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美國人認為自己是LGBTQ+,雙性戀越來越多

《波士頓華人資訊網》出品,轉載須徵求許可,規範署名(公號名/ID/作者),違者必究

今日美國2月20日報道 根據蓋洛普(Gallup)在2024年進行的超過1.4萬次訪談調查,近10%的美國人認同自己不是異性戀。
今日美國報道截圖
“這個數字一直在上升,”蓋洛普高階編輯傑夫·瓊斯(Jeff Jones)表示,“我們在2012年首次調查時該比例約為3%。”最新發布的2024年資料顯示,這一比例已增至9.3%。這一增長主要由年輕人群體推動,他們越來越多地認同自己是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或跨性別者,其中認同為雙性戀的人數增長尤為明顯。
“我認為沒有單一的原因可以解釋這一現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威廉姆斯研究所(Williams Institute)高階學者喬迪·赫爾曼(Jody Herman)表示。該研究所專門研究性取向和性別認同的法律及公共政策。“這可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顯然,社會接受度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了變化,同時人們對LGBTQ身份及其存在的認知和教育水平也有所提升,這可能減少了社會禁忌,使得年長一代更願意公開自己的身份。”她說道。蓋洛普的資料與富裕國家的國際調查結果一致。2024年益普索(Ipsos)全球民調顯示,在26個國家中,平均9%的人認同自己不是異性戀。其中,荷蘭比例最高,達14%;美國為10%;匈牙利、日本、秘魯、南非和韓國等社會較為保守的國家最低,為4%。雙性戀現象日益增多
羅賓·奧克斯(Robyn Ochs)是一位作家,經常在大學校園裡就性問題發表演講。她表示,總體而言,尤其在年輕人群體中,雙性戀身份的接受度和安全性比以往大幅提高。“這是一種完全不同的存在方式,”她說道。如今更普遍的雙性戀定義是,承認自己有可能被多個性別的人吸引,但不一定是同時或程度相同。尤其在年輕人群體中,這類身份認同的意義也發生了變化。“他們更多地將身份詞作為形容詞,作為對自己經歷的描述,而不是作為名詞。”她說道,“過去你必須選擇自己是什麼身份,然後找到‘規則手冊’——對你的外表和行為的期望——並加以體現。如果你是女同性戀,那你就剪短頭髮。”儘管這些身份認同的含義大致相同,但人們如何定義這種吸引流動性差異很大,通常取決於他們的年齡和社交圈。有些人稱其為泛性戀(pansexual),其他人則稱其為酷兒(queer),還有許多其他術語。“如今的定義更為寬泛,人們覺得自己有權使用這些術語,這與以往的幾代人相比有所不同,”奧克斯說道,“我無法告訴你我與多少‘嬰兒潮一代’或‘沉默一代’的人交談過,他們會說,‘我想如果我現在年輕,我是否會有不同的身份認同呢?’”年輕人最有可能認同LGBTQ+身份
認同LGBTQ+身份的成年人中,最多的是出生於1997至2006年之間的人群,通常被稱為Z世代,其中有23.1%——超過五分之一的人——認同自己不是異性戀。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一比例逐漸下降:千禧一代為14.2%,X世代為5.1%,嬰兒潮一代為3.0%,沉默一代為1.8%。之所以27歲至18歲之間的群體比例如此之高,是因為他們比年長的人群更傾向於認同自己為雙性戀。超過一半的Z世代(59%)和千禧一代(52%)表示自己是LGBTQ+群體的一部分,並認同自己是雙性戀而非同性戀。而年長的LGBTQ+群體則更傾向於認同自己是同性戀。這些數字在全球範圍內是一致的。益普索2024年對26個國家的調查發現,17%的Z世代表示自己認同某種非異性戀身份。相比之下,千禧一代為11%,X世代為6%,嬰兒潮一代為5%。為什麼現在有這麼多人自稱LGBTQ+?
雖然沒人能確切解釋為什麼如此多的美國人,尤其是年輕人,現如今認為自己不是異性戀,但專家認為有幾種趨勢在起作用。其中一個原因是過去幾十年文化規範的巨大變化,接受度有了顯著提升。“以前那些可能是LGBTQ+的年長人士並不願意認同這個身份,而對年輕人來說,這已經變得更容易接受。對他們來說,公開自己的身份不再是件大事。”蓋洛普的瓊斯說道。奧克斯認為,此外,網際網路上的資訊更加豐富,媒體中也有更多的榜樣。她同時是《雙性戀女性季刊》(Bi Women Quarterly)的編輯。“現在比過去更安全了,”她補充道。同樣也有一種情況是,當人們進入長期關係時,他們可能會開始使用這種身份來描述自己在關係中的角色。比如,如果一個女性嫁給了一個男性,儘管她可能仍然覺得女人有吸引力,但最終她可能會稱自己為異性戀。而如果她嫁給了一個女性,她可能會稱自己為女同性戀,即便她依然對男性感興趣。“對很多人來說,你最終進入了一段長期的單一配偶關係,這就是你認同的身份,”奧克斯說道。年輕一代隨著年齡的增長是否會繼續將自己認定為異性戀以外的其他身份尚不得而知。誰認同LGBTQ+身份?
自稱為民主黨或獨立黨派的人比自稱為共和黨的人更有可能認同自己是LGBTQ+。按政治傾向劃分,14%的民主黨人和11%的獨立黨派人士認同LGBTQ+身份,而只有3%的共和黨人認同這一身份。是否上過大學似乎對認同LGBTQ+的比例沒有太大影響。10%的沒有大學學歷的人認同LGBTQ+身份,而9%的大學畢業生認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群LGBTQ+認同率最高,為11%,郊區為10%,而農村地區為7%。女性更有可能表示自己不是異性戀,主要因為她們比男性更傾向於認同自己是雙性戀。10%的女性表示自己不是異性戀,而只有6%的男性這樣表述。這主要是因為女性更傾向於認為自己是雙性戀,而男性則相對較少。這種現象在年輕一代中尤為明顯。在Z世代中,31%的女性與12%的男性認同自己是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或跨性別者。而在千禧一代中,18%的女性與9%的男性認同這一身份,其中大多數年輕女性表示自己是雙性戀。“這也與其他研究結果一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赫爾曼表示。她建議,這可能是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包括與文化中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相關的不同觀念。“可能也存在合法的性別認同差異,”她補充道,“這是一個先天與後天的難題,沒人能解答。”大約1%至2%的美國成年人表示他們的性別認同為非二元性別(nonbinary),這包括跨性別者。在這一群體中,約八成也認同自己是LGBTQ+。蓋洛普的資料是如何得出的?
蓋洛普釋出的資料來自其在2024年進行的所有電話調查。在每次調查的末尾,蓋洛普的調查員會詢問包括年齡、收入、種族和性別認同等人口統計問題。去年,共隨機抽取了14,162名美國成年人進行調查。蓋洛普自2012年開始將性別認同納入人口統計學調查的一部分。該調查的誤差範圍為1%,這意味著1%的差異可能是由於偶然因素造成的。關於性別認同的問題較為敏感,大約7%的人通常會選擇不回答。“對於我們提出的大多數問題,不回答的人大約是1%或2%。”瓊斯說道。
每戶或能領$5000,川普支援DOGE節省出來的錢給全民“發紅包”!詳情一覽
影響新英格蘭全部門店!協議未達一致,連鎖超市工人威脅罷工
麻州天然氣公司被命令下月起調價!這是你需要知道的
大火席捲波士頓公寓樓,30多人嚴寒中流離失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