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鴉校尉作品
首發於微訊號 烏鴉校尉
微信ID:CaptainWuya
大家好,我是烏鴉。
懂王重返白宮總部,最傷心的恐怕就是遠在基輔(如果在的話)的澤聖了;然而幾家歡喜幾家愁,另一塊“戰地”上的以色列人則是已經開起香檳。無他,因為懂王不僅僅是明牌支援以色列,而且不受任何“道上規矩”的限制,敢為了以色列做出“冒天下之大不韙”之舉。

咱們知道這個世界當前的執行體系,有些事能做不能說,有些“公開的秘密”就是不能點破。但川皇之所以是川皇,正是在於他腦子裡從來沒有這些。比如說他的上一個任期,就公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把美國駐以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
大家知道幾乎整個耶路撒冷確實是被以色列控制,但你美國作為唯一超級大國公開承認那就是另一碼事了。之前美國政壇有個頗為討巧的默契,就是由國會提出承認耶路撒冷為以首都以及遷使館的法案,而總統利用手中的行政權力對法案進行“推延”,週而復始。顯然,這樣的做法既表達了美國對以色列的愛,又不至於弄假成真,拉攏了以色列卻得罪伊斯蘭世界的“盟友”。
然而這種心照不宣的默契被無所顧忌的懂王打破了,你國會敢提,我就敢給過……

愛得如此直白,以色列人能不受用嗎?
所謂江山易改稟性難移,有人說二週目的懂王“更成熟了”,不過從他提名的那些白宮幕僚來看,仍然是三毛哪吒金剛葫蘆娃的風格,“可行性”依舊不在他的考慮之列。那大家自然好奇,新的任期裡,特朗普會不會打破更多的“潛規則”?
而以色列以及背後的全球猶太財富集團,身上那是插滿了“公開的秘密”。其中之一,就是以色列的核戰略。
1
大家知道,整個世界,“合法擁有核武器”的,就五個國家。所謂“合法”,合的什麼法呢?就是所謂的“核不擴散體系”。
一個好玩意兒,我先有了不想讓別人也有,人之常情,也是國之常情。最早擁有了核武器的美國,當年自然是想“獨享經驗”,但擋不住蘇聯人,戰後兩霸最先形成了核武的相互制約。然而兩家都有了核武器並沒有形成對立,反而是成了利益共同體——研製核武到此為止我倆有就行了別人不準再跟(由此也不難見“利益集團”是何等的可怕)!

如此,美蘇兩霸開啟了“核不擴散”的序章。但這個世界有膽子又有實力的國家雖不多,也不是沒有,美國攔不住蘇聯,你們美蘇就能攔住我們了?這裡尤其是中、法兩國,“核不擴散”是吧?行,等我們有了再說。再加上在核戰略上實際受制於美國的英國,“五大流氓”都擁有了核武器。
好了,這回我也有了可以談談“不擴散”了。1968年在聯合國大會框架內形成了一個開放性的國際條約,即《核不擴散條約》。條約確立了五大國“核國家”地位,也就是所謂“合法擁核”,那麼在這個條約體系裡,再有其他國家擁核就屬於“非法擁核”。而作為交換,“非核國家”將得到“核國家”在和平使用核能方面的幫助。

這個條約吧,烏鴉認為,看著的確很“愛與和平”,但是實話說,對於有意願也有能力擁核的國家來說,“得到核國家和平使用核能的援助”來換取自己承諾不擁核,這個條件並沒有足夠的吸引力。
因此隨著世勢變化,國家實力浮沉,有更多國家走出了擁核的一步。畢竟只是一個聯大框架內的開放性條約,你可以不籤,也可以自由進退(實際上連五大流氓也是90年代才簽署條約的)。未簽署條約的如印度、巴基斯坦,簽署後再退約的如朝鮮等,先後公開擁核。而以色列,其實也成為一個未簽約而擁核的國家。
不過以色列的核戰略有所不同,可以說不愧是一家,跟美國的臺灣策略以及耶路撒冷策略的口徑是同個模子,主打一個“模糊”——讓人都知道我有但我就是不公開說我有。
能打破這種“模糊”的,就得是懂王這種存在,上個任期敢“
奉耶路撒冷正朔
”,這個任期扒開以色列核戰略,放棄美國一貫準則,公然承認以色列“擁核合法”,也絕不讓人意外。

而在懂王發功之前,當以色列想要“宣示”一下自己的核實力時,就要靠“爆料”了,畢竟以官方“模糊”的人設不能崩。
眾所周知,情報機構和媒體的“爆料”有時候不是取決於你調查者的能力,而是取決於那個“料”想不想被爆出來。
對於關係特殊的美以雙方更是如此。這不,在中東開啟“七線作戰”的以色列,正是需要“核威懾”一下對手的時機,相應的“爆料”就那麼巧在美國情報部門那兒出現了。
這份所謂的機密檔案“證實”了兩個關鍵詞:攻打伊朗,核武器。
敢問您是故意的還是不小心的?

