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常會收到很多朋友的疑問,說:
“ 我感覺自己現在的狀況有點糟,想要改變,不知道該怎麼辦?”“不知道是否有心理諮詢的必要,也不知道自己的情況是不是真的嚴重。”“心理諮詢是有一定的費用的,所以做諮詢能不能解決我的問題呢?”
產生這個困惑,就意味著你內心可能已經有一些困擾。而這些困擾是你自己難以消解的,所以需要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
那如何簡單地判斷自己什麼時候需要尋求心理幫助呢?
-
當情緒困擾已經影響到學習、工作、人際交往,影響到整個生活時;
-
當情緒困擾透過一些軀體症狀表現出來時;例如長期的失眠、頭疼、耳鳴、頸椎痛,而且前提是去很多醫院進行過檢查,沒有效果,並非是身體的原因。
總結一下,當你覺得的心理困擾已經影響到社會功能,自己難以處理、羞於和親友求助或親友無法為你提供支援時,你可以考慮求助於專業的心理幫助。

如果近來你感覺到一些困擾,卻因為費用、對心理諮詢陌生等等原因不知道怎麼邁出第一步,可以先從簡單心理的“免費預諮詢”開始體驗。
什麼是預諮詢?
預諮詢(In-take interview),是西方許多大型心理機構及高校諮詢中心在開展正式的心理諮詢前會提供的一項服務。透過談話的方式,幫助你提前瞭解諮詢的基本設定和作用,透過基本背景資料的收集,與你討論你目前遇到的情況,以真誠的態度,傾聽你的困擾,幫助你梳理問題,給予心理上的支援和反饋。
◍ 費用:免費(過程中不會以任何理由收取任何費用)
◍ 時長:一般為50分鐘
◍ 形式:面對面/影片形式(若想選擇面對面形式,請選擇你所在城市的學員進行預約,若當前城市未有學員,還可選擇影片形式)

預諮詢中可以獲得的是:
◍一個安全的空間與一位專業的心理服務者;
◍ 表達自己的情緒,體驗被共情、被理解的感受,緩解壓力;
◍ 梳理你當前遇到困惑和壓力;
◍ 幫助你瞭解心理諮詢以及心理諮詢如何開展工作。
往期體驗過的Ta們這樣說:
◍ “從來沒有遇到真正願意無條件理解、傾聽自己一切想法的人,幫我梳理了很多複雜的事情,最後結束那番話令我十分深刻:「諮詢師不提供解決的方案,最終解決還是要靠自己。」但她讓我看清楚了很多自己的問題,很感謝這次經歷。”
◍ “在這裡,我有勇氣袒露心聲,去揭開過往的傷疤,慢慢地療愈自己,以更加陽光積極的心態面對人生困難坎坷。真心地感謝你,你真的非常真誠用心,讓我很受感動和鼓舞,謝謝!”
◍ “很感謝小姐姐的耐心聆聽,確實給了我一個不一樣的視角來思考問題。”
誰來提供預諮詢服務?
簡單心理Uni「心理諮詢師培養計劃」學員,為你提供免費的“預諮詢”,傾聽你的煩惱,梳理你的困惑,陪伴你的困境。
◍ 他們已累計完成近200小時的相關諮詢理論、諮詢技術的學習和練習,受過相關專業訓練;
◍ 他們已累計30小時+的助人經驗;
◍ 他們會在經驗豐富的督導老師的支援下完成預諮詢,所有提供“預諮詢”的學員會接受專業督導師每週一次的團體督導。督導師均來自於美國、臺灣等地,諮詢經驗在10年以上,已積累10000小時以上個案經驗。督導師將為學員提供專業上的支援和指導。

申請體驗“預諮詢”,需要你:
◍ 年滿18歲,無服用精神類藥物歷史,無自殺意願、行為或自殺經歷;
(受訓階段學員目前的經驗與勝任力較適合與一般困擾或心理問題的志願者一起工作)
◍ 非「簡單心理Uni·心理諮詢師培養計劃」在讀學員;
◍ 明確瞭解參與的志願活動並非完整、正式心理諮詢;
◍ 有了解、改變自己/現狀的願望和動機;
◍ 在時間、地點上能配合每週一次的頻率,能保證完成1~2次會談。
如何預約?
1.點選閱讀原文,選擇合適的學員預約,填寫申請表單。表單中僅涉及你的基本資訊,將不涉及個人隱私,供你申請預約的學員參考。
2.提交表單後,請務必關注微信公眾號「簡單心理小助手」並繫結賬號或下載簡單心理app登入賬號資訊,關注系統私信通知,且及時查收你在申請表中預留的郵箱或電話內的簡訊。
3.學員會在2天內處理你的預約申請,你將收到系統通知,如你的預約申請被接受,學員會與你取得聯絡,雙方自行約定時間地點;如你的預約申請被拒絕,本次未匹配成功,你也會收到系統提醒,如有需要可以向其他學員提交申請;
4.每人累計有2次提交預約申請機會。
隨著生活節奏的增快,越來越多的人可能會遇到讓自己難以與身邊人分享的難過、羞愧或一些常見的心理問題,這些在預諮詢裡都是可以被看見、理解與傾聽的,希望在體驗中你可以瞭解自己,理解自己,探索自己。

12月最後一批「公益免費心理服務」名額,每人限2次機會
👇讓免費預諮詢為你的情緒做一次清理吧👇

▽點選閱讀原文預約
這裡有免費的專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