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周昉《調琴啜茗圖》區域性 納爾遜·艾金斯藝術博物館
明代文人書房中的雅玩種類繁多。文承盤作為收納和承載文具的簡單實用器,逐漸演化為更具文雅賞玩價值的賞器。
隨著時間推移,文房雅玩不斷演化,文承盤的用途逐步擴充套件到茶道領域,明末至清,文承盤形式更加豐富多樣,裝飾美感更佳,富有濃厚的文人意趣。
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傢俱研究·名詞術語簡釋》一書中有關於都承盤的詳解:“都承盤又寫作‘都盛盤’”或‘都珍盤’。”即憑此一盤,能夠承放多種東西,有著囊括萬物、海納百川之意。
被世人稱之為“風雅妙人”的清代文人黃圖珌,對文承盤的評價極為之高,認為文承盤乃“几案間所最要而不可闕少者也”。偏好此物的他還給文承盤取了另一個秀雅之名——碎錦匣,他認為此盤可承萬物星河,似流光幻影,有著包攬一切美好之意。
這款紫檀明韻文承盤,是茶事器物品牌——「潤物聲」的最新作品,精選了2種名貴紅木,設計了2款器型,蘇工巧匠以手工榫卯技藝造物。
造型雋秀凝練,充滿明式氣韻。細節精巧,好料手作,可以更好地為茶席、文房增色添美。
是文房裡的承盤,也是茶席上的茶盤,更是一方精神天地。
四周的圍欄,以明式簡素線條勾勒,漏窗雕刻其間,通透靈動。將心愛器物、文玩陳設於內,仿若一處收藏滿了奇珍異寶的東方園林。
光影流轉,穿過漏窗,斑駁竹影於承盤、器物交織融合,席間的風雅變得生動而溫暖。
本次眾籌共有4種規格可選
方形文承盤 (紫光檀款)
方形文承盤 (大葉紫檀款)
長形文承盤 (紫光檀款)
長形文承盤 (大葉紫檀款)
尺寸:方形 28×28×4cm(長×寬×高)/ 長形 37×25×4cm(長×寬×高)
名木老料,珍貴造物
名貴好料,無需多言,能一眼看出高階質感與珍美氣質。
這次的兩款文承盤,都分別選用了:大葉紫檀、紫光檀這2種質感高階、價值上乘的紅木好料。
因過度砍伐被列入CITES附錄Ⅱ(瀕危物種貿易管制),現存優質木料多為早年收藏的老料,新料幾乎絕跡。
大葉紫檀心材新切面呈橘紅色,開料後轉為紅紫或黑紫色,紋理交錯具牛毛紋,油性高。
所謂“百年寸檀”,原木直徑百年才可長一寸,故彌足珍貴。
且“十檀九空”,只有樹皮和樹心之間的料子可以取用,再經過層層加工,更是所剩無幾。
木材本身的密度高,木質堅硬,且幹縮率低,拋光效果非常好。
大葉紫檀是一種珍貴高階的木材,瀕危屬性,原料稀少,製成的手工藝品有非常高的珍藏價值。
生長緩慢且出材率低,紫光檀的稀有性毋庸置疑。加上卓越的物理效能,市場價格居高不下。近年來,隨著藝術品投資市場的升溫,紫光檀的珍藏價值與日俱增。
紫光檀質地堅硬,密度極高(氣幹密度可達1.25-1.33g/立方厘米),是已知最重最硬的木材之一。
心材呈深紫褐色至近黑色,帶有黑色條紋,紋理細膩且油性充足,切面光滑如玉,無需上漆即可展現出自然的光澤。打磨拋光後非常光滑細膩。
此外,紫光檀的穩定性佳,不易翹曲變形,耐腐蝕性強。
常被用來製作高階的紅木傢俱和手工藝品,是一種珍貴木材,有非常高的珍藏價值。
紫光檀資源稀缺,生長週期長,已被列入“國際二級瀕危野生植物”。因此,其採伐和加工受到嚴格限制。
紫光檀質地堅硬,紋理細膩,但原木扭曲且多中空,出材率非常低,成本很高。
也正因為原木的扭曲,所以它的木紋似名山大川,也像潺潺流水,富有流動性,別具美感。製作的每一個文盤都有自己獨有的紋理,十分獨特。
