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丨剁椒Spicy(ID:ylwanjia)
作者丨郭吉安
圖源丨直播截圖
“韋雪切片素材包5.8元帶回家,月入過萬不是夢!”“一文詳解如何做韋雪切片生意,0基礎也能爆單!”“不建議小白做韋雪切片,市場過飽和掙不到錢了!”“警惕騙子,韋雪素材掛車就限流!”……
小紅書內,關於抖音新晉頭部達人韋雪的切片相關內容正陷入“冰火兩重天”。
一方面是大量切片剪輯、素材包博主不斷售賣韋雪的直播錄屏資源,呼籲有兼職需求的使用者做韋雪切片“躺著掙錢”,另一方面,不乏個人號在小紅書感慨:“做韋雪切片一個月了還沒達到千粉,沒法掛連結”、‘掛鏈成功但是不出單,賣不了貨,韋雪太難做了!”

所謂切片生意,指的是釋出達人的直播素材片段並在櫥窗或直播間掛相關商品連結,獲得賣貨佣金。此前,包括三隻羊、交個朋友、辛巴等抖快頭部主播,都具備龐大的切片軍團。
主播透過授權切片二創進一步擴散影響力並獲得賣貨分成,專業的切片賬號也會透過分銷模式獲取收益。
但隨著頭部主播切片的泛濫,無論是成熟主播還是短影片平臺都對授權切片賬號數量和切片內容的銷售額進行限制,此時,挖掘新晉頭部達人,抓緊上車成為切片行業新的機遇點。
韋雪、顧茜茜、K總三人,就是近半年來直播切片界的新頂流。“三個人都是很火的內容型主播,講話有趣段子多,前期容易起自然流量。顧茜茜塌房被封了,K總賣的品比較雜,韋雪主賣美妝,人群畫像明確,所以選她做切片的人特別多。”正在做韋雪切片的小水告訴作者。

據悉,從去年年底開放切片授權後,韋雪的“首批”“第二批”授權都已滿額,“一次也就開放幾百一千,但是幾萬人一起排隊申請,競爭特別激烈。越多人也就越說明有價值,我這批沒等上,先做她的娛樂素材攢攢粉絲,下波再上車。”河北的二胎寶媽玲子表示。
如果說去年的韋雪還因“情感導師”“販賣私生活博取流量”而備受爭議,那麼當下連續多月直播間GMV破億、穩定在抖音帶貨達人榜TOP10的她已經成為了新頭部達人代表和“吸金”素材庫。
在“一臺手機動動手指躺著分錢”“年輕人做兼職寶媽賺零花”等話術下,成千上萬的創作者被吸引而來進行韋雪素材的全網剪輯與分發,混雜其中的正規軍——專業的切片MCN機構和深諳此道的“盜切”團隊還會針對爆款素材購買流量進一步加碼,共同助推著韋雪熱度不斷走高,完成個人影響力的擴散和帶貨白牌的不間斷刷屏。
但實際上,據切片操盤手透露,全網真正能夠從韋雪切片中賺到錢的“不到五百人”,甚至這五百人中還有不少來自於韋雪自己所在的團隊雪映繁星的,更多觸角像是“免費傳播素材”的勞動力,甚至不少人還交了數千元的“學費”。
小水就告訴作者,“我是首批申請上的,切片賬號粉絲過萬,但掛鏈後根本沒有說的那麼賺,目前日入二十塊左右,不如買古茗股票有掙頭。”

成熟醫美產品經理
數萬人申請合作
為什麼切片賬號偏愛韋雪?
起號快、話題高、帶貨能力強是所有切片達人提及韋雪的關鍵詞。
這個從去年9月起,依靠“清醒女人情感語錄”和個人戀愛故事迅速走紅的初代網紅完成了在直播間的三級跳。據蟬媽媽資料,從去年10月起韋雪直播間月GMV均在億元以上,3月第一週兩場直播下來,其累計銷售額也突破2500萬,在達人帶貨榜中排名第8。