在非懂王的美國政府,是沒法公開支援以色列擁核的,兩家關係再好也不行,要不你第一個帶頭“核不擴散”的國家臉要往哪擺?因此想要“配合”以方意圖,“爆料”是上上之選。
道理非常簡單,誰都想要核武器來震懾其他國家,想想看伊朗以及周邊的各種敵對國家一旦知道以色列有核武器而且打算使用核武器,是不是都得老實一點?
但今天烏鴉得跟大家說道說道,如今的“核威懾”格局已經與戰後初期不可同日而語。說“我有核武”就能嚇退所有大國的簡單邏輯並不能成立。

2
想要知道全球各國核武確切完整的數字是不太現實的。哪怕是對於“合法擁核國”來說,“擁核”是明牌,“擁核數”則往往是秘密,“非法擁核”的那更是想都別想。

除非你有“人外高人”的指導
不過呢,在“核裁軍”事務上,有時候也能露出相應國家擁核數字的一些情況。
自冷戰結束以來,各國其實都有減少核武器的想法和行動,畢竟這玩意兒造出來,如果不用,那得花費大量的資金去維護。除非寄希望於核武器像電影當中被偷,然後給幾百億美元的贖金,要不就是在自家的發射井裡頭來一起危險的故障。

你要“裁”,那總得先知道已經“有”多少吧。
1967年時,美國核武器庫的彈頭數量最多達到了驚人的31255枚,到了冷戰末期的時候也有超過2萬枚,但是美國目前公開的資料表明美國的核武器庫大概有3748枚彈頭,部署狀態為1770枚,其餘是庫存狀態。
僅從1994年到2023年,美國有超過1.2萬枚的核彈頭被銷燬和拆解。這還只是數量上的變化,美國目前所用的核彈頭爆炸當量比較大,而且技術先進性也比較好,所以就威懾能力方面沒有特別明顯的降低。

有意思的是俄美這倆核武器大國在核武器數量方面其實都是緩慢上升的,核裁軍實際裁了個寂寞。2023年俄羅斯的部署狀態核武器數量就有1674枚,美俄加一塊幾乎佔據了全世界核武的90%。
在非法擁核國中,印度在上世紀70年代,自行研製的核武器就爆炸成功。如今印度的核武器雖然相比於之前進化了不少,但是整體的實力投放能力還有數量都比較有限。

1998年,死對頭巴基斯坦自行研製的核武器引爆成功。
朝鮮曾經多次加入和退出《核不擴散條約》,在2006年,朝鮮成功申報了自己的第1顆核武器。
而以色列,前面說了,主打一個“模糊”。但目前公開的一些資料顯示,以色列可能在1967年便已經擁有核武,來源無非是自行研製再加上某些國家的幫助。

那麼,已知“以色列擁核”,對周邊和世界的威脅性如何呢?
核武器的威力和核威懾的原理,相信不少朋友已經很熟悉了。哪怕對於不怎麼關心軍事的人,在一些影視劇或者爽文中,也經常能看到核彈清場的名場面。
比如在2012年上映的漫威第1階段收官之作《復仇者聯盟》裡面就出現了最高委員會透過一架類似於F35的戰鬥機發射核彈摧毀城市,最終被鋼鐵俠用來攻擊外星人。可能在當年這個想法看起來還是很不錯的,但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簡直就是小孩過家家一般的遊戲,能開啟蟲洞的外星大軍居然怕一枚小小的核彈。這好比開著坦克被野豬的一聲吼震壞了武器系統,侮辱智商了。

在《異形大戰鐵血戰士》的結尾也是人類發射核彈完成清場,似乎核武器是人類面對外形生物入侵的時候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武器。當然在不少動作片或者是槍戰片當中也經常會出現核武器,比如陷落哥的第1部陷落電影《白宮陷落》,偽裝進韓國的朝鮮特工就打算將美國的所有核武器原地引爆藉此來毀滅美國,湯姆克魯斯的《碟中諜》第6部同樣打算使用核武器來製造人類災難,實在不會寫劇本,那就把俄羅斯拉出來鞭屍,再把核武器搞出來,這不就成了麼。

