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在後臺都能收到大量大家對於心理諮詢師的提問:
-
在國內心理諮詢師都有哪些就業方向,前景如何?
-
國內心理諮詢師到底是幹嘛的?他們每天工作生活的狀態是什麼樣,收入水平什麼樣?
-
想入行心理諮詢師怎麼成長規劃最靠譜?
-
什麼樣的人不適合成為心理諮詢師?
而只有碎片化的回答無法給大家更全面的資訊,於是我們特別邀請到中國心理學會婚姻家庭心理與諮詢專業委員會(籌)委員、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應用心理專業碩士兼職導師、簡單心理特約督導師蘭菁老師,為大家揭開心理諮詢師的神秘面紗,講述從業多年後,她眼中真實的心理諮詢師是什麼樣的。

蘭菁老師作為簡單心理Uni「心理諮詢師培養計劃」的專案導師,從系統全面的視角出發,分別將“本專業”和“跨專業”成為心理諮詢師的專業養成和路徑規劃進行了針對性的講解。
結合國內心理諮詢師的從業環境和趨勢,從專業角度解釋成為心理諮詢師必經的三個階段,並幫助未來從業者掌握從0到1成為心理諮詢師的核心從業問題。
01
心理諮詢師都做什麼?
作為一個在這個圈子裡摸爬滾打了很多年的人,我很期待能跟大家分享一點在這個圈子裡的體會。
我做心理諮詢師大概有十幾年。但是從我開始讀心理學專業的本科開始,包括到美國接受心理諮詢的教育,以及工作,其實有差不多 20 年的時間。
這 20 年其實是我國心理健康行業迅猛發展的 20 年。
在這20年間,我見證了諮詢領域的許多變化,對於這個行業的體會也是在不斷重新整理的。
包括心理諮詢師資格證的成立和取消,以及心理諮詢行業的不斷興起,20 年前,我們很難想象整個社會對於心理諮詢有那麼多的需求。
所以今天我們就主要回答四個問題:
1、目前在國內,心理諮詢師到底是幹嘛的?他們每天工作生活的狀態是什麼樣的,包括收入水平是什麼樣的?
2、如果你想成為心理諮詢師,需要完成什麼樣的培訓,也就是一個成長路徑。
3、對照一下你現在的狀況,看看你適不適合成為心理諮詢師。
4、如果真的走上了心理諮詢的道路,可能會有什麼重點難點。
首先,心理諮詢師都在做什麼?回答這個問題相當於3個問題:心理諮詢師在跟誰、在哪、怎麼做這個叫做心理諮詢的東西。
01 心理諮詢師可以跟誰一起工作?
心理諮詢其實就是一個跟人有關的工作,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心理健康相關的問題或者需求,那就會有心理諮詢師的用武之地。
比如說,以年齡的維度來劃分,母嬰的諮詢也有專業的人在受訓,心理諮詢師主要是跟嬰兒和照顧者兩個人一起工作的;
到兒童,從四五歲開始ta就完全可以跟諮詢師單獨工作了,當然諮詢師也可以跟這個孩子的家人,比如說ta的父母一起工作;
成年以後,包括中年人,包括老年,心理諮詢師都可以與他們進行工作。
再比如,以問題的角度劃分。諮詢師可以跟一些社會功能受損比較嚴重,比如無法進行穩定工作、不太能保持正常社交的人工作;也可以跟一些看起來很健康,工作很好,甚至家庭幸福美滿,但是ta心裡會有一些ta自己才知道的困擾的人工作。
甚至我們可以按照特定情境來劃分,比如說在醫院跟有患慢性疾病的或某一些特殊的疾病的患者本身以及他們的家人工作,這些家人需要什麼樣的支援;或者在戒毒的地方、在監獄等等。
所以其實各行各業各個領域都可以有跟心理諮詢能結合得上的地方。
02 心理諮詢師可以在哪兒工作?