“做切片生意核心點是自然粉絲量和內容話題度,如果基礎流量差,故事吸引力弱,剪輯技法再高超也沒法留住使用者,停留時間太短那推薦流量就很低,不僅漲粉慢,轉化資料也會很差。”切片授權專案操盤手達叔告訴作者。
據他介紹,達人主播的內容吸引力可以從直播觀看人群的構成看到,“推薦feed流佔比越高,就說明內容的精準性和吸引力越強。”
推薦Feed流為抖音資訊流中的免費直播推流,會結合主播人設和貨品,推薦給搜尋、瀏覽和購買偏好相關性較強的使用者,並根據直播間的承接和轉化效率進行流量放量。換言之,主播越能從免費的資訊流中吸引使用者停留、互動、轉化,獲取的免費推流就越多。
據蟬媽媽資料,韋雪、K總、顧茜茜三人近一個月的直播流量來源中,推薦Feed流佔比均在50%以上,其中尤以韋雪播出頻次最高、流量最穩定,佔比均在70%以上。

一方面,這與韋雪豐富的情感敘事經驗、強力的清醒大女主人設打造和戲劇性的故事化帶貨表達息息相關。早在去年9月韋雪熱度崛起時,便有大批次拆解其“成功秘訣”的內容,分析她對過往傳奇情感經歷的講述方式、高密度的金句輸出和直播間“雄競”流量密碼。
“這都是非帶貨素材。關注娛樂圈八卦、對情感類內容和大女主敘事有需求的使用者非常容易被這些卡段素材吸引。最早我做韋雪素材切片的時候,一條韋雪講述和前任婆婆愉快相處的內容直接點贊好幾千。”小水錶示。

一眾切片號的高贊內容
另一方面,拋開這些個人故事向內容,韋雪在互動點位、美妝護膚領域的經驗分享也是其始終維持熱度的關鍵。“韋雪很懂大家關注她什麼,也知道怎麼展開。她本人並不避諱整容相關的話題,所以在大量醫美經驗分享和功效護膚側會有很高的說服力。除了情感類,乾貨知識也能吸引強美妝垂類人群。”達叔介紹。
作者觀察發現,當前韋雪直播時大量內容已經實現更新,她不僅聚焦於生活八卦分享和情感指導,也會更多和使用者講述護膚知識。
韋雪直播節奏較慢,以法令紋相關護理為例,韋雪會花費5分鐘以上時間和大家分析法令紋長短的不同原因,講述透過玻尿酸注射可能帶來的利好和危害,並結合不同預算科普如何挑選匹配的醫美專案,在乾貨型知識輸出後,再結合術後護理賣貨。
“韋雪是一個非常合格的產品經理,她的塑品邏輯和醫美人群高度貼合。首先她核心人設是醫美專家,年近40看起來依然狀態好夠年輕,本身就非常滿足大量具備基礎經濟實力的醫美人群的抗老需求。
她賣品時最常說的就是功效型、嘎嘎猛、和做了水光一樣、玻尿酸等。醫美領域有比較高的專業門檻,有時候真正的專家大夫講起來專業術語很多,反而不利於消費者理解。她說的詞彙、打的比方都是基礎型、泛認知的東西,而且站得是使用者視角,所以說服力很強。
從成分角度我們會覺得很多面膜的功效有被誇大,但話術上她的確很有吸引力。”某醫美團購平臺相關人士告訴作者。
達叔表示,這類內容也是非常適合掛鏈的短影片廣告素材。“短影片帶貨講太複雜的成分和優惠的直播間機制沒用。反而是有用的知識更能吸引使用者觀看,拉近和受眾距離。”

同時在貨品方面,目前,韋雪帶貨品牌聚焦在美妝賽道,受眾人群較為清晰,由於主打“貴婦”使用,所以均為客單價較高的白牌類產品,佣金也較高。“不同品牌我們能拿到的佣金不同,10%-40%不等,均下來大概能在20%左右。”小水錶示。
以其直播間合作密切的Yestar藝星面膜為例,雖然這一由醫美集團藝星打造的護膚品牌經營時間剛剛超過1年,但當前月銷售額超過2500萬,是被韋雪一手捧紅的白牌,帶貨達人均貢獻自韋雪和其切片賬號。
以賣的最好的Yestar藝星水光面膜為例,這款功效型面膜239元25片,單片價格比肩歐萊雅等大牌,據悉,其合作佣金在30%左右,這也意味著,切片素材每賣出一單,獲得授權的切片賬號便能收穫70元左右分成。

