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震撼彈!正瘋狂採購這一中國工業品,歐洲也爆發了

來源:製造界 原創:秀二
1/正瘋狂採購中國機器人歐洲爆發
海關總署最新資料如同一枚震撼彈2025年上半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出口達9.42萬臺,總金額7.46億美元,同比激增59.74%。越南、墨西哥、泰國印度成為核心出口國。同時歐洲市場增速高達91.8%份額提升至28.3%,成為新增長極
其中越南市場貢獻最大份額——對越出口額8635萬美元,實現翻倍增長,佔出口總額的11.6%。越南製造業的轉型焦慮,成為中國機器人企業的最佳機遇2024年越南GDP增速高達7.4%,機械裝置68%依賴進口。面對五年超40%的勞動力成本漲幅和三星、LG等外企對精密製造的嚴苛要求,越南工廠正瘋狂採購中國機器人。
越南只是中國機器人出海狂潮的縮影。2025年上半年出口版圖呈現爆發性擴張:
墨西哥成第二大市場:出口額5922萬美元,同比暴增274.78%,汽車產業鏈轉移催生自動化剛需俄羅斯、波蘭需求井噴:出口增速均超三位數,東歐市場成新增長極巴西700億機械進口:中巴對接會吸引500家企業參與,中國成巴西最大機械供應商
更深遠的變化發生在技術標準層面。華為FusionRobot系統被越南納入工業4.0參考架構,要求配套裝置相容星火協議。在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1000家中國企業組團參展,佔參展企業總數1/4,從“展會邊緣走向中心地帶”。
當極智嘉智慧倉儲系統打入沃爾瑪、西門子供應鏈,當斯坦德移動機器人贏得松下、東芝訂單,“中國機器人只能賣東南亞”的偏見已被徹底粉碎。

2/宇樹科技 IPO,機器人市場中的 “價格屠夫”

宇樹工業巡檢機器人進入 52 個國家的水電站、煉油廠等場景,2025 年第一季度訂單同比增長 220%。
2025年7月18日,宇樹科技正式啟動IPO輔導,由中信證券護航,目標成為A股“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其創始人王興興透過直接持股和股權控制公司34.76%的股份,而最新C輪融資後估值已超120億元
支撐這一估值的,是宇樹科技近乎壟斷的市場地位:2024年四足機器狗全球銷量佔比近70%,人形機器人交付超1500臺。更在2025年7月斬獲中國移動1.24億元人形機器人代工訂單,成為行業商業化里程碑。
資本對人形機器人的狂熱不止於此:眾擎機器人A1輪融資獲黃浦江資本加持,其雙足機器人關節模組成本降至3.85萬元;智元機器人借殼上緯新材引發股價九連漲停。英偉達CEO黃仁勳在鏈博會上斷言:“AI的下一波浪潮將是機器人系統”,更給這場資本盛宴注入強心劑。
宇樹科技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表現格外引人注目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融合先進的人工智慧、機械工程、感測器等技術,靈活性、適應性與智慧互動能力突出。宇樹科技在成本控制方面堪稱行業典範。透過自研大量關鍵零部件,其核心部件(電機、減速器、電機驅動器、編碼器、感測器、主控系統甚至電池等)自研率超 90%。參照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物料清單,其總成本約 41381 美元,關節成本佔比 56.9%。而宇樹科技憑藉自研優勢,有力控制成本。興業證券研報顯示,宇樹人形機器人 G1 總硬體成本約 8.6 萬元,進階版(EDU)總硬體成本約 19 萬元,遠低於特斯拉 Optimus 約 36.8 萬元的總硬體成本。與同類產品動輒幾十萬元乃至百萬元以上的售價相比,宇樹 G1 售價僅 9.9 萬元起,被稱為機器人市場中的 “價格屠夫”,以高性價比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3/核心部件國產替代,成本懸崖式下降

中國機器人崛起的底層密碼,藏在諧波減速器等核心部件的技術突圍中。曾長期被日本哈默納科壟斷的高階減速器市場,如今迎來國產化拐點:

曾經工業機器人的核心裝置長期被國外企業壟斷,以諧波減速器為例,這一關鍵零部件過去依賴進口,價格昂貴。國內企業綠的諧波成功實現技術突破,實現國產化生產。國產諧波減速器成本較進口產品下降約 40%,效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內市場佔有率超 60%,並實現出口

