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慾系”消費,騙哭了多少新中產

▣公號:鳳凰WEEKLY(ID:phoenixweekly)文/章魚,編輯/閆如意
和往年不同,關於今年雙十一的熱搜,釋放出極具“買縮力”的訊號。
說服消費者買單,成了商家們的頭號難題。
開啟社交媒體,種草影片也開始迭代。全網都在頻繁使用一種不算新穎,但絕對有效的公式:

長期主義+萬物。

有了這條公式,幾乎每條好物推薦都能偽裝成一種“投資建議”,反覆告訴人們:
越貴的東西,越便宜。

買到就是賺到。

1
中產和老錢之間
只差一個“長期主義”?

在搞明白“什麼是長期主義”之前,人們就已經被長期主義包圍了。

無論是不是中產,你都能在幾秒內被“長期主義”的爆款標題精準狙擊。
比起321上鍊接的貪婪瘋狂,長期主義無疑是善解人意的:
它總是勸人別買。
尤其別買便宜貨。
你如果實在想買,就只買“能背十年以上的包包”、“99分的戶外單品”和“高品質的衣服”……
但千萬別以為,長期主義僅限於穿搭層面。

從服裝鞋帽、化妝護膚,到香氛家居、電子數碼……萬物皆可長期主義。

長期主義消費雖然範圍廣闊,卻有共同的宗旨:
主打一個人到中年,不吃“便宜”的苦。
這一下子就走進了中產的精神世界。
畢竟《30歲的長期主義,錢別亂花,要買就買最好的》。

既然是最好的,那貴也是在情理之中。

每個長期主義爆款標題下配的照片,都是清一色的輕奢/高奢經典款。

是的,長期主義消費信徒的世界,和郭敬明的《小時代》相似度高達99%。

單價上千的中產三寶lulu、拉夫、始祖鳥,算不上長期主義的優等生,最多隻是入門級。
官方售價400多一隻的Stanley水杯、千元一隻的Longchamp手袋、萬元出頭的筆記型電腦,也只能算是“長期主義”裡的平價單品。
售價上千的奢侈品彩妝、單價過萬的男女腕錶、動輒5-10萬元且logo足夠低調的奢侈品包包……
它們才是長期主義好物裡,真正的主角。

看到這裡,恐怕你會誤以為長期主義是一種富人遊戲。

但事實上,它更像是教網友如何“更像富人”的購物指南。
長期主義消費蠱惑人心的地方,在於它告訴人們:

你每一次購物,都是在為質感買單。

貴,不過是質感的附屬屬性。
幾年前流行的老錢風,和現在爆火的cleanfit,都是高質感單品的舒適區。
長期主義消費相信:
無論網際網路的風吹向何方,高質感單品總能讓人看起來很貴,且永不過時。
比起價效比,長期主義更講“質價比”。
似乎在低成本變富的路上,中產只差一個“長期主義”。
於是,越來越多爆款標題這樣寫道:
《長期主義後,我終於戒掉了精緻窮》
《長期主義|養出貴氣感最直接的方式》

……

看到這裡,中產直呼“悟了”:
原來昂貴的長期主義,才是真正的“脫貧指南”。
2
長期主義的「省錢經」
騙瘸多少新中產?
長期主義消費,從不避諱自己對“貴”的嚮往。
某種程度上,長期主義相信,貴的就是對的。
成為長期主義者的第一步,就是拒絕平替。
長期主義消費,堅信多花點兒錢,能用/穿更久。

昂貴只是長期主義的謎面,使用時長才是它的謎底。

長期主義總是宣揚:《一件高質感單品,能用十年》。
《一步到位的消費,更加省錢》。
5年前,我的同事張姐在看到這種理論後,深以為然。

她斥1.4萬巨資,全款買下一臺MacBook pro,買單時堅信自己這臺高配電腦能用十年。

誰知道,還不到5年,電腦的散熱就出現了問題。
某次開會,張姐電腦散熱的尖叫聲吸引了所有同事的目光。下班後,張姐帶著這臺昔日的高配電腦,走進線下維修店。
負責維修的工程師排查了一圈沒找到任何問題,給出的建議也只有關掉正在執行的網頁。維修結束後,工程師還發出兩句感慨:
“能開機就不錯了”;
”現在還值850“。
這短短的兩句話,徹底動搖了張姐的長期主義信仰。我們安慰她,用了5年,每年成本不到3000,賺的工資可不止這麼些,也算值回票價。
誰知張姐更生氣了:“創造價值的不是電腦本身,而是我。”
過去5年裡,張姐對電腦的開發不足10%,基本只用來日常文書類辦公。作為一個只是打字寫稿的工具,即便不是高配電腦,也能正常執行5年。

