼,喝不過江蘇小綿羊。”
甚至最近這波“蘇超”的火爆,都直接帶動了當地酒水消費。江蘇地區“看球酒吧”相關搜尋量,一度環比大增407%,“足球酒吧”搜尋量環比增長426%。

作為蘇酒老大,洋河當年的戰績可查:
洋河僅用了不到三年,就反超了古井貢酒;七年超過了劍南春;八年就反超了瀘州老窖成為了白酒界的第三,將白酒格局改寫為“茅五洋”。
傳奇的是,洋河的崛起也幾乎是死裡逃生。
1999年,洋河酒廠整個公司效益下滑,經營困難,甚至可以說已經到了瀕臨破產的地步。
到了2002年,洋河大麴的市場佔有率已經不足1%。靠著降本增效,洋河才勉強活了下來。

雖然勉強度過了難關,但是洋河內部領導都很明白,如果不改革洋河酒廠肯定是死路一條。
於是,洋河大力出奇跡做了三件事,挽救了自己,更攪動了整個白酒江湖:
第一件事就是解決賣什麼的問題。
中國多數白酒以紅色、黃色為包裝主色調,洋河如果再只有洋河大麴一款產品,肯定難以存活。
2003年9月,洋河創新性推出“洋河藍色經典”系列:海之藍、天之藍和夢之藍,一下子抓住了全國的眼球。
100塊錢左右的海之藍對標口子窖,300元左右的天之藍瞄準劍南春,夢之藍定價更是高於五糧液,做引領品牌形象的高檔產品。
百元價格帶的海之藍就擔起了洋河這一時期“打天下”的重任。

第二件事,是解決到底賣給誰的問題。
當時多數白酒品牌聚焦喜慶富貴、皇家貢品等賣點,洋河地處商務人士聚集的長三角地區,相對來說這邊的應酬會比較多。
白酒喝多就會不舒服,第二天就會頭疼。所以市場上急需一款讓人飲用舒適、不上頭的白酒。
這一年洋河酒廠破解了綿柔分子平衡技術,透過過濾大分子和酒類中的雜質,保留白酒中的小分子物質,第一瓶綿柔風格的白酒在洋河誕生。

洋河藍色經典搖身一變,成為聚焦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成功人士招待用酒。
第三件事,是解決怎麼賣出去的問題。
出門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給的。
洋河藍為了迅速打爆銷量立住人設,選擇了先搞定一批“消費意見領袖”,就是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知名度、影響力的白酒核心消費人士。
洋河對這些“意見領袖”進行A、B、C分類,並給予每月贈酒、定期贈酒、不定期贈酒等不同的待遇,還在這十年間,洋河的廣告在電視上鋪天蓋地。
從線上到線下無孔不入洋河的身影,比如最經典那句,“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比海更高遠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懷。”

而大多數人最熟悉的廣告應該是洋河夢之藍的春晚報時。
春晚零點報時的贊助位一直搶手,2003年到2019年一直被美的壟斷,從2020年開始易主,每年都是洋河夢之藍拿到。

在解決了三件大事之後,洋河幾乎原地起飛。
2009年,洋河在A股上市;2010年,洋河的營收一舉突破百億,幾乎是瀘州老窖的兩倍,成為僅次於五糧液、茅臺的行業前三;甚至到2012年,洋河的市值一度短暫地超過了五糧液,位居白酒行業第二。
也就在這一年,洋河已擁有7000多家經銷商,直接控制3萬多地推人員,走向全國。

老三變成老五,
洋河為何越努力越掉隊?
洋河的發展隨著整個白酒行業的黃金年代迅速起飛,卻也沒扛住行業的下滑。
一個數據說明瞭問題:洋河2024年生產量14.55萬噸,同比下降了8.4%。不過,就在產量減少的時候,洋河庫存卻增長了16.38%至4.56萬噸,賣不動了的現實徹底暴露了出來。

在省內,洋河被小兄弟極限偷家。
到底是誰在擠壓洋河股份的江蘇市場空間?一個叫今世緣的同鄉兄弟正悄悄發力。
今世緣與洋河酒,本身有著“蘇酒雙子星”的美譽。
白酒大省江蘇,孕育出了傳統四大名酒“三溝一河”,即湯溝酒、雙溝酒、高溝酒、洋河酒。而今世緣的前身,是高溝酒廠。
今世緣把曾經洋河立人設的套路如法炮製,今年高調贊助了爆火的“蘇超”,鞏固江蘇大本營市場,精準地押對了寶。

