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讓Adobe豪擲千億,如今要獨立上市了!招股書瘋狂點名AI150次,新產品對標Lovable

整理 | 華衛
剛剛,網頁設計工具開發商 Figma 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檔案,申請首次公開募股(IPO)。該公司在招股書提及 “人工智慧(AI)” 超 150 次,既將其描述為“創意加速器”,也視其為 “潛在威脅”。
今年,Figma 擴充套件了工具庫,新增了網站構建、AI 編碼、品牌營銷和數字插畫等功能。該公司還開始允許 AI 模型訪問其設計伺服器,以提高編碼效率。其新檔案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Figma 的收入從 1.56 億美元飆升至 2.28 億美元。但 Figma 又警告說,它自己對 AI 的使用可能會使其軟體的維護變得更加複雜。
  曾讓 Adobe 豪擲 200 億美元,
如今要獨立上市了
上一次 Figma 引起轟動,是因 Adobe 對其高調發起收購併給出一個相當壕的價格:200 億美元(合人民幣 1433.42 億元),這在當時是 Adobe 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收購。
然而,由於歐洲與英國監管機構以 “反競爭” 為由對該收購案提出質疑,儘管 Adobe 與 Figma 不認同監管機構的反對意見,但最終仍終止交易,Adobe 還為此支付了 10 億美元(合人民幣 71.67 億元)解約費。此後,Adobe 一直在應對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提起的訴訟,FTC 指控其軟體訂閱退訂流程過於複雜。今年 5 月,這家軟體廠商試圖駁回此案的努力以失敗告終。
這次申請 IPO,距軟體巨頭 Adobe 放棄收購 Figma 已過去一年半。
按 IPO 慣例,其尚未確定發行股份數量及價格 —— 這將決定其公開市場估值。一年前,基於 Coatue Management、Alkeon Capital Management 和 General Catalyst Partners 的一輪投資,Figma 為現任和前任員工組織了一項要約收購,允許他們套現部分股票,該要約對公司的估值為 125 億美元。
從其財務狀況來看,這家設計軟體公司的業務正在強勁增長。Figma 的招股書顯示,截至 2025 年第一季度,其月活躍使用者達 1300 萬;擁有約 45 萬名客戶,其中 1031 家客戶每年為其貢獻至少 10 萬美元的收入,這一數字較上年增長 47%。其客戶包括 Duolingo、Mercado Libre、Netflix、Pentagram、ServiceNow 和 Stripe 等。檔案顯示,ServiceNow 執行長 Bill McDermott 已加入 Figma 董事會。
在 2024 財年(截至 12 月 31 日),Figma 營收 7.49 億美元,同比增長 48%;2025 年第一季度(截至 3 月 31 日),Figma 營收 2.28 億美元,同比增長 46%。該公司稱,在截至去年 12 月的四年間,其複合年增長率(CAGR)達 53%。
  低谷期做表情包生成器,
成就了 1.0 版
Figma 由 Dylan Field 和 Evan Wallace 於 2012 年創立,他們在大學讀書時相識。當時,Wallace 正在學習圖形並且是計算機科學系的助教,而 Field 是一名計算機科學系的本科生。 2012 年 5 月,Field 拿到來自 Thiel Fellowship 的一筆創業獎金後,從大學輟學,後與 Wallace 一同開始創業。
Evan Wallace (左) 和 Dylan Field(右)
現在,Field 擔任 Figma 的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據 Field 介紹,剛投入創業時,他們嘗試過表情包生成器 —— “這可能是 Figma 最低谷的階段”。花了一週做出來後,他們很快意識到:“這真的是我們想做的嗎?”當時 Wallace 差點放棄,Field 也準備回學校。但諷刺的是,Wallace 在表情包生成器中做的文字渲染技術,後來成了 Figma 1.0 版本的核心基礎 —— “我們的第一個文字渲染功能就源自這個失敗專案”。
之後,他們還嘗試過攝影領域,做了一個很酷的瀏覽器圖片編輯器,又很快發現:最好的相機在手機裡,使用者更需要手機 App 而非網頁編輯器,而圖片編輯 App 市場早已飽和。直到 Fireworks(一款設計工具)停用,他們突然意識到機會來了:“當軟體開發越來越容易,設計會變得更重要”。
2015 年 12 月,Figma 推出內測版,直到 2016 年 10 月才正式釋出(GA),中間隔了近一年。內測版剛推出時甚至沒有多人協作功能,只是個瀏覽器裡的新設計工具 —— 畫質精良但功能極簡。之後,Wallace 開始研發即時協作引擎,這花了不少時間。Field 回憶道,Figma 剛正式釋出時,使用者評論炸了:“如果這就是設計的未來,我要轉行!”。
據 Field 稱,Figma 的發展路徑完全由使用者需求驅動:使用者在 Figma 裡做頭腦風暴(FigJam 的雛形),疫情期間這種需求爆發,於是他們將其做成獨立產品;使用者用 Figma 設計做幻燈片,於是有了 Figma Slides;使用者需要從設計到開發的全流程工具,於是其增加了原型和開發模式。這一切都源於使用者行為 —— 團隊觀察到需求,就順勢推出產品,這種“從使用者中來到使用者中去”的過程,就是 Figma 的核心驅動力。
加倍投入 AI,
是“拖累”也是“發展核心”?
