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界又出新戰神——韋雪。
對很多網友來說,這個名字一點也不陌生,但如今代表的形象,卻與從前天翻地覆。
從為富二代生子拿下「九億撫養費」,到靠自己直播三場狂攬一個億。
被罵「撈女」這麼多年,韋雪怎麼翻身成了「清醒大女人」?
很多年裡,韋雪這個名字都揹負著不大好的標籤。
網際網路上關於她的傳聞,已經可以做成一篇ppt報告的程度。
在這些傳聞中,她曾是個出身貧窮的農村女孩,早年在理髮店洗過頭、在房地產做過銷售……
這些工作環境複雜,也練就了她擅長看人、識人,與人打交道的本事。
據說正是憑藉這些,她結識了富商陳平,並嫁給了他,生下一兒一女。
兩人因為情感問題離婚,她拿到600萬離婚補償。

從這時的故事來看,已經足夠傳奇了,但韋雪還有更吸引人的逸聞。
那時王思聰還活躍在網際網路一線,有個叫秦奮的富二代與他齊名,人送外號「滬上皇」。
彼時離婚過的單親媽媽韋雪,成了他最親近的伴侶,甚至懷孕,拒絕4000萬分手墮胎費,遠赴美國生下了孩子。

而關於她的名聲正來自於此,據說她歸國後給秦奮看了親子鑑定,並要求9個億的撫養費。
從此韋雪就一直與這一數字深度捆綁,另一個標籤,則是王思聰嘲諷她是「地攤貨」。

在很多人眼裡,她是抱著走捷徑的想法,接近秦奮,生下孩子,拿到九個億,為此在網上銷聲匿跡很多年。
原以為按照傳聞中的數字,她現在應該過得很好了。
但沒想到近期直播中,她說起自己最後悔的事,就是年輕時為愛退網,放棄自己的事業。

韋雪退網的幾年裡,正是網紅經濟繁榮期,不斷有網紅靠著熱度創業、發家。
就比如雪梨,從淘寶店主到創辦宸帆電子商務,從網紅走向企業管理者,賺得盆滿缽滿。
而在她們之前很多年,早在部落格時期,韋雪就已經是很火的網紅了。


她很會拿捏網際網路的風向,楊冪是女明星中的頂流,而她很多角度和楊冪如出一轍。

親子部落格盛行,正好有孩子的她走在第一線,成為當時著名的「80後辣媽」。

或許很多人都看過下面這張卡其色風衣母女裝的照片,這也是她巔峰時期流傳最廣的圖。

在現在很多網紅還沒有火起來的時候,她就憑藉穿搭賬號的粉絲量,創辦了個人品牌LIVIASHOP。
還曾登上過《快樂大本營》,稱得上是在走在網紅時代前沿的人。

如果當時按照這條路走下來,難保她不會成為下一個網紅企業家。
韋雪後悔的,不是不出名了,而是她錯過了經營自己的黃金時期。

於是半生歸來,經歷頗多的韋雪,決定還是搞自己的事業,直播這場風潮,她不想錯過。
在網上和姐妹們互動,大方「教授」戀愛秘籍,金句頻出。

先不評判她說得對不對,反正給網友的情緒價值絕對到位。
講到自己的八卦也一點不遮掩,別人問她九個億的傳聞是真的嗎,她毫不避諱:
首先,我很能賺錢,其次,有錢人不是傻子。

有彈幕問她去過美國嗎,她很快反應過來是在說傳聞中她偷偷去美國生孩子的事,主動回應:姐不是偷偷去的,是坐頭等艙去的。

她很自洽,對於自己的一切都坦然接受,有人質疑她沒什麼文化,情商為什麼這麼高,她回答:
我學歷不高,我經歷高啊。

還有網友質疑小奶狗男友是圖她什麼,她也坦誠:
他圖什麼我都無所謂,因為他圖的,剛好我都有。
旁人罵她也並不在意,有人在直播間裡嘲她是便宜貨,她非但讀了出來,還頗為冷靜地說了一句:「現在不是了。」
她也很懂網友們來到直播間是想看什麼,不遮遮掩掩,笑著讓男友叫前夫「叔」。

她也很會「討好」女性受眾,有人問她男友不介意你有孩子嗎?她解釋道:
那是我的過去,不是我的過錯。
有人問她吃蛋糕嗎,她也明白這是在提葉柯的事情,於是溫柔說著:
這場網路的狂歡我也看到了,但大家別這麼去說一個女生,女生何苦為難女生。
講話很直接,卻不夾槍帶炮;
看得懂別人言外之意,也願意把話茬遞出去。
最厲害的是,無論面對什麼樣的言語,都很大方、很坦然。
還能把自己最引人注意的感情經歷娛樂化,甭管富豪前夫、富二代前男友,還是小奶狗現男友,在她這裡沒什麼不能提的;
都是可以供觀眾開心的人,都是她要成為「網際網路戀愛祖師奶」的最佳素材。

如今她將近40歲,離異,是帶著三個孩子的單親媽媽,卻有過億身家、小奶狗男友、前任們爭相在她直播間刷禮物的現狀。
自帶話題熱度,又能給觀眾帶來情緒價值,再次走紅似乎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看她的直播,的確能感覺到溫柔其實是一種「武器」,因為這代表著內心強大、不在意不糾結,正是如今網際網路年輕人們最渴求的特質。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湧入她的直播間,致使她僅僅直播三場,銷售額就能達到一個億。

她徹底清醒,這年頭搞男人不如搞事業,與其費盡心思為了富二代雌競,不如自己賺錢來的更自由。

韋雪的轉變,是她自己思想的轉變,亦是女性覺醒時代的必然結果。
曾經那篇富婆為什麼超愛他的文章裡曾講到過,傳統女性最擅長在親密關係裡付出、扶持對方。
利己主義者的女性揹負「撈女」這番惡詞多年裡,似乎很少有人發現,其實男性才是多數兩性關係裡最大受利者。

畢竟在世俗偏見裡,男性才是權利和金錢的主導者,女性想要擁有這些,就必須依附於男性。
所以當一個女性和比自己經濟基礎好很多的伴侶在一起時,常常逃不過「拜金」「撈錢」的罵名。
但與此同時,將兩者性別的情況調轉,卻是完全不一樣的輿論境遇:
「撈女」大多撈的是一個幸福富足的家庭,這其中可並不只有一方受益者。
但換個性別,(男性)撈的可就是對方的全部,從情感到金錢,最後一腳踹開。

葉珂被罵了一輪又一輪,甚至背上拖累黃曉明的「罪行」;

可那些風暴中的男性,卻美美隱身至今,依然穩坐在自己的公共位置上,頂多就是被罵一句「軟飯男」、「渣男」。
這其中的代價對比,足夠直接。
就不必說還有實際與表象並不符的情況,比如黃聖依被嘲擠入豪門、圖楊子錢財多年,如今大家才發現原來是楊子利用她的名氣更多。

不論韋雪的曾經是否像娛樂八卦中寫的那樣,但時至今日,她要靠自己翻身的決心已經擺在公眾面前。
那麼,還是想給所有選擇為自己而活的女性鼓掌。
萬里前程,只差啟程。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
撰文丨姜姜
編輯丨qko
主編丨眠去
出品丨麥子熟了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