限時特惠活動截止至:2025年4月21日23:59
“器具有式,位置有定,貴其精而便,簡而裁,巧而自然也。 ”——明《長物志序》
明式傢俱曾在西方宮廷風行一時。十八世紀,英國傢俱大師Thomas Chippendale在《傢俱指南》中描述:在世界的範圍內,能以“式”相稱的傢俱型別僅有三類:明式傢俱、哥特式傢俱和洛可可式傢俱,其中中國的明式傢俱位居首位。
這款紫檀明韻文承盤,融合、延續了明式傢俱獨特的美學。
從明式傢俱中汲取靈感。明式傢俱有五大特徵:簡潔造型、線腳雋秀、結構科學、硬木的天然紋理和榫卯結構。它們是明代文人審美與工匠技藝的高度統一。天人合一,冗繁削盡。
它用清晰簡練的幾何線條勾勒造型,方中有圓,素淨文雅。整體為全榫卯結構,牢固穩定。古人云:“榫卯萬年牢”。愈接近感受承盤,愈能感受它渾然一體般的巧妙設計。
木材造物,可塑性強。尤其是大葉紫檀、紫光檀、黃花梨、大紅酸枝等名貴紅木,質地堅硬,木紋細密有致。
師傅再用雕刻、鏤空、榫卯等工藝手段,在文盤上面呈現各種裝飾,使之於實用性之外,亦富有視覺上的藝術感染力。
2款承盤,都以簡潔凝練的直線條勾勒造型。而在四邊角,做了圓弧設計處理。方中帶圓,暗合 “天圓地方”。
方正澄澈中,又帶有精巧之感。陳設於文房、茶事,塑造出素淨文雅的氣質和氛圍。
作為文盤、香盤、茶盤、文玩盤,一器多用,多場景皆融合適宜。
四個邊角圓弧的造型,使整個承盤增添一份精巧圓潤的美感。但是也更費工費料。
用料紮實,板材開料達到10mm厚度,而側面圍欄因為四邊要雕刻為圓角,以榫卯相連,所以開料厚度更是達到14mm,用材不計成本,拿在手裡很有分量感。
雖然用料紮實,但整體全然沒有笨重感。這得益於側面圍欄設計漏窗的鏤空造型,增加通透感,紮實的用料因此而顯得輕盈靈動。
連不起眼的底足,也做了如意足。圓潤精巧,如意圓滿。
整件作品,細觀每一處細節,無不能感受到設計的用心與手工藝的精巧。
文承盤以素淨文雅為美,形體方正,周身打窪造,底部取板鑲嵌,周身起圍欄,四面開漏窗,立牆處一體成框。
漏窗並非簡單鏤空,而是圍繞漏窗整體起陽線,與圍邊上下兩條陽線相互映襯,形成線條的韻律感。
這些細節需要在一根整木料上雕刻完成,慢工出細活,就為了這樣一個細節,雕刻師傅在每一條圍邊要多花費2個小時的功夫。
兩款木材質,色澤溫潤,低調內斂,手感舒適,獨賞,木之溫潤,紋理的自然天成之美。
搭配使用無論是紫砂、陶、瓷、琉璃、玻璃材質的器具,均能很好地託襯美器,將器物之美,淋漓展現。
七孔窗格設計,圍邊上沿自然流線性型設計,增加細節精緻度。
整體雕有三層結構,鏤空圍欄、圓角實木底、四抬腳如意足,雅緻層層遞進。
文承盤採用攢框開槽工藝,平鑲底板,盤沿圓潤如泥鰍背,展現出獨特的韻味。
可載茶席上的松風竹露,可託書房裡的金石雅玩,甚至作玄關處的鑰匙歸處。
紫檀明韻文承盤,既是實用器,亦是席間的方寸園林。當代審美遇見明式線條,當紫檀幽光漫過現代家居,生出跨越時空的和諧之美。
以明式筋骨為魂,紫檀氣韻為魄,在機械複製的時代,手作一件會呼吸的器物。案頭方寸間,自有山河朗闊。
限時特惠活動截止至:2025年4月21日23:59
自古以來,江浙一帶,相對較富裕,所以古時文盤多見。此次沿襲自古傳承標準,由經驗豐富的蘇工巧匠,採用傳統手工榫卯的加工方式完成。線條工整流暢,使整件的造型和氣質更為精巧統一,同時也更穩定耐用。
50年曆史的江蘇陸氏紅木廠,全部是20年以上的老師傅,以傳統的榫卯技藝,手工慢做。