我這裡列了四類最常見的,目前國內心理諮詢師可以去做的一些從業的環境。
如果你會聽到一個心理諮詢師,他說他在個人執業,那基本上相當於一個個體戶,或者說更像是一個手藝人,我自己為自己安排工作量和工作方式。
想做個人執業你可以去入駐一些平臺,像簡單心理;或是做自媒體,宣傳自己。
個人執業的好處是自由,你可以自主安排時間,但我不得不說這個自由是相當有限度的。
作為諮詢師你的時間是需要提前規劃的,包括你的休息,如果你要休假,那麼一定要提前跟你的來訪討論,你要怎麼休假、休多久。
還有弊端在哪裡呢?我覺得在於孤獨。
這其實就是一個個體戶的感覺,可能同伴的支援會少一點,沒有像職場那樣的氛圍。當然對於有些人來講,這個可能是一個利好的訊息,就是沒有很多職場中的複雜性,但同時你也少了一些支援。
再加上心理諮詢師的特殊性,非常強調保密。所以你不僅在工作中沒有同伴,你休息的時候也沒有辦法跟別人吐槽,沒有辦法做職場裡面常見的吐槽去引發一些共鳴。
除非在專業的督導的情境中,可能同行之間可以有互相支援,但這個支援也是計劃好的,不是即時的。
那這一類的收入大概怎麼樣呢?
這個基本上非常的好算,我們這個行業裡面最透明的就是收入上面的秘密。
你就看ta每個小時收來訪多少錢,然後你看ta透過什麼途徑拿到個案。
做乘法就好了,你就看ta單位小時大概到手多少錢,每週大概做多少個諮詢,然後你就很容易可以得到一個月收入,甚至年收入。
對於個人執業來講,一般全職的諮詢師每週的工作量是多少呢?
一般一週可能到 25 個諮詢左右,也就相當於一週工作五天,每天四五個來訪。
對於全職的諮詢師來講,一天做四五個諮詢,這個確實還是一個比較舒服的工作量。
這類其實跟個人執業還是有點像的,只不過諮詢師跟一些機構的繫結關係會更緊密一點。
比如說你的個案就是透過機構,諮詢機構收到,然後派發給你,你可能用的也是這個機構的場地,當然這個機構的提成會多一點。
一般來講,業內提成的比例跨度還是很大的。很多機構會分得非常細,資深諮詢師和初級諮詢師的比例是不同,一般來說從 30% 到 70% 不等。
總的來講,這兩類都屬於我們可以接觸到更多樣的來訪者的工作機會。
現在很多高校都有一個心理諮詢中心,裡面會需要心理諮詢師,不管是專職的、兼職的。
中小學基本上也都配心理老師了,也包括專職的和兼職的。專職你是拿編制的,需要靠學校有沒有這個編制名額來決定;兼職通常是有這個預算就可以。
還有一些科研培訓機構,像是一些高校裡面的一些研究所,也有這種對外諮詢的機構。
一般來講,在學校,首先工作的人群更固定——學生。
對於喜歡的人來講,就是你就越做越熟,也不會碰到那麼多樣的人群;對於不喜歡的人來講,可能就會覺得相對的單一。
工作內容一般除了諮詢之外,會有比較多的時間,大概至少百分之六七十的時間在做教學,也就是上心理課、學生活動、做一些宣傳心理教育文案,做一些跟心理健康相關的專案。
比起前兩類來講,在學校的體系裡面,如果這個諮詢中心發展比較成熟,那ta的支援確實是很好的,你的同行、同事之間也可以有支援,一般都會有定期的督導。
但是如果你剛好在一個正在建心理教研室或者是正在建這個諮詢中心的學校,那你作為元老,你可能剛開始會面對的挑戰大一點。
現在很多專科醫院,比如裡面安定、回龍觀、北醫六院,設有心理科,同時越來越多的綜合性醫院裡面也開始有心理科了。
所以這也是諮詢師可以去工作的一個方向。
只不過在醫院做心理諮詢,你需要有一個心理治療師的資質,而不是心理諮詢師的資質。
這兩個有什麼區別呢?
新精神衛生法非常明確規定,對於一些有診斷的精神疾病,包括像抑鬱症、焦慮症這種我們耳熟能詳的神經症水平的疾病,如果要治療的話需要有心理治療師資質的人去做的。
那心理諮詢師能幹嘛呢?
