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特朗普對加拿大加徵關稅、威脅國家主權之前,加拿大人心中最大的焦慮其實是另一個老問題:住房負擔能力。隨著聯邦大選臨近,選民們開始思考:是否有哪個政黨真正拿出瞭解決這個代際危機的辦法?

柳·山內(Willow Yamauchi)說,她和丈夫25年前以27.5萬加元的“普通人”價格在溫哥華買下了現在的家,摺合今天的價值大約為43.5萬加元(約合312,000美元)。而現在,這套房產的市值已高達數百萬加元。
在溫哥華,這樣的故事就像這座城市的陰雨天一樣常見。2000年溫哥華獨立屋均價約為35萬加元,如今已超過200萬加元。
“我們非常幸運,能在當時買得起房。”這位52歲的作家告訴BBC。她身為X世代,趕上了時代的好時候。

但她也指出,如今的年輕人,如果沒有“父母銀行”的支援,基本已經被逐出他們成長的城市。
溫哥華,這座人口不足百萬的文化與經濟重鎮,長期被視為加拿大住房危機的“震中”。美國加州的查普曼大學曾將其列為全球最“不可能負擔得起”的城市之一。
但這並不是加拿大唯一高不可攀的城市。加拿大整體的房價與收入比在發達國家中名列前茅。
2021年,加拿大家庭稅後平均收入約為88,000加元,而當年平均房價高達713,500加元,是收入的8倍多。在多倫多、溫哥華等大城市,這個差距更是驚人。
對於許多加拿大人來說,住房問題始終是聯邦大選最重要的議題之一——即便近期特朗普關稅成為了“頭號熱點”。
在特朗普出現之前,住房問題曾推動保守黨支援率上升,一度被認為是最有能力解決危機的政黨。但自從美加貿易戰打響,執政的自由黨反而在民調中迎頭趕上。
即使在“特朗普衝擊”之下,住房仍然是本週兩場選舉辯論中的焦點。在法語辯論中,主持人Patrice Roy展示了過去10年蒙特利爾、多倫多、溫哥華三地的房價上漲圖表。
“我想這不會讓大家意外吧。”他說,然後向聯邦黨領們提問:你們將如何解決這場危機?

“對我們來說,買房根本不可能”
在溫哥華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採訪學生時,不難發現:住房負擔問題已經成為年輕人最關心的事。
許多學生為省錢不得不選擇住在家裡,或者在校外合租,每人每月支付1100到1500加元的租金,往往要與5到6人合住一套房。
24歲的UBC應屆畢業生Emily Chu曾因無法同時負擔學費與租金,被迫中斷學業兩年去打工。她目前與哥哥合租,靠哥哥的全職收入支付大部分房租。
“我算是幸運的。”她說。而談到未來買房的可能性時,她直言:“對我們這一代來說,那根本不可能。大家幾乎都預設,我們不可能擁有房子。”
即使是擁有高薪職業的年輕人,也同樣買不起房。
28歲的Margareta Dovgal是溫哥華非營利組織Resource Works的主管,她告訴BBC,儘管自己是土生土長的“忠實溫哥華人”,也認真考慮過搬去鄰省阿爾伯塔省生活,那裡生活成本更低。
但就連阿爾伯塔的最大城市卡爾加里,2024年房價也上漲了15%,創下2001年以來的人口增長新高。
問題的根源在哪?
加拿大住房危機的根源複雜,其中一個關鍵問題是住房供應長期滯後於人口增長,推高了買家與租戶的負擔。
加拿大住房貸款與住房公司(CMHC)估計,未來6年加拿大需新建超過380萬套住房才能緩解供需壓力。
但實際的建房速度遠遠達不到這個目標。專家指出,建房受限的原因包括城市土地昂貴且稀缺,以及市區人口密集、法規限制多等。
例如溫哥華,根據住房倡導組織Abundant Housing Vancouver的共同創辦人Daniel Oleksiuk的說法,該市超過一半的土地長期被劃為獨立屋專用區。
“整片社群裡,基本只存在價值三到五百萬加元的房子。”他說。
聯邦政黨的應對方案
面對壓力,主要政黨紛紛提出各自的住房計劃。
自由黨黨領馬克·卡尼(Mark Carney)承諾每年建造50萬套住房,併成立一個類似戰後退伍軍人住房計劃的政府機構“建家加拿大”(Build Canada Homes),專門負責建設和融資可負擔住房。
不過有批評指出,要達成這個目標,加拿大需將目前的建築速度提高一倍以上,現實性存疑。
保守黨黨領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則提出“胡蘿蔔+大棒”政策:聯邦資助將與住房開工量掛鉤——多建房的城市獎勵,阻撓建房的城市懲罰。同時,他還承諾取消新建住房的聯邦稅費,希望降低購房成本。
但也有觀點認為,這項措施的影響或許有限,因為加拿大大多數房屋交易為二手房。
許多選民對任何增加住房供應的計劃表示歡迎。雖然住房建設在加拿大主要由省與市政府管轄,但Dovgal指出,聯邦政府有能力發揮“強有力的引導作用”,推動全國層面的改革。

真正的問題是“代際財富分配”?
公共政策教授、智庫“擠壓世代”(Generation Squeeze)創辦人Paul Kershaw指出,政客們迴避了最根本的問題:老一輩在房地產市場中積累了巨大財富,而年輕人卻要為此承擔高房租和高房貸的代價。
“政治協議實質上要求年輕人為維護高房價而付出代價。”Kershaw表示,“但沒有一個黨派真正點破這個代際矛盾。”
他補充說,政客們私下都明白,一旦打壓房價,等於觸動了年長選民的資產,“這在政治上是個風險”。
他認為,這是一種文化性問題。政黨不僅要建房,還應致力於為年輕人降低生活成本,緩解代際負擔。
在他看來,解決住房問題,與對抗特朗普關稅一樣,關乎國家的主權與繁榮。
“房地產市場的失衡,已經危及國家整體福祉。”
但在真正的解決方案出臺之前,擁有住房對於許多人來說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如果不搬家,”Dovgal略帶無奈地說,“那你只能中大獎,或者嫁個億萬富翁。這大概就是現有的出路了。”
資訊來源: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y70y75v5l7o
重要通知!!
超級生活啟用新公眾號!
你可能還沒關注!
點下方進新號關注,不錯過加拿大任何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