張姐說,她對”一步到位“的長期主義祛魅了。

說服張姐的時候,長期主義透過強調物品的質感和使用頻率,構造出一種充滿反差的邏輯:

《越貴越有價效比》。
事實上,長期主義只放大了貴和質的好處,卻沒有告訴人們:
貴的東西,都很嬌嫩。
大多數日常消費品,都是消耗品。

單品的使用頻次越高,就越容易損壞。

購買的價格越貴,維修和更換的價格也就越貴。

張姐剛入職場之時,還曾試圖根據網際網路給出的模板,構建一個高質感的長期主義衣櫥。
但她花幾千塊買的真絲連衣裙和羊絨衫,卻並沒有如願成為能服十年勞役的高性價比單品。
在穿過不超5次後,它們就基本處於閒置狀態。
原因很簡單,真絲和羊絨,是出了名的難伺候。
作為一個996的打工人,張姐可以咬咬牙買下它們,卻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伺候它們。
更讓她灰心的是,就算按照導購交代的那樣,用沐浴露兌水輕輕拍打這兩種織物,然後小心翼翼地鋪平晾曬。
入水之後,真絲和羊絨的質感還是會大打折扣,並且略微縮水。
即便花一百多買了專門的防縮水羊絨真絲洗滌劑,也無法讓真絲和羊絨保持初見時的美麗。
嘗試過幾次之後,張姐徹底放棄了。
長期主義沒有給她換來高品質的生活,只是在某二手交易平臺留下上萬的交易額。
而她買這些東西花的錢,是“回血”的3-5倍。
3
一生要強的中產
花錢買“禁慾”
在我們聊起長期主義這個選題的時候,杜都督笑著講起她玩線下劇本殺時的見聞。
她曾和一個男生3次拼到同一個本子。
“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他穿著一件紅色始祖鳥,第二次、第三次遇見時他還是穿著這件衣服”。
每次見面都穿著同樣的衣服,讓杜都督對這個男生的印象,就只有一件紅色始祖鳥。
我們無法斷定這個男生是否看過長期主義消費的理論,但經常穿同一件貴价單品,確實很像長期主義的作風。
長期主義消費鼓勵貴价單品,並告訴人們這種消費最大的好處在於:
《一件頂一萬件》《買精不買多》。
到這一步,長期主義最大的好處已經和錢無關,而是被渲染成節約選購的精力和時間。
然而,理論是理論,現實是現實。

人的審美和認知本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髮生變化,網際網路又到處都是最新潮流、全新設計。

去年還風靡全網的美拉德和格雷風,到了今年就被安哥拉紅所取代。
三年前帆布鞋還是長期主義必備單品,到了今年薄底德訓鞋就成了中產鬆弛新寵兒……
長期主義的“樣品”是跟隨審美流動的。
但已經買回家的單品,卻是無法改變的。
幾乎每個人的衣櫃裡,都有至少一件花大錢買來,卻沒穿幾次的衣服。每年換季都信誓旦旦掛出來要穿,結果穿著不是設計略顯隆重就是顏色不再流行。
即便衣服本身依然美麗,但今年的身材也未必能套入去年的衣服。
人到中年,肌肉量自然流失,運動量被動下降,維持體重變得更加艱難。堅持要把自己套進5年前的衣服裡,無論男女,都難以避免陷入身材焦慮。
長期主義某些時候代表著一些消費的清規戒律。
想要堅守長期主義,就不可避免開始“禁慾”。

脫離具體的單品聊長期主義,聽著句句都是真理。

一旦把人類身體自然變化和生活習慣嵌入其中,就會發現:
當長期主義成為一種正確,消費決策就變成了以物為中心,而非以人為中心。
無法堅持長期主義,也只能怪人的意志力薄弱。
再一生要強的中產,都會間歇性放棄或者懷疑長期主義,然後回想起自己最初接觸長期主義的初衷:
想要儘可能過得更好一點。
而不是,更貴一點,或者更正確一點。
文/章魚,編輯/閆如意,本文轉載自有態度、有溫度、有趣味的微信公眾號【鳳凰WEEKLY】,關注鳳凰WEEKLY,做市井中最有深度的靈魂。
本文轉載自【鳳凰WEEKLY】
點選關注,閱讀更多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