接下來,今世緣乘勝追擊,死咬著洋河不放,前兩天釋出了火藥味十足的海報。
第一張海報質疑年份酒概念,第二張就更明顯了,“好酒不僅請兄弟,好酒大家一起喝”,暗諷洋河與京東聯名推出的59元光瓶酒“兄弟情”營銷策略。
儘管未直接點名,但指向性不言而喻。

雖然這招被業內人抨擊實在是不太地道,但可以看出兩家的火藥味十足:2019年至2024年,今世緣江蘇地區營業收入由48.52億元增至115.46億,直接翻倍。
2024年,洋河省內銷售收入下降,反觀“蘇二”今世緣則逆勢增長。
在省外,洋河被競爭對手集體蠶食。
2024年,洋河股份省外市場同樣出現雙位數下滑,甚至在高階和低端兩頭,都顯得有點吃力。
在高階領域,在中國白酒八個百億級大單品中,只有洋河海之藍是以百元出頭中端價格,擠進百億單品陣營。
洋河股份始終難以打破在消費者心中是中端白酒的固化認知,2006年,洋河為了衝擊高階推出的夢之藍M9,官方指導價1999元,到現在推廣了將近20年,但今年618百億補貼價格已跌至741元。

而在行業老三的爭奪中,汾酒的發力堪稱教科書級別。
接地氣的口糧酒中,在資深酒友圈,他們會用更直接的話告訴你,“百元之內,玻汾無敵”。單瓶不到50元的售價,玻瓶汾酒2021年大約1.7億瓶。
高階領域青花20上市就大爆,成了汾酒的銷量“扛把子”:僅僅這一款產品截止到今年已經賣出了一百億,在汾酒所有單品中營業額最高,被一眾酒友封為高階清香酒的守門員。
一舉徹底打開了青花汾酒系列,甚至整個清香型白酒的價格天花板。

這意味著,洋河不僅前有山西汾酒、瀘州老窖,後還有古井貢酒、今世緣的虎視眈眈。
前狼後虎,洋河想要重回“老三”,壓力大的不是一點點。

洋河的伏筆,
早在崛起之路埋下暗雷
這次洋河專門為京東定製的洋河大麴高線光瓶酒,產品定價59元,這無疑給人一種,把品牌調性繼續下沉的印象。

無奈放低身價,背後是去庫存的巨大壓力。
這個伏筆,也早在崛起之路埋下了暗雷:
1、成也深度分銷,敗也深度分銷。
早年間,洋河創新搞了個1+1深度分銷策略,廠家委派銷售入駐經銷商,負責渠道開拓與市場推廣,經銷商們只負責配送、資金週轉等服務工作。
許多在當地原本屬於小規模,甚至從沒做過酒的經銷商,由於跟隨洋河銷售超億元,利潤超千萬的比比皆是,一度讓同行眼紅。

經銷商只能硬著頭皮吃進來,最後部分經銷商開始低價拋貨、竄貨,引起市場價格下跌,經銷商恐慌情緒加重……多米諾骨牌開始倒塌,引起連鎖反應。
洋河引以為傲的,牢牢掌握話語權的深度分銷模式,恰恰成了掉隊的火苗。
2023年初至2025年中,洋河成了唯一一家跌幅超過50%的頭部酒企。
2、動盪的管理層,誰來拯救洋河?
據粗略統計,2022年至今,洋河股份經歷了七次核心管理層地震。
這次董事長張聯東的離職並非個例,而是洋河股份近年來核心管理層頻繁變動的一個縮影。
甚至很多“空降高管”多數無酒業背景,在2024年度股東大會上,張聯東坦言“洋河在這輪發展中是相對滯後的”,並致歉公司管理層不能推卸責任,“最大問題在管理層這裡。”

在中國白酒界,茅臺和五糧液的冠亞軍地位無人撼動,而白酒誰是老三之爭則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越來越多的網友也開始犀利指出,百億大單品海之藍“口感越來越差”、“ 好好的雙溝大麴不打廣告,名酒招牌都要砸手裡了!”
現在擺在洋河面前,還有比進軍高階、保住前五更重要的事:
先問值得,再問價格。
@The End
今日好書推薦:
洋河崛起和掉隊
和外界趨勢及自身實力口碑息息相關
胖東來是少有的能和趨勢共進退的企業
《胖東來你要怎麼學》中的內容
都是實地採訪的一手資料
於東來本人都說,真實的胖東來,就藏在這裡
原價69元,金錯刀限時特價46.9元起!
點選下方瞭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