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博主得新冠咳血住院,原來年輕人得新冠真的也會很嚴重啊!

一直以來在各種輿論對沖中
很多人覺得新冠對年輕人傷害不大

都是無症狀頂多算大感冒

但真實的新冠跟抽盲盒似的

有時候就會很嚴重

你願不願意拿命賭一把?

近,抖音上的一位身在美國的up主李三金Alex曬出了自己的感染新冠奧秘克戎BA5變異毒株後的反應,結果出人意料,不是說感染新冠沒有什麼嚴重的反應嗎?

帶著好奇,我看完了這位up主的影片。
雖然已經接種了三針疫苗,但還是感染了,剛開始感染,情況並不嚴重,只是喉嚨很不舒服,拼命喝水。
但是,喉嚨痛得情況並沒隨時間的推移變好,反而越來越嚴重。
up主自稱:“打了三針還是混打的,為什麼還這麼難受?”

再次更影片的時候,這位up主已經沒有味覺了,不是說輝瑞已經出了新冠特效藥嗎?

特效藥是有,但是需要醫生的處方,藥店才可以賣。
於是他約了家庭醫生,但是醫生要下週才有空,所以在此期間,他只能忍著。

沒想到,情況有發生了轉變。

可能是由於長期咳嗽,嗓子裡開始咳血,不確定是肺部問題,還是上呼吸道的問題。
感染第四天,他覺得不能再等下去了,情況沒有自行緩解,也就是說新冠沒有自愈,肺部功能都快保保不住了。

Alex決定去醫院,在排隊將近5個小時後,終於見到了醫生,安排住院,雖然沒有到需要上呼吸機的程度,但症狀非常明顯。

整個過程看下來,感覺Alex非常痛苦。
他在影片中也提到,在醫院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像他這種年輕人沒有幾個,但怎麼說呢?新冠BA5的嚴重症狀,也還是會存在於年輕群體中的。
6月18日《柳葉刀》(The Lancet)發表同行評議通訊,評估與SARS-CoV-2的德爾塔變異株和奧密克戎變異株相關的新冠長期症狀風險。
研究發現,根據年齡和疫苗接種後的時間,奧密克戎變異株與德爾塔變異株相比,出現新冠長期症狀的機率降低。
但是,在特定時間出現新冠長期症狀的絕對人數取決於大流行曲線的形狀和幅度。
也就是說,並不是沒有症狀,只是比例機率相對低很多而已。

凡事無絕對。

研究顯示——
在奧密克戎病例中,4.5%(2,501/56,003)出現新冠長期症狀,而在德爾塔病例中,10.8%(4,469/41,361)出現新冠長期症狀。
就疫苗接種各時間段的時間而言,奧密克戎病例出現新冠長期症狀的可能性均較低,OR範圍為0.24(0.20-0.32)至0.50(0.43-0.59)。
上述結果在不同年齡組中也得到了證實。
而在全球範圍內,有一群人在對抗“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19)。
甚至,有研究表明,要想緩解這種症狀,需要像白血病人那樣換血才行。
Beate Jaeger是德國的心血管專家,她覺得“長期新冠”的症狀可能是因為血液中細小的凝塊造成的。
這些小凝塊會阻礙氧氣流動,導致疲勞和肌肉痠痛。
如果使用“洗血”治療,可以把患者血液中多餘的小凝塊和蛋白質清洗掉,結合使用抗凝劑、血液稀釋劑等藥物,幫助清理毛細血管,促進血液迴圈,從而緩解症狀。
Jaeger醫生髮表過一份報告,介紹實驗性治療的結果。
她表示,最初有兩位患者接受了實驗性治療,後來又有60人進行了嘗試。
一名坐輪椅的“長期新冠”患者在治療後可以站起來走路了,另一位走路費勁兒的患者治療後可以慢跑了。
因此,她在成千上萬患者身上看到了“治療將非常成功”的希望。
一些被“長期新冠”折磨的患者發現“洗血”療法後,也燃起了新的希望。
個別患者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決定試一試。
其中就包括荷蘭的Gitte。
她找到一家塞普勒斯的“長期新冠”治療中心,能提供“洗血”專案,今年3月可以接待她來治療。
“我想過,去治療試一試的話,最差的結果是什麼?”Gitte說。
“唯一的損失就是錢,好吧,這樣的話為啥不試一試呢?”
於是,Gitte坐飛機飛了1700英里,來到塞普勒斯,在當地海灘上租了一個房子暫住。
她預約了“洗血”治療,每週一次,還試了一些未經驗證的“附加療法”,比如高壓氧艙吸氧和靜脈注射維生素。
“我對附加治療有點兒猶豫,但我跟自己下了決心,到那兒之後什麼可能有用的方法都要試一試。”
Gitte進行了6輪“洗血”,每次要花1685歐元,
還有有9輪高壓氧艙治療,每次150歐元,以及多次靜脈注射維生素,每次50歐元。
醫生還給她開了抗凝治療的藥物,並建議她在回國之前開三個月的藥。
醫藥費加上旅費和生活費,Gitte一共花了1.5萬歐元(摺合人民幣約10.1萬)。
回到荷蘭的家時,Gitte幾乎花光了全部積蓄。
最讓她難過的是治療效果不盡如人意,“長期新冠”的症狀並沒有緩解。

