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每日郵報》2月28日報道,澳洲郵政執行長Paul Graham的最新披露,未來澳洲居民可能每三天才能收到一次信件,這一變化似乎已成必然趨勢。
Graham向AAP透露,目前澳洲家庭平均每週僅收到兩封信件,而且大部分是商業信函。
他表示:“隨著信件數量持續減少,我們認為轉向每三天甚至更長間隔投遞一次是不可避免的。”
“具體實施時間尚未確定,這取決於信件量下降的速度,但無疑將成為我們在大選後與政府磋商的重要議題。”
儘管信件業務面臨挑戰,澳洲郵政的整體財務狀況卻呈現積極態勢。
在剛過去的半年裡,這家聯邦政府所有的郵政服務機構實現了近2.5億澳元的稅前利潤,相比去年同期的3360萬澳元大幅增長。
這主要得益於其蓬勃發展的包裹和服務業務。
在50億澳元的總收入中,超過40億澳元來自包裹和服務業務。
2024年,澳洲郵政創下了投遞1.028億個包裹的新紀錄。

(圖片來源:《每日郵報》)
Graham強調,提高虧損的信件投遞業務效率是該組織“Post26”戰略的核心。
為應對信件業務的持續下滑,澳洲郵政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基本郵資上調30分至1.5澳元,加上現代化改革和轉向次日投遞等措施,幫助將信件投遞的虧損減少了54%以上,上半年虧損降至8370萬澳元。
然而,Graham預計信件數量的下降趨勢將會加速。
澳洲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正在考慮澳洲郵政提出的再次上調20分的提議,但預計信件投遞業務仍難以實現盈利。
相比之下,包裹業務自新冠疫情以來一直蓬勃發展。
持續的生活成本壓力推動消費者轉向線上折扣購物,使得澳洲郵政的包裹收入達到35.3億澳元,比去年上半年增長了6%以上。

(圖片來源:《每日郵報》)
儘管如此,澳洲郵政在競爭激烈的包裹市場中並非無可撼動。
Graham坦言:“這確實是讓我們夜不能寐的事情。競爭正在加劇,而我們的傳統收入來源正在萎縮。”
全球平臺參與者、零工經濟運營商以及低技術、低成本的新進入者正在爭奪市場份額。
為應對挑戰,澳洲郵政正積極採取行動。
上半年,他們投資了1.85億澳元用於新建以包裹為中心的設施,並擴充套件包裹存取櫃服務,同時試點僅處理包裹的營業點。
Graham最後強調:“我們正在進行一場馬拉松,但我們需要跑得快。”
“確保我們的利益相關者能夠與我們同行,包括社群、客戶以及現任政府,因為他們需要理解進一步改革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