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標一下新榜,及時瞭解關注新媒體的一切
編者按:“曲曲大女人”被稅務部門通報偷逃稅近千萬後,網際網路上的大女人生意再次引發關注和討論。本文探討了“大女人”們為何能如此賺錢。 本文經授權轉自公眾號“毒眸”(ID:DomoreDomore),作者楊睿琦。文章所述觀點不代表新榜立場,轉載請聯絡原作者。
在網際網路上備受追捧的“大女人”,再次成為網友的討論焦點。
前段時間剛剛拿下上海頂級豪宅翠湖天地,順利產子的網紅“曲曲大女人”,最近被稅務部門披露偷逃稅近千萬;“拿下”兩位富豪伴侶,全網“戰績可查”的初代網紅韋雪變身“抖音帶貨一姐”,整個Q1每月都能帶出過億銷售額。
驚人的數字再次引發網友對“大女人”博主的關注與討論。
“曲曲大女人”主打私域變現、高達199800的“閨蜜聯盟”會費吸引超500人付費進群,僅這一項收入就已破億。
韋雪帶貨的產品多為本就高佣金的美妝品牌,業內人士透露,由於韋雪帶貨產品中還有不少“白牌”產品,佣金最高可逼近70%,按此資料保守估計,韋雪每月至少進賬千萬。

(圖源:環球網)
網際網路上的“大女人”們為何如此賺錢?核心原因還是踩中了當下女性群體的情感焦慮與信任危機。
不少網友都在二位主播的直播間請教情感問題,“曲曲大女人”和韋雪也都給出諸如“讓你心中無男人,不是讓你身邊無男人”“利用他的資源讓自己向上爬”等建議。
再加上“大女人”們的姣好容貌、風度氣質以及“高情商”,都讓女性網友們將其視為一種“成功樣本”,進而在依賴與仰望中產生巨大的商業空間。
“姐妹”們的真金白銀就此流入主播口袋,網路上的“大女人”賺得盆滿缽滿,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那麼多“大女人”,已經不再重要。

“大女人”的“小生意”
“曲曲大女人”終於重回視線,只不過這次是因為偷逃稅。
4月1日,稅務部門公佈網路主播樂傳曲,也就是網友熟知的“曲曲大女人”的偷稅案件。
案件詳情顯示,樂傳曲(下稱“曲曲大女人”)透過個人賬戶收款隱匿銷售收入,以及將個人取得的勞務報酬所得轉換為個體工商戶經營所得等手段偷逃稅款,稅務部門依法對其追繳稅費款、加收滯納金並處罰款共計758萬元。
作為最近幾年走紅的情感賽道頭部主播,“曲曲大女人”最被人熟知的就是高達十餘萬元的“閨蜜聯盟會員費”,這筆會員費在去年年底,從129800元上漲至199800元。但是光有錢也不行,想進群的“閨蜜”還需“理事會”面試稽核才能透過。
成功加入“閨蜜聯盟”的會員有機會得到“曲曲大女人”的一對一連線以及語音條、文字指導等服務。
“閨蜜聯盟”主要以微信群的形式存在,共有四個群,每個群200人,按每人129800元會費計算,僅這一項,“曲曲大女人”便有過億收入。

(圖源:微博)
然而,從稅務部門釋出的案件詳情來看,收入過億的“曲曲大女人”,個稅申報僅60餘萬元。
在檢查人員通知樂傳曲本人配合檢查後,樂傳曲“有恃無恐”,稱自己“近一年才收入猛增,前兩年處於積累人脈階段,開銷大收入較低很正常。”
最終在稅務部門的抽絲剝繭下,“曲曲大女人”透過個人賬戶收款隱匿銷售收入,以及將個人取得的勞務報酬所得轉換為個體工商戶經營所得等手段偷逃稅款的手段得以被揭穿,最終按規定繳清稅費款、滯納金及罰款。
其實早在2023,“曲曲大女人”就因“傳播不良婚戀觀“被《中國婦女報》點名批評。抖音、小紅書等各大社交平臺也對“曲曲大女人”進行內容處置。2023年底,“曲曲大女人”被微博封禁。