在世界科幻歷史上地位非常高的《銀翼殺手》系列當中,第二部所謂的大斷電指的就是複製人利用核彈導致全世界的電力系統癱瘓,藉此來清除了大量的儲存資料,使得複製人得以大量存活。而類似的場景《使命召喚》6也使用過,普萊斯隊長利用俄羅斯潛艇發射核彈,用核爆產生的EMP衝擊波來使得兩方的幾乎所有電子裝置完全失效,進而幫助美國大兵扭轉局勢。
種種藝術塑造當中,除少數鋪陳了相關作用原理(如《流浪地球2》中的相控陣佈置核彈)外,基本都是直白地把核武描述成“毀天滅地”的存在。如果說這樣描寫是為了動員各國削減核武器那其情可憫,但顯然這些藝術作品是要宣揚核武器的威力,那就未免太誇大了。
3
衡量核彈威力的叫做爆炸當量,一般用多少噸TNT爆炸當量來表示,這個指標跟其他爆炸武器無異。比如世界上第1枚用於實戰的核彈小男孩,就是典型的核裂變原子彈,它的威力為15000噸TNT。為了形容這個威力,咱們就來舉個例子,那就是美國的B1B轟炸機,它的常規最大載彈量大約在40噸左右。
假設它全部攜帶的是美國的MK82炸彈,每枚炸彈擁有87公斤的炸藥,取個整就是1/4,那麼意味著單架B1B一次性可以投擲10噸的TNT,那15000噸TNT當量的核武器總爆炸能量相當於1500架B1B轟炸機同時向東京傾瀉彈藥,那麼其威力確實足夠將東京夷炸成拆遷現場。

但是核武器在使用的時候,不可能將其威力完整的分散到一個城市上方,就好比15000噸的 TNT爆炸能量如果平均分給二戰時期7000萬的日本人口,那相當於每一個人可以分到二兩多的炸藥,那足以炸死全部日本人。
但實際上小男孩爆炸之後,核爆中心1公里內的人受到了重度的燒傷,表皮全部碳化,當場造成7萬人死亡,而後期的總死亡人數大約在20萬左右,和15000噸的資料來看,這個殺傷力其實沒有想那麼誇張,甚至爆炸中心500米以內的人還有存活的例子。因此如果像形容的那樣將整個東京完全摧毀,那核武器的數量可能得數以百計千計,而要想完全毀滅日本,炸成火星狀態,那恐怕得幾十萬枚核彈。

那可能有人說,第1枚原子彈威力實在是太小,而現在的核武器威力可要大上太多了。咱們就用美國的LGM-30G民兵3導彈來舉例。這種戰略導彈的發射重量為34.5噸,戰鬥部的重量約為1.088噸,差不多就是一噸左右,導彈射程最遠可以超過13,000米。
其內部安裝有分導彈頭,使用MK12的時候爆炸當量為17.5萬噸TNT,使用MK12A的時候,單枚增加到33.5萬噸TNT當量,三枚加在一起可以超過100萬噸TNT當量,幾乎相當於70枚小男孩的威力。

而著名的沙皇炸彈,其爆炸當量達到了5000萬噸TNT,而且上限不止1億噸TNT。1億噸TNT平均分給世界上每一個人,那麼每個人身邊都能放上幾十公斤重的TNT,那全人類都會一瞬間炸成蒸汽。

然而不管這個數字如何膨脹,在攻擊上的問題還是跟小男孩一樣。目前全球核武器的總計當量大約為8000億噸TNT,聽起來很誇張是不是?
但其實隨便一次大地震或者是火山噴發所釋放的能量都要遠遠超過這個數字。那人類不還是在地球上好好的?
在詳細描寫核爆場景的影片《斷箭》中,講了一名叛變的飛行員透過偷核武器的方式來要挾政府拿賞金,最終為了威懾政府選擇引爆一枚核彈。電影當中地底下引爆核彈的場景和真實的核彈引爆非常類似,也展現出了在EMP方面的威力,從電影當中的場景能看出來地底下爆炸的核彈威力遠不如很多影視或者小說當中的描寫。

4
核威懾確實存在,但它的意義在於預防戰爭的“開啟”。人類整個戰爭史已經說明,戰端一開,怎麼進行怎麼結束那根本沒有人能夠把握。但到了真正的戰場,所有武器都是可以“計算”的,核武器並不例外。
這裡烏鴉舉個例子。十幾年前上映的電影《特種部隊2-全面反擊》,這部電影充滿槽點,並非佳作,但其中有這麼一個情節:電影中反派所使用的天基動能武器——上帝之杖,當年的各種軍事雜誌以及網路文章幾乎將其吹成了可以替代核武器的超級武器。
在電影當中,由英國演員扮演的反派使用上帝之杖以殺雞給猴看的形式摧毀了倫敦——不需要核武,只要擁有火箭和衛星,馬斯克也可以在太空製造上帝之杖變成新時代的軍閥。但實際上,你花費多大的能量把上帝之杖送到太空,它落下來的時候最多也就這點能量,其動能頂多也就幾十噸TNT爆炸能量而已。
我國作為一個對各種新科技都有濃厚興趣的國家,你們負責拍片,我們負責實現,還真的還原了所謂的上帝之杖這種概念武器。
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這枚140公斤的鎢棒以高速撞擊地面之後別說毀滅倫敦了,恐怕毀滅一個稍微大一點的房子都很困難,只在地上砸出了一個深3米直徑9.1米的大坑而已,也就差不多是一枚大噸位航空炸彈的威力。即便是將這枚140公斤的鎢棒變成140噸,那它的威力頂多也就和一些戰術核武器類似,難以達到小男孩那種級別,什麼毀滅城市,毀滅個工廠都難。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中講到各國發射的核武器時,給了以色列代表很多鏡頭以及特寫,甚至直截了當地出現了以色列的國旗,看來好萊塢的導演早已“欽定”了以色列核武的存在。