你可以在醫生給他開了藥之後,推薦去做心理諮詢來輔助這個治療的過程。但是心理諮詢師沒有診斷權、處方權,以及直接跟這些患者做治療的資質。
當然,在實際的工作中,這個區分沒有非黑即白,因為諮詢師和治療師很多時候是有很多合作的。但是如果去醫院是你未來的一個職業方向的話,你可能就需要了解心理治療師這個證它所需要的一些條件。
總的來講,現在在整個的醫療系統裡面,心理諮詢師或者說心理科也是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的。
當然,除了上述四個類別之外,還包括EAP 公司以及一些政府系統,比如社群,監獄,戒毒所……也是比較常見的從業方向。
02
國內心理諮詢師的成長路徑
國家現在對心理諮詢師的管理是越來越規範了,專業的諮詢師越來越多,在過去 20 年裡面,我覺得是井噴式的發展,我覺得還會再噴很多年。
所以也就導致之前可能一些當年受訓沒有那麼完整和紮實的諮詢師現在就會覺得有點壓力。
如果大家真的想走到這個行業裡面來,我也很誠懇地建議大家最好從剛開始就有一個比較紮實的系統的受訓,這樣你可以更穩的走下去,你未來 10 年 20 年之內不會那麼擔心自己會被淘汰。
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心理諮詢師。要經過哪些階段呢?我覺得基本上是三個階段:
首先,就是基礎的最開始受訓的階段;然後是你滿足了一個職業資質的標準的階段;再往後這個臺階可以無限的延長,你就在這裡面精耕細作很多的流派,心理諮詢師是一個終生學習的行業,你就可以一直走下去。
那具體來看,我們怎麼判斷最開始的受訓滿足了一個合格的心理諮詢師的要求?
比如說十年前由人力資源與勞動保障部頒發的國家心理諮詢師二級和三級的資質被取消,我覺得也是標誌著咱們國家對於心理諮詢師行業監管的專業性力度在加大。
現在已經不太認可那些只是講課聽課,然後參加一個筆試的這類培訓班了。
現在的培訓最大的特點就是它一定包含了實習和督導的部分,不管是在學歷教育還是在非學歷教育(繼續教育)。
如果大家聽到哪裡有一個培訓現在還是隻講課,我覺得它的含金量就大打折扣了。因為這樣的培訓讀出來之後認可度不會特別高。
從接受培訓畢業到你可以獨立諮詢,拿到一個被認可的資質之間,你還要做的就是找一個督導,然後在督導的指導下去做諮詢。
然後當然可能也會涉及到一些考試或者考核。
在咱們國家現狀這裡,我沒有把考試和考核標出來,目前沒有一個全國性質的執照,目前在業內更被認可的就是中國心理學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他們都各自有一個註冊心理諮詢師的系統。
你要透過這個註冊系統就需要,比如說接受了一定小時數的訓練,你有規定小時數的諮詢,同時你接受了一些有資質的人的督導。
你如果拿到了註冊系統的諮詢師,這個目前是比較硬通貨,就是在業內大家是比較認可的。
至於說你對哪些流派感興趣,你可以去上這個流派的課,聽它的培訓工作坊。
如果你想拿到某一個流派的認證的話,你就需要用這個流派的技術去諮詢,然後再找這個流派的督導。最後你提交一些可能是你諮詢的錄影帶或者是你的案例報告讓這個流派的研究所去評估,它給你最後頒發一個認證。
如果真的很喜歡哪個流派,你就去做這些事情,但是如果你不選什麼也沒有關係,總之你的職業資格你是拿到了的,這個就是整個成長路徑。
03
什麼樣的人不適合成為心理諮詢師?
很難講只有什麼人才適合做諮詢師。在心理諮詢業內也有不同的人嘗試做過一些研究,包括一個好的心理諮詢師的特點,包括有沒有哪些特質是不適合做心理諮詢師的,但是目前都還沒有特別的定論。
那到底有沒有什麼是比較硬性的不適合?
我想主要跟大家從這三個角度來聊一聊,一個是動機,一個是資源,還有一個是健康的角度。
01 動機
就是你問一問自己你是為什麼想做心理諮詢師。如果你得到的唯一的答案就是我想要求助或者說我自己有什麼困擾,我想要理解自己,或者我想要幫助我的家人朋友等等。
如果這是唯一的答案的話,不是說你就不適合做心理諮詢師,而是我覺得你可能沒有必要做心理諮詢師,因為真的要做心理諮詢師的話,投入還是蠻大的。
你去找一個靠譜的心理諮詢師讓ta服務於你就可以了。
當然不是說但凡有自助的動機就不適合。但是它一定不是唯一的一個。
02 資源
簡單來講就是你可以有多少經費支援你為做心理諮詢師做準備,以及你有多少時間可以投入到這個準備工作裡面去。
比如說北師大的兩年碩士專案,學費一般就是差不多 20 萬。然後在這個過程中你要找督導等等加起來可能至少 10 萬塊錢。
當然你投入了兩三年之後,你能不能有一個很好的可以給你回報的地方?有沒有一個就是可以去執業的渠道?