(圖源:微博)
雖然賬號被禁,但並不影響“曲曲大女人”做生意。很快,“曲曲大女人”從公域轉戰私域,在小鵝通上繼續自己的“大女人馭男術”。
在粉絲眼中,畢業於武漢大學,還曾參加過“快樂女聲”選秀的“曲曲大女人”相比於其他情感博主更聰明,更“高知”,能夠一針見血指出一段情感關係的本質並快速給出最具價效比的處理措施。
2023年8月,一位金融從業者在“曲曲大女人”直播間討論自己和兩位“金主”相處難題的直播切片在社交媒體快速傳播,“曲曲大女人”粉絲暴漲。
隨後“曲曲大女人”也陸續推出包括《金貴的關係》《黃金社交》《向上管理》等付費課程,最便宜的《金貴的關係》共24節,定價3580元。
這些課程號稱可以從社交、情緒管理等多種角度幫助粉絲“打通人場、情場、錢場的任督二脈”。其中《十點鐘哼哈課》旨在讓女性如何在床上“取悅自己”。雖然名為“取悅自己”,但其中的不少招數看起來更像是在取悅男性。

(圖源:微博)

直播間的爽文女頻劇
雖然姐已不在江湖,但姐致力於讓江湖一直有姐的傳說。在被多個平臺封禁後,“曲曲大女人”多次試圖捲土重來,化身“美人解憂鋪”。懷孕也不影響“曲曲大女人”直播連麥。
在逃稅事件前,“曲曲大女人”最大的新聞是購入上海翠湖天地的千萬豪宅與產下一子。
在這期間,也有不少“曲曲負債”“曲曲出國”的流言傳出,也有不少粉絲感覺課越開越多的“曲曲大女人”有些不對勁:似乎她沒有自己說的那麼聰明,更沒那麼“大女人”。
在小紅書等社交媒體上,有不少重金加入“閨蜜聯盟”或是買入課程的網友發帖控訴,稱“曲曲大女人”所謂的“一對一託付”完全貨不對板,加入會員群后,並不是“曲曲大女人”一對一答疑解惑,而是手下的眾多“情感導師”出面,傳授課程,而這些所謂的“情感導師”,有些連話都說不明白。

(圖源:@trumpitup)
但粉絲依舊選擇相信,與其說她們選擇相信“曲曲大女人”,不如說她們相信的是短影片平臺上的“大女主敘事”。
除了賣課、私域收費的“曲曲大女人”,另一位走起“大女主賽道”的還有初代網紅韋雪。當然,在網際網路上,韋雪更為人熟知的身份是“煤二代老闆”陳平的前妻以及知名富二代“滬上皇”秦奮的前女友。

(圖源:@韋雪)
“曲曲大女人”走向私域,韋雪專攻公域。
幾乎是在“曲曲大女人”去年復出的同時,韋雪的抖音直播爆紅。兩任富豪伴侶成了韋雪的“流量密碼”,韋雪經常在直播間提及二人以及自己與婆婆相處的趣事。面對網友刁難,韋雪的快速反應與高情商回答更是讓網友“五體投地”。
比如有網友提及其早年“洗頭妹”的經歷,韋雪不緊不慢,笑著回答,“對啊,咱倆是同事,我洗頭,你洗腳,我現在賣面膜10萬加,你現在過得好嗎?”

