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我,看更多有故事的人物文章

“當代梵高”的隕落
繪畫是最後的慰藉。


01
命運的裂痕裡,長出藝術的根
這個年輕的小夥叫王俊傑(Matthew wong),是一位加拿大華裔畫家。
1984年,王俊傑出生於加拿大多倫多,4歲就被確診自閉症。
只要仔細觀察過王俊傑的畫作,就能發現一個共性:
筆觸精細,彷彿命運的觸角到處翻飛。

宛若他的命運一般,扭曲的枝椏,在疼痛中生長出驚人的生命力。
當同齡孩童在操場追逐時,他蜷縮在角落用蠟筆塗抹著線條,孤獨而迷茫。

直到14歲那年,醫生在他的診斷書上新增了“重度抑鬱”,王俊傑父母又不得不帶著他重返加拿大。
可命運的重錘,並未停歇。

16歲時,突如其來的妥瑞氏症讓王俊傑的身體開始不受控地抽搐,喉嚨裡發出怪異聲響。
王俊傑艱難地與疾病抗爭,並堅持完成學業。
越來越加重的抑鬱和自閉傾向,也讓他的感官變得異常敏銳,骨子裡藝術的基因逐漸甦醒。

2007年,他在密歇根大學獲得了文化人類學學士學位後,做了一名文案。
但他總困在迷茫之中,覺得“沒有真正的使命感,或對人生的專注感。”
兩年後,王俊傑偶然在祖父的房間裡用一架老式相機,拍下了第一張靜物照片,這讓他第一次體會到了攝影的樂趣。

2021年,王俊傑轉而考入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攻讀攝影。
這更加深了他對構圖與色彩的痴迷,他買了一些便宜的素描本和一瓶墨水,開始自學起了畫畫。

▲ 王俊傑於工作室
伴隨著他抑鬱症的加深,他對繪畫的熱忱達到了痴迷的程度,有時竟能一天連續18個小時連續作畫。
就是這樣一個患有嚴重抑鬱且半路出家的小夥,在接下來的7年時光裡創作上千幅畫作,如瘋如魔。



他將中國山水畫的精髓與西方印象派結合,創造出獨具個人特色的風景畫,成為當代藝術界裡公認的“下一個梵高”。

▲王俊傑的畫作在展會上
02
自我救贖之路
用畫筆重建破碎的世界
王俊傑不僅有著和梵高相似的悲慘命運,就連繪畫風格也和梵高相似。
對於他來說,畫畫不只是一種審美的表達,更是一種救贖。

在王俊傑的個人藝術成長史中,在眾多的靈感源泉中,梵高是一個特別的存在。
“我在他(梵高)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無法找到歸屬。”
對於他來說,整個世界都是地獄,冰冷而充滿毀滅性,只有畫布前的那一刻。

繪畫是他對焦慮和抑鬱的一種方式,為他短暫地構建了一個安全的世界。
在王俊傑的繪畫中,幾乎在無論在任何場景中,都可以看到一個小人,在廣袤宇宙中,在這世界的喧囂與繁花中,他靜默而努力地生存其間。

▲王俊傑《夜行者》
虛構的是風景,真實的是孤獨,王俊傑畫中99%的人物都是獨行者,明豔的世界,蝕骨的孤獨。

▲王俊傑《彼岸見》
除了孤獨,在他的畫中,充滿張力的線條之間,還有一種不可言說的壓抑感。
交疊的圓圈和尖銳的三角形,像被困在玻璃罩裡的吶喊。

彷彿一隻困獸,想要努力掙脫現實的束縛,獲得重生與自由。
明亮且厚重的顏料,張揚隨意的筆觸,好像無時不刻不在宣洩內心的愁緒。

畫畫,一直是王俊傑試圖和命運抗爭的一種手段。
隨著畫作的越來越多,繪畫技巧的成熟和情緒表達的深刻,王俊傑的畫也開始走向大眾視野。

2014年,王俊傑中國中山的翠亨美術館舉辦個展。次年,他又在香港視覺藝術中心舉辦了個展,畫作廣受好評。
2016年,他的作品亦被策展人馬修·希格斯(Matthew Higgs)選中,參加Karma畫廊舉行的「Outside」聯展。

這一年,恰逢王俊傑母親60歲生辰,王俊傑顯然很激動,母親回憶道︰“他非常自豪,因為他一直以來都是依賴父母。”