“目前網上有人說做韋雪的切片生意最高月入200萬+,這種我沒見過,但是頭部的韋雪授權切片素材號,在去年的時候月入20萬問題不大。”達叔表示。

“盜播”賣品GMV 500萬+
拼貼剪輯硬蹭明星流量
誰從韋雪切片掙到錢了?
當前,韋雪的直播切片中賺到錢的,基本都是盜播機構或MCN機構的專業人士。
從9月爆火起一直到去年12月,韋雪始終未開放切片授權,但大量切片團隊在前期未經授權時,便已經入局積攢粉絲和流量。有的賬號甚至帶起了“盜版”產品。
將韋雪直播間的講解和分享話術與主播並沒有合作的白牌產品嫁接,欺騙不知情的消費者在主播吸引力下買單。“這種反而利潤更高,因為高佣金、且無需和主播分成,有時候佣金可以到60%。”達叔說。
作者觀察發現,名為韋雪(精緻護膚)的某切片號,其帶貨的品牌便從未與韋雪達成合作。點進品牌所在店鋪“瑞淼優選”,核桃潔面奶、膠原蛋白麵膜、香氛身體乳……大量販售商品名稱與品類均與韋雪直播間販售商品存在強相似,但價格不到其一半,品牌也完全不同。
以膠原蛋白多肽面膜為例,韋雪直播間品牌為lefilleo麗菲歐,但這家店鋪品牌為NUOWEIYA。


今年以來,該品牌短影片銷售額超500萬,貢獻最多的達人幾乎都是頂著韋雪頭像的相關切片素材號。“這些商家會專門錨定一個主播直播間打造批次的仿製品牌,然後靠切片賬號做素材分發。”達叔表示。

同樣,還有打著韋雪名號直接開播的盜播主播,MCN機構湖遠行旗下,不乏主播打著韋雪旗號開播售賣所謂的“雪雪推薦”同款,以“小號播一會兒”為藉口售賣韋雪並未合作的白牌產品,月銷售額超過25萬。

顯然,先打造低配版韋雪直播間品牌店鋪,再透過與韋雪切片賬號合作短影片或直播,批次銷售引流商品,已經成為一門“灰色”生意,也是韋雪切片江湖中最大的獲益者。
與韋雪達成正版簽約,實現較高銷售額的很多切片機構也歸屬於MCN機構。去年12月,韋雪正式開放切片免費授權,且為零門檻。
透過申請的賬號0粉即可在櫥窗上架同款商品,千粉以上可以在短影片內掛載商品連結。目前,其首批和二批授權均已滿員,預計合作授權賬號達到千人以上。
作者查詢蟬媽媽發現,過去一個月,韋雪相關切片素材賬號帶貨金額在1萬元以上的有144人,10萬元以上的為23人。影片帶貨銷售額TOP10中,大量賬號均為雪映繁星、三隻羊的簽約賬號,許多僅在萬粉左右,甚至只有7000粉絲。

“很多個人使用者會認為先靠內容漲粉然後帶爆品就能賺錢,但目前市場上切片回饋高的賬號基本都需要對素材流量敏感度高,甚至需要針對性投流。”達叔表示。
由於韋雪本人和娛樂圈的緊密勾連,這些機構類的切片賬號深諳“剪輯法則”,會在短影片中加入大量虛假的明星推薦內容強化說服力。此前在直播間中,韋雪曾經誇讚過迪麗熱巴、古力娜扎等女星的美貌,並因為虞書欣曾經觀看過直播和她隔空互動。
而在切片人的二創下,這類提及明星相關的內容後會加上大量虛假的藝人影片或圖片,搭配AI語音內容,打造出“藝人同款”假象。
典型例如不少賬號在推薦膠原蛋白灌注面膜時,便透過嫁接韋雪內容和虞書欣的面膜種草影片,將藝人完全不同的帶貨內容移植至短影片內。就連韋雪團隊旗下的短影片賬號,也會搭載毫無關聯的女藝人影片和照片,輔助使用後“女明星集體回春”等表達。

同時,為了逃避法律風險,這些擦邊式切片素材大多會“打一梭換個地方”,在帶貨成功後刪除相關素材影片。
“其實現階段可以說韋雪帶貨的紅利已經基本耗空了。”達叔告訴作者。由於韋雪團隊一直以來帶貨品牌數量都遠低於其他頭部美妝主播,對於切片賬號運營者來說,可以合作的產品種類愈發有限。
以近30天資料為例,廣東夫婦8場直播帶貨350件商品,董先生11場直播帶貨181件商品,但韋雪12場直播僅帶貨43件商品,再扣除掉部分未對切片號開放授權的商品,同質化競爭更為激烈。
此前在接受運營研究社採訪時,點燃科技創始人、切片操盤手流星叔也曾分享:“包括郭有才、韋雪、向佐等在內的新晉頭部達人前100個切片授權賬號還能吃到紅利,否則都不建議做了。”