(圖源:微博)
其實早在2020年,韋雪就已試水直播,但當時沒什麼水花,但這次韋雪盯準的“高情商清醒大女主”人設,果然起效。
2024年12月,韋雪已經是抖音達人帶貨日榜第3名。2025年,韋雪的粉絲數從500萬暴漲至978萬。整個Q1,韋雪每月平均帶貨超十場,場均觀看500萬,場均銷售破千萬,每月月度銷售額都能破億。
由於韋雪主帶的基本都是高佣金的美妝產品,業內人士透露,其佣金已近70%。僅直播帶貨一項,保守估計,韋雪至少月入千萬。
為了貨能鋪得更廣,除了“高情商清醒獨立大女主”,“爽文女主”的新人設韋雪也沒放過。
“給媽媽一年的時間,一年之後,媽媽手拉手帶你走進來”。在最近的直播間裡,韋雪對著網友們講起自己此前由於一些“情感原因”,頭也不回地從豪宅搬出。面對孩子的不捨,韋雪做出了這樣的承諾。
如今韋雪實現諾言,買下了這處自己曾經租住的豪宅,有不少網友揣測,當初給韋雪租下這處豪宅的,正是富二代前男友秦奮。
這無疑狠狠踩在網友們的爽點上。再加上曾經出軌的前夫陳平在直播間瘋狂刷禮物,秦奮的滑雪品牌官方賬號也頻頻露臉韋雪直播間。在這種“曾經背叛自己、看不上自己的男人重新回頭,而自己已新人在懷左擁右抱”的敘事下,韋雪直播間提供的不僅是高情商聊天與陪伴,而是一齣定製的爽文女頻劇。

(圖源:微博)

現實與網路的諷刺互文
雖然“曲曲大女人”和韋雪的商業邏輯與變現方式各有不同, 但其背後的本質依舊是對“大女主賽道”的精準拿捏。
近幾年,情感賽道在短影片平臺上異軍突起,不少主播都做起了這門生意,有的直播連麥答疑解惑,有的則是立起人設準備賣貨。
不可否認的是,的確有些情感博主能夠解決網友的情感困惑,或者至少對陷入情感危機中的男男女女們給予安慰。

(圖源:微博)
也有不少網友認為自己的確在“曲曲大女人”和韋雪的直播間內學到了親密關係相處的訣竅與手段,改變了自己對親密關係的看法,對自己幫助很大。
但隨著近些年男女關係的變化,“大女主”人設的走紅,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踩中了當下女性的情感焦慮與信任危機。
資料顯示,韋雪直播間的受眾以女性為主,佔比高達81.65%,年齡主要集中在31-40歲之間,這些使用者最常提及的問題就是“男朋友不給我花錢是不愛我嗎?”“他就請我吃了一頓肯德基,我就成‘撈女’了,怎麼辦?”
而在這些使用者眼中,交往兩個富豪伴侶的韋雪是一種“成功樣本”。同款睫毛膏、同款純欲風毛衣、同款“高情商”統統都要get起來,這樣或許可能會更接近理想男友一點。
沒有韋雪如此“戰績可查”的“曲曲大女人”,雖然直播賣課,但本質相同,都是透過踩中慾望切口,從內而外販賣焦慮。
名義上是書寫自己的“大女主”人生,實際上還是在男頻文中擠破頭爭一個女配。

(圖源:微博)
而被這些情感主播的“大女主”敘事吸引的使用者會逐漸增加停留時間,進而產生依賴,甚至與主播們在現實生活中建立關係。
“曲曲大女人”就經常與“閨蜜聯盟”中的會員們吃飯聚會,並在線下聚會上親自“指點一二”,其購入上海翠湖天地的豪宅時,也是粉絲牽線為其拿到優惠價格。
韋雪則更擅長用帶貨與粉絲建聯,其帶貨的不少品牌都是“白牌”商品,甚至是“微商”產品。在小紅書等平臺上已經有不少網友發帖稱韋雪在直播間推薦的產品根本沒有說的那麼好用,甚至有網友直呼“上當受騙”。

購買商品和關注網紅本質是同一邏輯:消費自己的注意力,為她者的流量事業添磚加瓦。而對於這些主播紅人來說,“大女主”只是人設,做生意才是正經事。
至此網路與現實形成了微妙而諷刺的互文:網路上的“大女主”未必是真的,但現實生活中的盆滿缽滿卻是貨真價實。
換一個角度來說,這些博主又何嘗不是在現實生活中完成了“大女主”敘事?只不過一個個“大女主”的脫穎而出,消費的是無數追隨其後的粉絲使用者。
但從始至終,這看起來似乎都是一樁心甘情願的網際網路買賣。


關於新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