可見,說核武器是一種“愛好和平”的武器,在某種意義上還真沒錯。當然誰也不願看到真的打起核戰爭。至於以色列,它真的想打核戰爭嗎?且不說它明裡暗裡顯示自己有核武想要示威的物件伊朗現在也已經基本具備核武能力(伊朗目前仍為《核不擴散條約》締約國,從法理上當然不可明面發展核武),以巴勒斯坦地區這個縱深,想不玉石俱焚得是多麼高超的操作?若是同歸於盡,以色列人在這片地區可算不上算“光腳的”。
所以常聽人說猶宣厲害,曾經恐怕確實是很厲害,但從擁核“洩密”這種操作來看,猶宣的技巧多年來實在是沒有什麼更新,露一手佩奇紋身真把自己當社會人了?

烏鴉校尉整理編輯
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烏鴉校尉(ID:CaptainWuya)
如需轉載,請後臺留言。
分享給朋友或朋友圈請隨意
參考資料:
W-78 彈頭 – 中當量戰略洲際彈道導彈 MIRV 彈頭”。nuclearweaponarchive.org。2001年 9 月 1 日 Bush, Richard C.;Felbab-Brown, Vanda;Indyk, Martin S.;O'Hanlon, Michael E.;Pifer, Steven;Pollack, Kenneth M. (2010 年 6 月 7 日)。“第 4 章:阻止對美國的核攻擊和宣示性政策”。美國核威懾與延伸威懾:考慮與挑戰。軍備控制系列。布魯金斯學會。第 14 頁 “俄羅斯批准白楊-M;警告導彈可能突破美國防禦”。Armscontrol.org。2000 年 6 月。檢索日期:2011-05-23。 Glasstone & Dolan 1977 年,第 409 頁“空爆,顧名思義,是指爆炸發生在距地面一定高度,以至於沒有明顯的表面物質被捲入火球的爆炸。……空爆的早期放射性塵埃沉積通常並不嚴重。然而,由於土壤中的元素會俘獲中子,空爆可能會在爆心附近產生一些放射性汙染。”第 36 頁,“在廣島……放射性塵埃造成的傷亡完全沒有。” Glasstone, Samuel ; Dolan, Philip J. (1977)。《核武器的影響》,第三版。美國:美國國防部和美國能源部。ISBN : 1371-7677-0000。978-1603220163。 Hoddeson, Lillian ; Henriksen, Paul W.; Meade, Roger A.; Westfall, Catherine L. (1993)。《批判大會:奧本海默時代洛斯阿拉莫斯的技術史,1943-1945》。紐約:劍橋大學出版社。ISBN 0-521-44132-3. OCLC 26764320。 “核武器——以色列”。Fas.org。2007 年 1 月 8 日。原件存檔於 2010 年 12 月 7 日。2010年12 月 15 日檢索。 有關印度據稱進行的氫彈試驗,請參閱 Carey Sublette 的《印度試驗的真實威力是什麼?》 ,2011 年 9 月 27 日 存檔於Wayback Machine。 “核試驗和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CTBT)時間表”。軍備控制協會。原件存檔於2020年4月21日。 McKirdy, Euan (2016 年 1 月 6 日)。“朝鮮宣佈進行核試驗”。CNN 。原件存檔於 2016 年 1 月 7 日。2016年1 月 7 日檢索。 “我們應該讓炸彈擴散嗎?亨利·D·索科爾斯基編輯。戰略研究所。2016 年 11 月”。 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籌備委員會 (2010)。“簽署和批准情況 存檔於 2011 年 4 月 6 日,Wayback Machine”。2010 年 5 月 27 日訪問。在“附件 2”中,《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必須得到批准才能生效的國家中,中國、埃及、伊朗、以色列和美國已簽署但尚未批准該條約。印度、朝鮮和巴基斯坦尚未簽署該條約。 全球核武庫減少,但美俄緊張局勢下未來削減前景不明朗”。自由歐洲電臺/自由電臺(RFE/RL)。2019 年 6 月 17 日。原件存檔於 2019 年 7 月 2 日。2019年7 月 23 日檢索。
由於微信公眾號推送改版
為了避免錯過烏鴉校尉的文章
動動手指↓↓↓

快來關注烏鴉校尉影片號
熱點影片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