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關難過關關過前路漫漫亦燦燦—黃屏總領事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招待會上的講話


點選上方藍字“中國駐紐約總領館”即可訂閱
尊敬的各位來賓,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很高興有機會與大家共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我謹在此向長期關心支援中國和中美關係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謝!
75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只是一瞬,但對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來講卻是滄桑鉅變、換了人間。這變化聽上去宏觀,實際影響了每一個普通人。我六十年代出生在貴州省銅仁市的一個縣城,在我上大學前,我的生活範圍是縣城周圍三十里。那時的貴州,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分銀。“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是中國古代詩人的浪漫,卻是我眼中“雲山阻隔行路難”的感嘆。小時候除了逢年過節,家裡是萬萬吃不上肉的。成為外交官?那是我一個山區農村娃做夢都夢不到的事情。
一個普通人的變化,折射出一個國家翻天覆地的偉大躍遷。75年來,中國發展基礎更加堅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超過200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0多倍,實現了從低收入國家到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的飛躍。75年來,中國發展成果更好共享,絕對貧困全面消除,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成功建立,人民生活水平從溫飽不足邁上全面小康新臺階。每一分鐘,“復興號”動車前進5833米,18輛新能源汽車駛下生產線,超過25萬份快遞穿梭在全國各地。事實勝於雄辯,中國保持長期向好勢頭,多年來始終是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和維護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力量。
無數人反覆追問,中國發展奇蹟的背後到底是什麼?歸根結底,源於一條正確的道路。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一個真理愈發清晰: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中國式現代化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中國共產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已吹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號角,全會提出的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將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發展之路選對了,不怕山高水遠;相處之道正確了,不怕波瀾起伏。中美建交45年從不缺需要闖過的隘口,但中美關關難過關關過,就像習近平主席所言,兩國關係走到過山窮水盡,但總能柳暗花明。雙方應該在新的歷史時期推動中美關係穩下來、好起來,找到兩個大國的正確相處之道。對此,我深有體會。
我2018年11月頂著漫天大雪從溫暖的非洲大陸來到紐約赴任,一晃已近六年。期間我遍訪領區10州,走過大小郡市不下百座。無論是在如同隔世的紐約劇場中欣賞名劇,還是在“瘋狂三月”時的俄州體育場內聆聽喝彩,抑或是在麻州的科創企業裡體驗未來,過往的每個瞬間都令人印象深刻。但若論我最留戀的,還是一段段生動鮮活的中美友好故事和一個個可敬可愛的中美各界朋友。
中美關係希望在人民,基礎在民間,未來在青年,活力在地方。中美友好從來不是一廂情願的概念口號,而是具體可感的“雙向奔赴”。這種“雙向奔赴”猶如彈簧,越遇到壓力挑戰,越能迸發出強大的力量。戰爭的硝煙已散,但不要忘了,飛虎隊故事裡有中美軍民團結奮戰、共衛正義的動人記憶。疫情的陰霾雖遠,但不要忘了,一批批緊急馳援的防疫物資裡是兩國企業、人民雪中送炭、感同身受的守望相助。
我清楚地記得,佛蒙特的農場主曾向我憧憬楓糖銷往中國的前景,新澤西的音樂家曾與我分享對中國民樂的青睞,緬因的大學生曾同我講述學習中文的軼事,賓州的愛花人曾邀我合影大讚中式園林的精巧。此時此刻,有一些美國年輕人正收拾行囊,帶著滿心好奇和期待,即將踏上赴華訪學的旅程。有一些中國年輕人正刻苦練習,模仿著NBA球星的投籃和運球,在村BA賽場上延續著自己的籃球夢想。類似的回憶太多太多,它們是我的喜悅,也是我的牽掛,是我過去近6年的財富,但更重要的,是我對未來中美關係的希望。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每當我走在布魯克林大橋,我總會下意識遠眺中國的方向。雖然看不到大洋彼岸的祖國,但我發現無論近處水面的風浪多大,遙遠的海平面總是安寧平靜,正所謂“望遠能知風浪小,凌空始覺海波平。”社會制度迥異、發展階段不同的世界兩大經濟體的相處之道,需要智慧,亦需格局,需要遠見,亦需擔當,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堅定信心,拉緊人民的紐帶、增進人心的溝通。外交人員是有任期的,但中美關係應“只爭朝夕”,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鼎力支援,我願借用《流浪地球》的一句臺詞作為結語:無論最終結果將人類歷史導向何處,我們決定,選擇希望。
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