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胡楠楠
編輯|米娜
王臻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和羊絨有關。
1980年出生的她,是“羊絨大王”鄂爾多斯集團創始人王林祥的女兒。鄂爾多斯集團的前身“伊克昭盟羊絨衫廠”,也是在同一年成立的。
從學生時代開始,王臻白天上學,放學後便來到父母工作的羊絨衫廠,邊寫作業,邊等父母下班。王臻曾寫過一篇自述,標題便是:我是羊絨衫廠里長大的孩子。
25歲那年,王臻從英國劍橋大學取得了電子工程學碩士學位後,沒有留在英國,而是回到了國內。從創立一個高階羊絨品牌開始做起,直到2015年,她接手了鄂爾多斯的羊絨業務。
公開資料顯示,鄂爾多斯集團是國內領先的羊絨和冶金電力集團,最初以羊絨衫廠起家,至今已有45年的發展歷史。目前,集團旗下主要有羊絨服裝和電力冶金化工兩大業務,後者已發展成公司營收的主要來源,佔營收90%左右。
不過,鄂爾多斯還是以羊絨為人所熟知,曾憑央視黃金檔的一句“鄂爾多斯,溫暖全世界”廣告語而家喻戶曉。截至目前,鄂爾多斯旗下擁有“1436”“ERDOS”“鄂爾多斯1980”“BLUE ERDOS”和“erdos KIDS”五個品牌。這也是王臻接手集團羊絨業務後,帶領鄂爾多斯品牌轉型的成果——讓鄂爾多斯這個傳統羊絨品牌,變得更年輕、高階、時尚化。

在王臻看來,鄂爾多斯品牌的轉型還是很成功的,“收穫了業績的增長,收到了很多正向的反饋,而且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鄂爾多斯。”王臻告訴《中國企業家》。品牌轉型以來,羊絨業務的營收也有了大幅增長。年報顯示,2023年,鄂爾多斯集團實現營業總收入305.54億元,其中,羊絨服裝板塊的營業收入為30.55億元,相比轉型前大幅提升。
當問及帶領企業變革的動力是什麼時,王臻表示,是使命,“企業需要傳承、需要發展,也需要我們這一代的視野和創新精神,所以我認為是責無旁貸的。”
近兩年,雖然外部面臨很多不確定性的挑戰,但讓王臻感到最滿意的,是企業在穩步發展。
“雖然挑戰和困難無時不在,但幸運的是,我們走得比較平穩,沒有大的波折。”王臻說,“這也是女性創業的優勢:走得穩——往往會避免大起大落,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2006年,王臻畢業回國後不久,便創立了一個高階羊絨品牌:1436,這也是中國首個頂級羊絨品牌。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是因為該品牌所用的面料,是被稱作鑽石級原料的小山羊絨,它的每根纖維平均細於14.5微米,長度在36毫米以上。細度和長度也是衡量羊絨價值最重要的標準。
“我在國外讀書時,和許多國外同學交流後發現,大家對羊絨的理解都是一致的:羊絨是高階的、奢侈的,但那時中國羊絨的真正價值還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還缺少屬於中華民族的世界級品牌。”王臻告訴《中國企業家》。
這也是王臻想做一個高階羊絨品牌的初衷。那時,中國的羊絨大多是做底層的加工,還沒有世界級的高階品牌。
創業之初,並不順利。王臻在一篇自述中寫道,當時壓力非常大,“除了周圍所有人的嚴苛目光,甚至是略帶不信任的眼光,更多是未知的挑戰在等著我。”
因為是新品牌,為了能線上下開店,王臻便一家一家商場去跑,往往十家裡只有一家願意深入接觸,其他商場則是一口回絕。但在不懈努力下,還是慢慢打開了市場。創立兩年後,1436產品被選入國賓禮;2014年底,1436入駐了北京最繁華的商圈新光天地,成為眾多國際奢侈品牌中唯一的中國品牌……
做1436品牌時,王臻積累的能力和資源,在帶領鄂爾多斯品牌轉型時,派上了用場。
彼時,鄂爾多斯集團羊絨衫和羊絨製品營收已連續5年下滑,從2011年的27.13億元下降至2014年的21.87億元。同時,鄂爾多斯品牌也面臨老化的煩惱,不得不轉型。
2015年,王臻開始接手集團旗下的羊絨業務,並主導了鄂爾多斯的品牌轉型——把當時的鄂爾多斯主品牌拆分,形成了後來的“1436”“ERDOS”“鄂爾多斯1980”“BLUE ERDOS”和“erdos KIDS”五個品牌,每個品牌覆蓋不同的客群。
之所以做品牌拆分,王臻說:“以前一個品牌想覆蓋所有消費者,又不想失去老顧客,又不想大家覺得我土,不同客群喜愛的東西要出現在同一家門店裡,你做什麼都放不開。”
在她看來,做企業一定要與時俱進,跟著消費者的需求變化。這是王臻加入集團管理層後,在品牌方面主導的一個大動作。直到現在,王臻仍然覺得,“這是一次重大的改變”。
在做企業方面,父親對她的影響很深。王臻說:“父親經常說辦企業最重要的兩個方面:要志存高遠;要敢為人先,不斷去創新。鄂爾多斯集團45年發展歷程中,最重要的經驗之一就是敢為人先、去創新,做順應消費者需要的創新。”
平時,王臻會經常和父親交流工作上的事情,但父親並不會給她很多建議,“他會放手讓我們去做”。