從學徒到熟練掌握傳統的榫卯技藝,至少需要3到5年。而這些老師傅,從年少學徒到如今,時光與技藝在他們精工細作的一件件木器與傢俱中沉澱。
傳統木工是個辛苦與危險交織的活,開料、壓磨、鋸榫、開槽、雕刻、刮削、打磨,每一道工序都是在木屑與粉塵飛揚中淹沒,而危險也藏在其中,即使再熟練的師傅也有不小心被木工刀切割到的時候。
(去年的一款作品:「亭雲櫃」,就在製作中,一位木工師傅切掉了半截手指),從事木工的師傅,受傷幾乎是家常便飯。
在木工廠待得久了,和木工師傅們常常聊天,都說現在幾乎沒有年輕人願意來學做木工了,實在是辛苦和危險。
傳統榫卯這樣可以說是國粹的技藝,傳承與發展可能未來是個問題。
我們並沒有解決的好辦法,只有當下做好每一件作品的設計,珍惜這些老師傅們經歷時光與危險磨礪出的手藝。
木也許是最能體現生命質感的材料,在使用的過程中,它的生命力被長久延續。
隨著時光的沉澱,木質慢慢地因空氣氧化、日常觸控使用,表面逐漸產生自然的光澤感,且顏色會越來越深,溫潤如玉,渾然天成,養成屬於自己的獨家印記。
歷經百年的樹木,浸沐風雨滄桑,用紋理和質感,呈現出堅定淡然的風貌,自然樸實,散發出令人心安的安靜從容。
它像是時空中伸出的手,如流水撫觸,在古典與當下之間,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展開無聲對話。
伴隨使用還會變得愈發溫潤光亮,日常的使用逐漸將它“盤”的獨特,越用越好看。
木質材料越用越有味道。隨著使用時光的沉澱,木材質慢慢地因為空氣氧化和日常觸控使用的作用,表面逐漸產生自然的光澤感,並且顏色會越來越深,溫潤如玉,渾然天成,越用越有質感。
木材本身是一種極具生命力的材料,「潤物聲」希望能儘可能還原木材本身的質感與魅力,另外也希望產品能環保和健康。
▲
包裝前,手擦木蠟油養護
所有的木材表面都沒有做油漆,無汙染,手感的細膩全靠精細的打磨,經過13道手工打磨工序之後,表面只擦上食品級木蠟油,天然成分,環保健康安全。
(注:文承盤製作完成後,因為裝在包裝箱裡,到發貨拆箱,中間難免有較長時間悶在箱中,剛取出時不可避免會有天然木蠟油混合木材本身的味道,此為正常現象,絕非油漆或其他塗料的味道;如介意,散味再使用即可。)
這一件文承盤可以陪伴你度過漫長歲月。一百年前它在山中沐風櫛雨,而今後在日復一日的相處中,見證木色逐漸變深,質感更加溫潤,滋養出獨家印記。
1. 產品選用天然木材質,木材本身存在不規則自然紋路、木眼、凹陷、孔洞、天然結疤等,此為樹木本身生長痕跡,是天然材料的自然特質,並非瑕疵,介意者請謹慎購買;
2. 天然木材質,本身同一款材質生長過程中顏色會有深淺,存在一定自然色差,屬正常,每件作品木色不完全一致,件件獨特,請以收貨為準;
3. 產品為手工裝配、打磨,手工環節繁多,難免會有手工痕跡,並非質量問題;
4. 實木傢俱在溫溼度變化的狀態下都存在伸縮變形的可能。原木製品無法做到在任何環境裡都100%不變形開裂,請儘量保持收納存放區域溫度及溼度恆定;
5. 請勿用水沖洗,勿用鹼水、酒精、洗滌劑擦拭,清理可用柔軟乾淨的乾布擦拭傢俱表面;
6. 使用後,如有油汙、水漬、茶漬,請及時擦乾,放置在陰涼通風處收納,避免暴曬;
7. 建議第1年3個月塗抹1次木蠟油,今後每半年、1年塗抹1次;
8. 天冷乾燥時,避免放在暖氣和空調出風口處,遠離油汀等加熱源,日常可塗橄欖油或蜂蠟、木蠟油進行養護,可使木材質更加潤亮,堅韌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