“在這個 AI 時代,設計有機會讓軟體形成差異化優勢。我們將看到全新的工作流程湧現,設計師、工程師和產品團隊將以不同於如今的方式協作 —— 或者至少是不同的節奏。”在與 Y Combinator 總裁兼執行長 Garry Tan 的對談中,Field 這樣說道。
今年 5 月,Figma 推出了四款新工具,包括 Figma Sites、Figma Make、Figma Buzz 和 Figma Draw,將其核心產品線從四個增加到八個,更加專注於無程式碼網站建設等領域。
其中,Figma Make 類似於其他 AI 驅動的應用程式和網站構建器,如 Lovable、Readdy 或最近推出的 Canva Code。據瞭解,Figma Make 是一個基於 AI 模型 Claude 3.7 的“從提示到程式碼生成”的工具,使用者可以透過與 AI 聊天的方式,將設計想法或現有的 Figma 設計稿轉化為可互動的原型或 Web 應用。 並且,還可以將所生成的應用程式透過專屬連結進行共享,或釋出到公共網頁上。
6 月初,還有使用者在 YouTube 上釋出了對比 Figma Make 與 Lovable 能力的測試影片。他們挑戰的專案是:在 20 分鐘內打造一款遊戲化塔羅占卜應用,結果是兩款工具都能滿足其構建應用的要求。
針對推出的一系列新產品,Field 前不久再次在一場會議上強調,隨著軟體變得越來越容易開發,設計會變得越來越重要,會有更多的設計師被僱傭。同時,Field 指出,“設計師、產品經理、開發人員,他們的角色正在融合,每個人都變得更加通才。未來會有更多設計師擔任領導角色,甚至成為 CEO。”
“我們已經在 AI 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我們計劃在這一領域加倍投入,AI 支出可能會在幾年內拖累我們的效率,但 AI 也是未來設計工作流程發展的核心。”Field 在招股書中包含的“致投資者的信”中寫道。
在招股書中,Figma 詳細闡釋了設計行業在近年融入 AI 功能的各種方式,如透過指令生成介面或重新命名圖層等功能。“AI 有能力透過幫助所有技能水平的使用者更快地探索和迭代想法,同時自動化機械、重複的任務,進一步加速‘從創意到產品’的轉化過程。”
此外,該公司的研究顯示,AI 還可能吸引更多非設計師職業的人員使用 Figma。
短期內,AI 正在帶來負面影響
與此同時,Figma 在招股書的風險提示部分中多次提及 AI,引用了 AI 對軟體建立行業的潛在影響,以及它可能影響對該公司產品和服務的需求。
一方面,將 AI 整合到其他軟體中可能會減少對 Figma 的需求,進而影響營收增長。另一方面,Figma 警告稱,其自身對 AI 的使用可能導致軟體維護起來更加複雜。該公司表示,至少在短期內,AI 將是昂貴的。
根據 Figma 的資料,與去年同期相比,該公司今年前三個月研發支出增加了 1720 萬美元(33%),其中很大一部分歸因於人員擴招和獎金增加的 1200 萬美元。招股書還提到,“技術基礎設施和託管成本增加了 260 萬美元,主要是由於我們改進和擴充套件產品供應和開發新技術的 AI 相關成本驅動,以及軟體訂閱費增加了 170 萬美元”。
2024 年全年,Figma 的研發支出增加了 5.863 億美元,增幅達 356%,這其中包括 5.78 億美元的員工相關成本增長,主要源於股權激勵費用增加的 5.094 億美元。此外,軟體訂閱費增加 460 萬美元,技術基礎設施和託管費用增加 270 萬美元,均"主要由 AI 相關成本驅動"。
“短期內,預計我們對 AI 的投資及技術應用(包括 Figma Make 與 Figma AI 功能),將對毛利率和運營利潤率產生負面影響。並且鑑於這些技術的新穎性和快速發展,目前尚不清楚對毛利率和營業利潤率以及業務、經營業績、財務狀況和未來前景的長期影響。”招股書明確指出。
此外,招股書探討了使用人工智慧技術可能引發的潛在倫理、法律、監管及聲譽挑戰,同時也提到了無法招聘到所需 AI 人才的風險。“我們不時會面臨以合理成本招聘和留住具備適當資質的高技能員工的困難,且預計這一情況將持續。該風險可能會因其他公司加大招聘力度等因素而加劇。”
儘管存在潛在風險,Figma 仍表示將致力於 AI。  “我們成立的目的是幫助任何人從想象變為現實,我們相信 AI 對實現我們的願景至關重要。”該公司稱。
參考連結:
https://www.theregister.com/2025/07/01/figma_files_to_go_public/
https://www.nbcnewyork.com/news/business/money-report/figma-files-for-nyse-debut-as-tech-ipo-market-gains-steam/6322504/
https://www.sec.gov/Archives/edgar/data/1579878/000162828025033742/figma-sx1.ht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UE4e6b2qt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UE4e6b2qtA&t=1860s
點選底部閱讀原文訪問 InfoQ 官網,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會議推薦
首屆 AICon 全球人工智慧開發與應用大會(深圳站)將於 8 月 22-23 日正式舉行!本次大會以 “探索 AI 應用邊界” 為主題,聚焦 Agent、多模態、AI 產品設計等熱門方向,圍繞企業如何透過大模型降低成本、提升經營效率的實際應用案例,邀請來自頭部企業、大廠以及明星創業公司的專家,帶來一線的大模型實踐經驗和前沿洞察。一起探索 AI 應用的更多可能,發掘 AI 驅動業務增長的新路徑!
今日薦文
你也「在看」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