一位鄂爾多斯內部員工評價,“王臻是一個非常長期主義的人,看得比較遠,傾向做一些從長期看有效果的工作。”
在今年2月鄂爾多斯集團的年會上,王臻也將長期主義作為重點強調,“不管外部環境發生多大變化,我們要始終堅持長期主義,將產業發展深度融入國家和地區新發展格局,順勢而為,走好自己的路,做好自己的事。”
除此之外,早在2017年,王臻便將“可持續”確立為集團的戰略目標。
為何可持續如此重要?資料顯示,鄂爾多斯擁有從絨山羊養殖到零售的全產業鏈自有化。所以,確保從源頭到終端的可持續性便格外重要。早在2015年,開始推動鄂爾多斯的品牌重組時,她便意識到,如果產業鏈相關方面受到利益誘惑,放棄科學養殖,任由羊絨變粗,將會對環境和行業造成不可逆的破壞。
2019年,鄂爾多斯推出“善SHàN系列”,涵蓋再生羊絨、犛牛絨、無染色羊絨等8個產品系列,強調尊重自然、保護生態的品牌理念。在王臻看來,這一切都是為了“辦百年強企、創世界名牌”。
“我們在全產業鏈發力綠色可持續,建設了自己的源牧場(鄂爾多斯集團源牧場),透過產學研聯合研發,科研成果與廣大牧民共享,一方面保護好優質的絨山羊種群,另一方面讓牧民朋友們在養好羊的同時保護好環境,我們也得到了好的原料,這就是我們超細羊絨核心保護區的意義。”王臻告訴《中國企業家》。
與此同時,這兩年,智慧化和綠色化也被作為鄂爾多斯的重要發力點。王臻認為,“面向未來,AI能力的差距將是產業能力的差距。”

目前,AI在鄂爾多斯羊絨產業的染色、針織,以及智慧倉儲等方面都有所應用。
“針織套口工序是一個小工序,但很關鍵,且操作繁瑣。我們引進了先進技術,透過對連續針眼的緊密掃描設計和攻克,讓智慧化代替人工。同時在無毛絨的檢驗中,引進數字化AI自動裝置進行含粗含雜的辨別,加強對基本樣品的識別和記憶,最終可實現批次檢測。”王臻說。
雖然羊絨行業當下面臨很多挑戰,但在她看來,挑戰和機遇並存。“對企業來說,在機遇面前,就是要拼創新、拼水平、拼市場競爭力。”
王臻認為,當下對羊絨行業來說,主要是三件事:第一,做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透過技術創新、工藝創新、產品創新、品牌創新,形成貫穿全產業鏈的創新生態。與此同時,運用智慧化和數字化的手段,提升整個供應鏈的質量和效率,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第二,做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世界上最好的羊絨就在中國,就在內蒙古,但我們必須要講好我們的故事,把文化自信體現在品牌上,成為新的時尚策源地。第三,堅持責任導向和綠色發展。因為,綠色發展已成為產業競合的重點領域。
從20年前回國,到如今執掌鄂爾多斯集團,王臻對自己的角色始終很清楚,就是“傳承和創新”。
她現在的精力,主要花在集團戰略和用人上。而現階段,她認為,人才是面臨的最大挑戰。“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源,尤其對於我們全產業鏈運營的企業來說,人才尤為重要,無論是科研、市場、設計企劃和供應鏈管理等,還是科學家、老師傅,都是我們的事業所需要的人才,能否吸引足夠多的人才,挑戰還是挺大的。”王臻說。
閒暇時,王臻會和家人孩子在一起。“一起運動、一起聊天,都挺解壓的。”王臻說。
新聞熱線&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END。
值班編輯:王怡潔 審校:姜辰雨 製作:王儀琪

關注“中國企業家”影片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