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股市大震盪後,年輕人開始“保命式理財”

哈嘍家人們,又一週的工作即將結束了。但是相較於以往,這一週很多人的心情就像剛坐了一趟沒系安全帶的過山車,大起大落之後大哭大鬧。
尤其是這周的“黑色星期一”,全球股市都染上了大家不喜歡的顏色。
這一天,大家回想起了特朗普上個任期末尾股災帶來的恐懼和絕望。
如果說投資是一場人生的修行,那麼好,現在脆弱時間到,我們一起來禱告。
上一次主要是因為疫情以及川子建議注射消毒水預防新冠,而這一次主要是川子透過excel小學數學法要搞關稅向全世界開炮。
不論這個美利堅國首席面壁人腦子裡究竟在想些什麼,市場上劇烈的波動都是不可避免的,川子只是把全球股市推向了亂紀元。
至於接下來會有多亂,還會亂多久,沒人知道答案,包括川普本川。
幸運的是,黑色星期一隻是這一週最黑暗的一天。
從週二開始到昨天截止,不論是我大A還是美股,兩邊都回血了一些。
美股那邊道瓊斯漲了7.87%,納斯達克一度創下16年單日最高漲幅。
讓人不免懷疑,川普當總統是不是完全為了自己炒股方便?
至於昨天大的大A,同樣也是走出了一個虎虎生風,一日千里。
此時此刻,我知道你很高興,但是你先別急。
當你想要高呼收復失地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身邊有多少人已經在黑色星期一絕望後就割肉離場了?
我身邊就有不少。比如我那人在紐約,剛下飛機的好兄弟小林。他讀了商學院和幾本關於投資的書後,平時張口就是“做時間的朋友”,微信簽名也是四個大字“價值投資”。每天西裝革履,頭髮抹油往後梳,立志當上中國版的“華爾街之狠”。
可性格急躁的他依然沒繃住週一那千股跌停的慘狀,在週二就割肉跑路了。他在A股裡不論是股票還是基金,幾年向爹媽撒嬌賣萌才能攢下來的本金都以慘綠折戟。
與此同時,他見美股跌的很慘,又在損友的教唆下做空納斯達克,期待能用美元回點血。結果週三美股暴漲,他又爆倉了。紅票子在大A變綠,綠票子在美股變紅。真是中美合拍,文體兩開花,開的是花錢的花。
川普版“一年神魔”
至於廣大的普通年輕人在這幾天的過山車行情裡,自然也不是很好。
雖然大家起步不同,本金數量有差異,但是對於投資理財而言,很多非投資專業的年輕人都無外乎三大失誤:
首先是不求甚解,喜歡跟風,盲目投機。一看到某隻股票或基金漲的多了,拿了獎了,或者只是單純聽說到了某個行業板塊行情不錯就貿然買入。
其次是不考慮實際情況,投資方式徒有其表。單純以為美股投資“高大上”,“長期上漲”就不分節點盲目all in,結果就遇到了“用平臺積分兌換洗車券,省了40塊,開啟美股賬戶一看,車沒了。”
最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看不上低收益,總想以小博大。很多年輕人甚至不惜花高價買所謂的理財課程,就為了能夠走上致富的快速通道。速度是快了,但可能是賠錢的速度。
忍不住割肉的人和高漲前跑路踏空的人,最終都會意識到一個樸素的投資哲學:買漲買跌,不如買穩。做多做空,不如做穩。
越來越多年輕人也開始琢磨過味兒了,在股市裡顛吐了才知道穩穩當當的理財才是個寶。大起大落留不住,平平淡淡才是真。
如今那些之前你還看不上的2、3個點的銀行理財,正在被追著買。今年4月以來,每天有1000億湧入銀行理財網商銀行銀行理財專賣平臺穩利寶,節後申購也比節前大幅上漲。
比起曾經《大時代》裡的技術性調整或者經久不衰的天台梗,大家逐漸開始把穩健理財當成抒發情緒的安全區,這說明年輕一代關於財富和投資的認知正在革新,或者說迴歸。
大家意識到了穩健增長穿越週期的可貴,穩利才是人生真正的橫財啊。
其實理財這件事,就像整理自己的生活一樣,不論波動有多大,最終落到自己口袋裡的才是實打實的真收益。
還是那句話:買漲買跌,不如買穩。做多做空,不如做穩。這也正是很多人選擇穩利寶作為穩住自己財富的原因。
穩利寶釋出的1季報資料顯示,使用者超過343萬,僅2025年一個季度,新使用者就增長了27.5%。而且新使用者復購意願強烈,每3個新使用者中,就有2人投資了2筆以上。
正是因為這波全球股市劇烈波動,使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從一定要賺快錢暴富的極端觀念,逐漸轉向“穩健增值”。畢竟,賺錢重要,守住錢更重要。
而且相較於傳統銀行理財,穩利寶的收益更高,近一年的平均年化收益率達到2.77%,高於行業平均2.69%。
銀行理財還更抗跌。普益標準資料顯示,三月份債市調整期間,銀行理財行業產品正收益佔比為90.27%,高於債券基金60.52%的表現。而穩利寶以96.76%的正收益比例脫穎而出。而且使用者持有三個月以上,則可以100%實現正收益。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和動輒-10%收益相比,這不操心的三瓜兩棗看著又香了。我們最終會明白,投資這事,
設計/視覺:Lvv
↓從收租到理財:包租婆的“不動產突圍戰”↓
↓甲亢哥的抽象中國行背後,是誰在充當幕後推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