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忽略了這件事,孩子可能一輩子活在陰影中

“ 剛剛在飯桌上,思琪用麵包塗奶油的口氣對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思琪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
—— 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小時候,表哥有一天突然把你抱到他的腿上,你感覺不太舒服,表哥卻不放你下來。你帶著哭腔喊姑媽,她來了卻只說了一句,“害,哥哥妹妹一起玩呢,至於嗎?”
你因為月經沾到白校服褲子上,被男同學嘲笑。回到家裡,媽媽給了你一個黑色的袋子,告訴你要用衛生巾,但要把衛生巾藏好。
體育課跑步的時候,總有人對著你的胸指指點點。你對發育中的胸部感到羞恥,開始佝腰駝背。直到上了大學,報了形體班,才重新開始直起腰板走路。
男老師摸你的頭髮,挑起你的下巴。你感到不適,回家支支吾吾向爸爸媽媽開了口。他們說,這是因為老師喜歡你。你覺得不是,這不像是來自一個長輩的喜歡,但沒辦法再說下去。
……
如果,經歷這些的是自己孩子呢?
每個孩子都會經歷性別意識的萌芽,隨之而來的是青春期的身體變化,以及對愛和性的探索。

如果家長始終對身體、性別和兩性之間的互動避而不談,會發生的不只是被嚥到肚子裡的尷尬。


根據《“女童保護”2021年性侵兒童案例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2021年,我國僅媒體報道的兒童性侵案就有223起,導致462名女童和107名男童受害,案件中不乏輪姦等惡劣行徑。媒體報道的案件中,80%為熟人作案,年紀最小的施暴者只有12歲,年紀最大的89歲。
恰當回應孩子對身體的好奇,並告訴孩子在必要的時候勇敢說不。這件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需要克服一些尷尬,還要先自己補上性教育的功課。

怡禾邀請精神心理科的周娛菁醫生,為大家講解《3-8歲兒童性教育》,告訴大家如何科學地給孩子科普性教育,如何緩解在教育過程中尷尬和迷茫。
周醫生說:家庭是孩子性教育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性教育的第一位老師。
性教育是一門科學系統的課程,科學開展兒童性教育不會誘發孩子的問題行為,還可有效促進孩子樹立健康的性價值觀和人生觀:認識身體、性安全教育、親密關係教育等,對兒童性教育是一種愛的傳遞。
但是在實際生活中,許多家長感到進行性教育非常困難,尤其是對於幼兒談性,怎麼談,孩子多大談,談到什麼程度,面對孩子提出的種種問題,父母感到招架不住,不知如何回答。
在課程套裝中,《德德家家幼兒性教育系列 (3-8歲)》繪本以故事的形式,由德德家家兩位小戰士,帶領小朋友認識自己的身體,特別是隱私部位。並利用不同的生活例子教導小朋友分辨“好”的接觸與“壞”的接觸,以及如何拒絕那些不應該的接觸,並懂得尋求協助
這樣能更好地幫助大家如何用兒童聽得懂的語言來和孩子暢談性教育,該套繪本包含四冊不同範疇的內容:
《人體博物館》讓孩子瞭解身體不同的器官,包括性器官的正確名稱、位置和功能,並培養孩子對性有健康、正面的態度。
《男孩子、女孩子》男女孩子雖然性別不同,但各有其獨特之處,重要的是接受自己的性別和特質,明白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進而尊重同性和異性,學習接納他人和與人相處。
《我從哪裡來?》當孩子問及有關嬰兒的誕生時,相信不少父母都會感到難於啟齒,或不知所措。事實上,孩子對於自己的由來感到好奇,是十分自然的,這種求知慾應給予滿足和認可。
《德德家家小戰士》每位家長都愛護自己的子女,希望子女能健康快樂地成長,不會受到傷害。要保護孩子,需要從小教導他們認識自己的身體,更應學會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
大家可以和孩子親子閱讀,搭配《3-8歲兒童性教育》這門課程一起學習,如果大家已經購買了繪本,也可以單獨購買課程,進行更系統地認識和學習。
點選圖片可檢視及購買課程套裝

(注:本次課程為專欄課,不含訓練營群服務、講師語音/影片答疑)
課程支援回放,點選圖片可購買,按提示兌換即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