然而事業上的成功並未讓他的抑鬱狀況有絲毫減輕,隨著時間的推移,王俊傑的畫作越來越走向痛苦和壓抑。
他受到梵高《星空》的啟發,用飽和度較深的藍色來表達憂鬱。

▲梵高《星空》

▲王俊傑以作品《星夜》致敬梵高
在他的畫筆下,傢俱、道路、大地都彷彿被浸染在巨大的憂傷之中,雖然明月當空,但澄澈的夜色裡總透著不安。



2018年,王俊傑在Karma舉辦了他的第一個美國個展,獲得了《紐約時報》和《紐約客》的高度評價。
畫展所獲的成功也讓畫廊看到了王俊傑身上潛藏的商業價值。
就在2019年,第二次以“blue”為主題的畫展即將舉辦之時,王俊傑卻選擇了離開這個世界。


這個向來喜歡畫絢爛風景的人,其實內心早已千瘡百孔,一片衰敗。
正如他曾經向母親的訴說:“每一天,清醒的每一刻,我的意識從未停止過與惡魔鬥爭。”
03
孤獨的永恆迴響
離世後作品拍出天價
生前,王俊傑的作品就曾被不少收藏家看中,高價買下。
然而真正讓他的作品引發轟動的,是他離世後。
像很多在繪畫史上“生前籍籍無名,死後紅極一時”的藝術家一樣,王俊傑永遠也無法親眼見證他的畫作在繪畫拍賣史上創造的奇蹟。
2019年,在蘇富比當代藝術線上日拍賣會上,王俊傑曾展出的畫作《無題》,在拍賣會上以62,500美元成交,高出最低估價的6倍有餘。

▲ 王俊傑《無題》
這幅畫最終由他的母親捐給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畫面裡漂浮的色塊像未拼湊完的拼圖,又像散落星空的遺言。
一年後,他的《表象領域》又在紐約的拍賣會上拍到180萬美元的價格,超過最低估價的22倍之多。
他的油畫《形之國度》更是拍出182萬美元的高價,讓在場所有人大為驚奇。

▲ 王俊傑《形之國度》
這位收藏商於2018年以2.2萬美元的價格購入王俊傑的這幅畫,僅僅2年時間,賺了幾十倍。
據拍賣會的主理人介紹,為了給拍賣會爭取一幅王俊傑的畫,他費盡口舌才說服該買家賣出。
正如他所說,如今王俊傑的畫,已經不是錢的問題,而是貨源緊缺。
2021年12月的香港拍賣季,佳士得夜場中王俊傑一組三聯《歸途》以1105萬港元成交;

▲ 王俊傑《歸途》
一日後,《夕陽之河》又以3776萬港元成交。

▲ 《夕陽之河》
王俊傑的名字迅速火遍藝術界,他以迅捷之勢成為夜空中璀璨的一顆新星,然而光芒初綻,就已隕落。
不知那個敏感的、脆弱的、曾在現實中迷失的靈魂,在天國看到自己的畫作被萬人矚目時,會不會燦然一笑,會不會覺得這一生縱然痛苦,但卻值得?

2024年,在維也納某美術館,有網友看到王俊傑的名字,和大畫家梵高赫然出現在同一展館。
兩位畫家相差著130年的時光,但畫作傳遞出的情緒如此相似。
兩人都在30歲後拿起畫筆,都飽受精神疾病折磨,都在作品中構建了超越現實的精神世界。

如今,王俊傑的畫作還在被重新估價,他短暫的生命如同他的畫作一樣,都成了珍貴的藝術品。
每個靈魂都是命運重壓下綻放的絢爛,每個人都在生命的暗夜裡獨行。
藝術,是照進王俊傑黑暗人生的短暫微光,讓他孤獨的生命得以永恆。

但如果可以選擇,也許他更願意做一個快樂的、天真的、愛熱鬧的小孩。
正如他畫裡的場景一般,可以在星空下奔跑,在繁花中穿行。
那裡,沒有孤獨,沒有抑鬱症,只有平凡但也閃光的生命。

日本當代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
奈良美智的限量海報系列
大/師里程碑式經典作品
來自官方渠道
少量存貨,點選選購▼
甄選自奈良美智藝術家藝術生涯中的里程碑式展覽,每幅作品均來自官方渠道,是從其過往展覽中精選出的高人氣代表作。
展現了奈良美智藝術風格的核心元素,包括標誌性的孩童形象、情感張力以及對童年、孤獨與成長的深刻探討,是不可多得的經典。
少量存貨,點選搶購▼
日本當代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

甄選自奈良美智藝術家藝術生涯中的里程碑式展覽,每幅作品均來自官方渠道,是從其過往展覽中精選出的高人氣代表作。

展現了奈良美智藝術風格的核心元素,包括標誌性的孩童形象、情感張力以及對童年、孤獨與成長的深刻探討,是不可多得的經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