在伺服系統領域,禾川科技實現重大突破,通用伺服系統國內佔有率位居第二,打破外資品牌在中高階市場的壟斷格局。埃夫特等企業在控制器方面實現技術自主可控,自主化率提升至 100%,為工業機器人效能提升與成本降低提供堅實保障。
精度突破:綠的諧波量產15角秒超高精度諧波減速器,超越哈默納科主流產品(25角秒)
壽命躍升:中大力德RV減速器壽命達2.5萬小時,反超日本同類產品10%
成本腰斬國產減速器價格較日系低30%-50%,帶動人形機器人量產成本直降40%
表:國產核心部件效能突破對比
部件型別
技術指標
國產水平
國際競品
成本優勢
諧波減速器
精度
15角秒
25角秒
↓45%
RV減速器
壽命
2.5萬小時
2.2萬小時
↓30%
行星減速器
傳動精度
0.001毫米級
0.002毫米級
↓50%
資料來源:減速器國產替代技術報告
這場技術革命直接重塑產業利潤結構:工業機器人本體毛利率雖從35%降至22%,但透過垂直整合供應鏈的企業仍可降本15%,協作機器人出海溢價更高達30%。曾經被日本地震導致安川電機斷供就產線停擺的中國企業,如今已構建起抗風險能力極強的國產化供應鏈。

4/頭部企業領航中國工業機器人一路疾馳

在技術創新的賽道上,中國工業機器人企業一路疾馳
以埃夫特為例,在弧焊機器人領域實現全棧創新,注於噴塗、焊接等細分領域ARC 系列弧焊機器人焊接重複定位精度穩定控制在 ±0.03 毫米,整體效能達國際先進水平,自主化率超 96%,部分關鍵技術實現 100% 自主可控,在汽車零部件、光伏行業的解決方案獲得國際客戶追幫。
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及其全球佈局情況:

綜合型頭部企業

新松機器人作為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的先驅,覆蓋工業機器人、智能物流等領域,累計出口 40 多個國家和地區。其在汽車製造、半導體等高階市場具有競爭力,尤其在東南亞、中東歐等地建立了本地化服務網路。

埃斯頓自動化
埃斯頓是首個登頂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國產品牌,產品覆蓋焊接、搬運、裝配等場景,出口至 75 個國家和地區。透過收購 TRIO、CLOOS 等國際品牌,形成多品牌矩陣,覆蓋歐洲、美洲、亞洲等市場,並在米蘭設立歐洲研發中心。2024 年海外業務收入佔比顯著提升,尤其在新能源汽車和鋰電裝置領域與國際頭部客戶深度合作。
美的庫卡美的旗下庫卡機器人在全球市場佔據重要地位,2024 年國內市場份額達 8.2%,海外業務佔比顯著提升,移動機器人海外收入佔比超 50%。庫卡產品廣泛應用於汽車製造、3C 電子等領域,出口至歐美、東南亞等地,並在中國完成約 50% 的生產製造。2024 年釋出 27 款新品,覆蓋 SCARA、過載機器人等型別,進一步拓展全球市場。

細分領域領軍企業

匯川在 SCARA 機器人領域全球領先廣州數控以高性價比和可靠性著稱,產品出口至南非、印尼、墨西哥、韓國等國家,其六關節工業機器人 GSK RB 系列打破過載機器人國際壟斷
節卡協作機器人出口至歐洲、美洲、亞洲等數十個國家,在汽車製造(如豐田)、新能源等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透過在日本、德國、北美設立子公司,構建全球化服務網路,並推出 OTA 智慧服務平臺提升海外客戶運維效率。
大族機器人大族協作機器人出口至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歐美日韓等高階市場,產品透過 CE、北美認證。其 Elfin 系列以高精度和靈活性著稱,應用於電子裝配、焊接等場景,並與華為合作開發具身智慧解決方案。

特色領域標杆企業越疆是全球協作機器人出貨量第一的中國企業,產品出口 80 多個國家和地區,覆蓋 3C、醫療、教育等 15 + 行業。其桌面協作機器人以高性價比和易用性著稱,在歐美市場佔據一定份額,並透過香港、德國、日本子公司強化本地化服務。

珞石高速高精度工業機器人出口德國、俄羅斯、巴西等 10 餘個國家,進入特斯拉、豐田等國際供應鏈。作為國家級鏈主企業,其在濟寧打造產業叢集,吸引 20 餘家配套企業落戶,推動 “山東造” 機器人全球化應用。
華中數控大負載機器人進入汽車主機廠、光伏頭部企業,2023 年海外市場獲得超 5 億元出口訂單。其五軸數控系統與工業機器人協同發展,在東南亞、中東等地區實現突破。
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正憑藉頭部企業引領、尖端技術創新、核心裝置國產替代以及高性價比產品等優勢,在全球市場展現出強大競爭力。隨著宇樹科技等企業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突破,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前景更為廣闊。未來,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將在全球製造業智慧化轉型程序中發揮更為關鍵的作用,成為推動全球工業發展的重要引擎
聯絡我們:txm176(值班微信)廣告及商務合作:電話18660411611投稿及採訪約談:郵箱[email protected] 
 版權宣告:製造界除釋出原創文章外,亦致力於優秀文章的交流分享。轉載註明文章來源和作者;申請轉載授權請在文末或後臺留言。版權所有,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