但也有一些患者稱經過“換血”,自己的症狀明顯減輕了很多。

有一些患者稱,他們在幾輪治療後感覺好多了,儘管沒有一種治療方法能治癒所有症狀。
患有新冠長期症狀的曼徹斯特呼吸科醫生表示,
自己在經過約21輪的治療和高昂花費後,自己的症狀有極大改善。

注意,是21輪治療。

“新冠長期症狀”不容忽視,因為它實在是太折磨人了,沒辦法治癒,又無法正常生活工作,一旦患上,現代醫學的手段目前無解。
加拿大一名女子Tracey Thompson因為無法忍受新冠病毒帶來的長期後遺症,竟然選擇了安樂死。
自最初感染以來已經兩年多,但她的痛苦症狀一直支配著她的日子。
她每天都會感到極度疲勞,這也剝奪了她的精力和工作能力。
她絕望地表示:
“我能選擇的,無非是慢慢地、痛苦地死去,或者很快地死去。”
除了嚴重的疲勞之外,她還列出了她因長期感染新冠病毒而出現的一些症狀,包括:
她不能再閱讀比推特更長的書或文字;她的視力通常在日落時分開始模糊;
她很難消化食物、她的味道和氣味都發生了變化。
有時,她肺部的氧氣交換受到影響,導致呼吸困難…
其不僅存在新冠長期症狀,而且Tracey Thompson還喪失了經濟來源,

所以她才想選擇安樂死,


她還預計在大約五個月內將用完錢。
什麼是新冠肺炎長期症狀?常見症狀都有哪些?嚴重程度如何?讓我們來看一下頂級醫學期刊上的權威證據。
在2021年10月6日,世界衛生組織(WHO)首次公佈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19)的官方臨床定義:
新冠肺炎長期症狀是指,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或疑似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感染後3個月內出現,持續至少2個月,並且無法由其他診斷解釋的症狀。
目前,全球出現新冠肺炎長期症狀患者的具體人數尚不明確。但約10~20%的急性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感染後會有數週至數月的殘留症狀。
2021年8月《自然》期刊旗下的《科學報告》刊登了一篇名為《超過50種新冠肺炎長期影響:一項系統回顧與meta分析》的研究報告。
圖片來源:研究封面4
該項研究共涉及47910位感染者,年齡範圍17~87歲。
研究表明,80%的感染者康復後數週至數月內,至少出現一個長期症狀。
該研究共確認了55種長期症狀,其中,最常見的5種是疲勞(58%)、頭痛(44%)、注意力障礙(27%)、脫髮(25%)和呼吸困難(24%)。此外還有嗅覺和味覺喪失、咳嗽、關節疼痛等。
在這些感染者中,肺部CT異常也較常見,35%的感染者在首次肺部CT掃描60~100天后,肺部CT顯示仍存在異常。
(新冠病毒肺炎的長期影響。圖片來源:Lopez-Leon, S., Wegman-Ostrosky, T., Perelman, C. et al. More than 50 long-term effects of COVID-19: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遺憾的是,此篇論文並未提及這些長期症狀會持續多久;也沒有資料能夠說明,有多大的可能性會伴隨終生。
不過還有一點需要注意:這項研究的物件,都是2021年1月1日前的感染者。也就是說,他們基本上感染的是新冠病毒原始毒株,而不是目前在全球占主導地位的奧密克戎(Omicron)毒株。
可見,近1年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和論文的研究物件存在較大的差異,雖然仍存在一定的參考價值,但還需要不斷的研究。
所以說,新冠真的是一種令人費解的病毒,這種完全隨機開盲盒式的重症機率,讓這場疫情成為了全人類的一場大型輪盤賭。
給今天的評論區打個預防針,肯定有一堆噴的,模板我都給你們寫好了,直接複製貼上就行了,生命很短暫很寶貴,節省時間:
別在這裡散播焦慮了,你這個防疫愛好者!他那都是演戲!宣傳經費批下來了吧,清零到死吧你!核酸企業給你了多少錢?全世界也就我們這麼防疫。多少人都吃不上飯了你知道嗎?呸!垃圾!(複製貼上時記得刪掉括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