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預約】
侃哥陪你讀外刊·23季·17課
↓↓
↓
今天一個大新聞是著名的愛國大 V司馬南因偷稅被重罰,罰金逾926.94萬元,央視都報道了。
鏡頭這位義正言辭,口口聲聲“守法公民”的司馬南,這一波可謂是塌房了。
說來也巧,昨天我直播講了一篇金融時報文章——《當愛國主義成為哪吒腳下的風火輪》,裡面提到李寧公司的一個案例,挺有意思。
當時耐克阿迪宣佈不用新疆棉遭到抵制,李寧乘勢而入,大打愛國主義牌,取而代之成為了中國運動市場一哥,但後來因為設計像日本軍服而遭批評,股價也跌成狗。

文章裡說了這麼一句話:The “hero” that once stood out as a force against U.S. bullying was suddenly demoted to “lapdog” for currying favor with Japanese invaders(抗美“英雄”突然變成了媚日“狗熊”)。
關於這個案例,文章總結了一句話:the hand that gives can also take away(給予之手亦可收回)。也就是說,同一隻手既能慷慨給予,也能無情奪回,這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愛國主義”就是那隻手。愛國主義這碗飯不是那麼容易吃的,吃上了、享受到紅利了,也勢必會付出相應的代價,稍有不慎就會遭受反噬。司馬南這一次也成了教科書般的例子。
還是聊聊英語吧,不然又有人說我“不務正業”了,就跟大家聊聊“人設崩塌”用英語如何表達吧。

首先,“人設”來自日本動漫,原指“人物設定”(character set),但網上咱們常說的“人設”指的是公眾人物在大眾面前設定的形象, 如果沒有維持好自己的“人物設定”,出了什麼事情而聲名俱毀,顛覆了之前留給大家的原本積極的印象,就叫做“人設崩塌”。
“人設崩塌”不能直譯為 character set collapse,比較“Chinglish”,我們可以用“同義替換”的方法,把意思表達得更符合英文的習慣:
第一種:“與…不一致”
這個句型可以用以下三個表達:1. be inconsistent with;2. be not in line with;3. fail to correspond to
比如:他這次拒絕捐款讓他“慈善家”的人設崩塌。
我們可以把這句話轉化為:他這次拒絕捐款與他“慈善家”的形象不一致。再寫成英語:His refusal to donate is inconsistent with his benevolent public image.
第二種:“顛覆自己一貫的形象”
關鍵詞“顛覆”的英語是“defy、go against、run counter to”;一貫的形象可以說“one’s longstanding image”。
比如:“這個醜聞讓他“好男人”的人設崩塌。”
可以先把上述句子轉化為:這個醜聞顛覆了他長期“好男人”的形象。再切換成英語:The scandal goes against his longstanding “good man” public image.
第三種:“一方面…;另一方面…”(通常這兩種方面是相反的)
句型為:on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比如:她一方面極力營造賢妻良母的形象,一方面又背地裡跟不同的男人勾勾搭搭。人設已崩。
這裡的“人設已崩”實際上在批判這個女的很虛偽,英語可以寫成:On one hand, she tries to appear as an understanding wife and loving mother; on the other hand, she flirts with different men. How hypocritical she is!

司馬南這個情況,或許可以這樣造個句:On one hand, Sima Nan portrays himself as a law-abiding patriot; on the other hand, he evades taxes, which goes against the upright image he’s long maintained.

有時候咱們不能直譯,而是要採取一種“同義替換”的方式,再進行英文的切換,這樣出來的英文表達會更加地道。
《侃哥陪你讀外刊》·23季
第17
課預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