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歷十一年,王熙鳳下榻水月庵。
水月庵掌門淨虛殷勤款待。閒聊中,淨虛託鳳姐幫個小忙。長安大都中兩家人打官司。兩家之間本有一場婚約,沒想到第三者插了足,鬧來鬧去,就要對簿公堂。淨虛讓鳳姐動動關係,事成後定有重謝。
鳳姐開出價碼,白銀三千兩。交易達成,鳳姐略施手段,就化解了這場官司,一起化解的,還有兩條人命。淨虛的居間服務費是個謎,考慮到資源稀缺,又鬧出人命,價碼應該不低。
以往人們都以為,寺廟是靠善男信女的功德錢生存的。淨虛告訴我們,不是的,那只是零花錢。
水月庵有多重盈利手段,這一單京都官司,只是她人脈關係的一次變現。權力夠不著時,她會借勸;錢不夠時,她會挪錢。總之只要善於鑽營,就不缺客戶。
水月庵最穩定的現金流,還是社會捐助。不過,普通草民的那點碎銀,淨虛並沒看在眼裡,她的主力客戶,是賈府、胡老爺這樣的權貴。
王夫人是有名的大善人,出手闊綽,對積陰德深信不疑。在賈府的信仰供應商名單裡,水月庵排名靠前。每個月,賈府都備好一筆月費,等著淨虛上門領取。書上寫得明白,趙姨娘房裡月例削減,王夫人假裝沒看見,但從沒聽說過她拖欠誰的香火錢。行善積德嘛,讓菩薩看見最重要。
第七十七回,抄檢大觀園之後,王夫人決定裁員。水月庵的另一個姑子智通,和地藏庵的圓信都在賈府,兩人瞅準時機,一番花言巧語,就騙走了三個女孩。王夫人感激戴德,視為善舉,還又拿出財帛禮物,酬謝兩位姑子。
聽說過賣人口賺錢的,沒聽說過賣人口倒貼錢的。
被智通騙去水月庵的女孩,名叫芳官,是寶玉最喜歡的丫頭之一。芳官去到水月庵會遭遇什麼,書上沒寫。好在不難想象,先留著,當免費勞動力使喚,不聽話了就賣掉。不要本錢的生意,怎麼算都划算。
寶玉說,母親不是糊塗人,“都是叫金剛、菩薩支使糊塗了”。寶玉還說,最恨世上那些俗人,連供奉的是什麼神都不知道,道聽途說,看幾篇野史小說,就信以為真了,又是修廟,又是塑像。這都是有錢的太監和“有錢的愚婦們”乾的事。
寶玉很傻很天真,卻很少說謊。“有錢的愚婦們”,就包括王夫人。
世事就是如此諷刺。壞人做壞事,往往以行好事的名義。好人不願做壞事,卻往往成為壞人的支持者。天下的王夫人怎麼也不會想到,她們行善的錢,竟然被用於作惡。
在紅樓夢裡,貪財的人很多,弄權的也多,上到軍機大臣賈雨村,下到小小的賈府門衛,但他們都不說自己在行善。只有水月庵之流,淨虛之輩,才把斂財弄權說成度人救人,說成積德行善。
水月庵其實並不缺錢。她們有富人的捐助,有平頭百姓的香火燈油,甚至還有官府的撥款,這些帶著善念的真金白銀,足以讓她們安心念佛,普度眾生。可惜她們忘了初心。嘴上說著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心裡卻想著坑人一把再升三級官位。打著菩薩的旗號,幹著斂財的勾當。
水月庵還有一項食品加工業務。每日天不亮,小尼姑們就被從床上趕起來,開火蒸饅頭。這些苦命的女孩手藝不錯,蒸出的饅頭遠近聞名,一時間,香客與食客齊來,油水與茶水一色。因此又得了一個俗稱,叫做“饅頭庵”
名字會喊錯,綽號絕不會喊錯。曹公說,人這一輩子就是這樣,看他弄權斂財,看他逞能使氣,看他蓋高樓、宴賓客,無非都是鏡花水月。“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土饅頭才是歸宿。
書上特意交代水月庵的位置——“離鐵檻寺不遠。”這年頭,裝鐵門檻的地方大概只有一個了。
鳳姐下榻水月庵那晚,寶玉和秦鍾也在。鳳姐、淨虛見到了油水,寶玉、秦鍾見到了風月。有人說,“水月庵”因鏡花水月得名。
我倒覺得,也可能事關油水與風月。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