一般來講,現在心理諮詢可能越大的城市求助的人越多,諮詢師單位小時收到的諮詢費也越高。
當然現在心理諮詢已經在越來越多的城市,包括縣城、鄉村等等都開始存在了。
這本身也是我剛才說就像毛細血管一樣,它的觸角越來越長,然後遍佈的範圍越來越廣的一個體現。
03 健康方面: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
心理健康方面,如果是自知力是有困難的,還有就是目前還處於比較波動的狀態。
比如說情緒會不穩定的或者會特別衝動或者在受到一些成癮的行為的困擾的,這些可能暫時不太適合做心理諮詢師。
身體健康上面其實我覺得大部分的就是不涉及認知功能的殘障,基本上不太影響心理諮詢,當然不太影響不是完全沒有影響。
04
心理諮詢師養成道路上的重點難點
我認為它的重點難點在於覺察、反思和整合。
我覺得首先覺察和反思是特別可以衡量一個諮詢師在這條路上可以走多遠,可以做多好的一個標準。
覺察就是我對於我現在,包括我的整個這個人的情緒狀態,我腦子裡面的想法,我看到什麼的時候突然會覺得有點什麼不對勁,包括我身體層面,我的肌肉是不是總是在緊張,我難過的時候其實我的身體哪裡會不舒服,我對於整個我這個人。我的覺察越多越好,越細越好,越豐富越好。
反思是要不停地“吾日三省吾身”。
對諮詢師來講,你做完每一個小時你可能都會反思一下那在這個小時裡面發生了什麼?我有沒有哪一些我沒有覺察到的?我當時的反應其實是因為什麼?
我有沒有哪一個問題我當時問的時候其實是出於我自己的好奇或者說滿足我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來訪者的需要?我在這個個案裡面跟那個個案裡面我的狀態有什麼不一樣?我在我下一次再跟這個個案工作需要注意什麼?
覺察和反思是在做心理諮詢師這條路上的終其一生一直會陪伴著我們的兩條腿。如果少了一條,你就會走得不太穩,同時這也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
最後一個其實就是整合了。整合為什麼是一個重點難點呢?因為現在心理諮詢領域的做法理論太多了,所以在當代做一個心理諮詢師,是一定需要碰到要整合的時候的。
我們每一個人在心理諮詢師的成長道路上面,需要不斷跟各種老師、督導師、同行去討論,然後不停的跟自己對話,跟來訪者討論,才慢慢的可以沉澱出來的屬於自己的心理諮詢的樣子。
(以上文位元組選自直播)
直播預告
本週三(4月16日)晚19:30,我們將繼續在直播中與大家分享心理諮詢師的行業相關話題。
我們邀請到簡單心理諮詢師培養計劃專案導師、北京大學醫學心理學系講師蘇英老師來跟大家聊聊——「心理諮詢師如何平衡倫理、收入,以及如何面對職業倦怠」。
點選下方按鈕預約「簡單心理Uni」直播間。
👇掃碼預約直播👇

「心理諮詢師培養計劃Pro」專案以「執業」為培養目標,其目的是幫助熱愛並致力於從事心理諮詢師工作的從業者們更順利地走上執業道路。
簡單心理專為簡單心理認證的部分長程訓練專案搭建了實習諮詢師執業中心,「心理諮詢師培養計劃Pro」學員畢業後,透過入駐考核後,在督導和專業執業支援下,可以開始執業積累專業經驗。
結合明尼蘇達大學Skovholt教授團隊對心理諮詢師20多年的研究、APA心理諮詢師勝任力模型以及平臺大量諮詢師的實際經驗後,我們總結出要想成長為一名具有執業勝任力的心理諮詢師,需要具備三大要素:
● 持續浸泡在高效的知識理論學習環境中;
● 持續的實習和督導時長的積累;
● 有明確穩定的執業通路;
而這正是簡單心理Uni「心理諮詢師培養計劃Pro」所具備的三大優勢。
更系統:396hrs+理論 / 13天集訓 / 100hrs+實習 / 90hrs督導
更專業:2年3階段670+小時漸進式教學,1v1學習反饋督學,教務團隊全程管理
更靈活:線上線下多種教學時間可選,學習工作兩不誤
25年春季班正在招募中,招募開啟,現在報名享受4500元減免優惠。
心理諮詢師培養計劃PRO
2025春季班招募中!
👇掃碼或點選文末【閱讀原文】檢視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