鼓吹韋雪切片月入200萬背後:
切片機構賣課,主播免費找分銷
但作者在小紅書站內搜尋切片,依然有源源不斷內容都在推薦韋雪。“一條影片引流成交三單,當日佣金500+”、“3天起號,單條影片帶貨佣金5000+”、“做的最好的韋雪切片號,單月收益可達到200萬”……

這與小水的說法形成鮮明對比,“目前我吭哧吭哧做了兩個月,掙了八百多塊,帶貨量非常不穩定。很多時候一天下來一單都沒有。最多的時候一天兩單,根本沒有出現過所謂爆單。”
諮詢過多方人士後作者發現,營造出這股熱潮的,大多是專門的切片課程銷售機構和頭部主播團隊。他們常年運營,選取黑馬主播和新晉頭部主播素材進行精準售賣。
小紅書內,大量切片相關賬號都在鼓吹韋雪切片的價值,引導興趣使用者入群購買。淘寶內,多家韋雪相關直播錄屏素材銷售量達到300+。據阿水介紹,這些素材中除了每場直播的錄屏素材外,還包含了包括“情感共鳴”“帶貨爆發”“幽默反轉”等不同類別的高光片段和對韋雪話術的拆解。
同時,購買後很多素材資源庫的博主還會兜售更多其他主播的片段,並引導受眾購買私域會員入會享受指導。

作者發現,這些課程導向十分精準,許多都是全職寶媽或有強兼職訴求的人群。售賣素材包後,切片機構還會引導使用者購買3000-5000元不等的“課程”,聲稱包含“AI工具、爆款剪輯方法和其他主播素材”,保證使用者“一週開單,一月回本”。
但小水告訴我們,這些高價的付費課程實用度並不高。“比如他給出的剪輯建議大多是內容上的,可我能做韋雪娛樂內容不代表能帶動貨。情感素材的片段經常幾十萬的播放量,但一發帶貨連結內容就經常只有幾十的流量。賣課的宣稱‘攢粉就能躺賺’底層邏輯就不對。”
同時,很多可以一鍵更換直播背景,搭配字幕的剪輯工具也都是常見的剪輯軟體自帶的基礎功能,且即使更換也會面臨限流。
“韋雪直播時穿搭很接近,我們變著法換背景加素材想降低重複度,但效果有限,有些商品影片總會莫名被判定違規,我懷疑是銷售額已經飽和了。”小水告訴我們。據達叔透露,如今在抖音平臺限制下,某件商品在切片號帶貨到達一定金額後會被顯著限流。
某切片行業從業者也告訴作者,這些鼓吹人群中,也不乏頭部主播團隊“親自下場”。“本質上來搞切片的人越多,越能擴散主播個人影響力。不管能不能賺錢,但是主播本人無論如何都不會吃虧。
有人幫忙全網全渠道分發,何樂不為?”據他透露,早期時,主播團隊也會尋找專門合作的切片素材機構,給切片賬號的個人運營拉群做私域,“剪出爆款內容後發給群主,還可以領紅包,之前就有點贊過千、過萬不同級別的紅包獎勵,鼓動更多使用者下場幫忙傳播。”
尤其對於大量帶貨品牌為白牌和新銳品牌的主播而言,KOC的批次剪輯、帶貨也意味著品牌背書,“高階、功效、強力,話說了一千次總會有人相信。韋雪的核心使用者就是新客,她直播的品有限,本人帶貨時話術大量重複,老粉一看就會發現不對。但是切片不一樣,幾十秒的片段可以被自然流量推到無數興趣人群面前,可以不斷洗新客賣老品。”
“到處都是推薦韋雪面膜的短影片,感覺是賣爆了的品,這才買回來試了試,還蠻貴的。”某因為切片購入韋雪直播間熱賣的Yestar藝星水光面膜的使用者笑笑告訴作者。某種程度上,她願意以近10元一片的高價購入這一品牌面膜,也是覺得“首頁被刷屏”,但笑笑表示,“使用後感覺就是正常的補水面膜,並沒有所謂的嘎嘎猛的功效,不會再買了。”
儘管這樣的“泡沫”終有戳破的一天。但不少採訪者都向作者表示,總有新的“韋雪”和新的“白牌”。混亂的切片生意似乎成為了一場頭部主播、切片操盤手、小白入局玩家一同構築起的陽謀,在新時代的“分銷模型”下,總會有源源不斷的白牌爆款,搭載於強表現力的主播IP和數以萬計的KOC,在不斷重複中被塑造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