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中國·南陽玉
“我真是沒想到這兒有這麼大。”
這是烏克蘭小哥耶果(Yegor)在南陽鎮平的玉器市場上逛了一上午後的最大感受。

早上八點,鎮平石佛寺鎮的廣場上,玉器早市已經人聲鼎沸。一把把遮陽傘連成了一片彩色的海洋,每一把傘下都是一張擺滿玉石的小桌,各色的鐲子、吊墜、擺件,讓人很快看花了眼。

這裡是被稱為“中國玉雕之鄉”的全國最大玉雕加工銷售集散地。五湖四海的買家在這裡聚集——附近的停車場裡,可以看得到全國各地的車牌;各樣的口音,匯成熱鬧的背景音。
在耶果眼中,中國人對玉的喜愛,在這些熙熙攘攘的市場裡,有了一種具象化的呈現。




石佛寺買玉攻略



到了八點半,早市的攤主已經陸續開始收攤,但鎮平一天的熱鬧才剛剛開始。
走過石佛寺玉器市場的牌樓,好像是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一個完全圍繞著“玉”構建起來的世界。街邊,是成堆的玉鐲玉牌。和田玉、翡翠、瑪瑙,一擺就是幾百件。

如果你駐足停留,主人家便會隨手抓起一大串鐲子讓你挑選。這讓只在商場玻璃櫃子中見到過這些貴价玉器的我們大感震撼,但在鎮平,大家都對此習以為常。
在被稱為“鋼架棚”的巨大室內市場中,目測有上千個攤位整齊地排布著。穿行其中,我和耶果要靠大喊才能聽得見彼此在說什麼。這裡的買家,大多都拿著一支手機,為直播間中的潛在顧客拍攝各種玉石。透過這些主播——或者說代購——進行銷售,是鎮平近幾年興起並廣受歡迎的新業態。

讓我們眼花繚亂的攤位,專業的買家卻能如魚得水地穿行其中,挑選、還價。我們佩服之餘,也忍不住和專家們學了幾招玉石鑑別技巧,特別是手電筒的使用。
比如,手拿玉石,從它的側面打光,並不斷轉動玉石,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內部的紋理結構,紋理越細密均勻,玉石品質就越高。從背面打光,則可以看出玉石中的裂隙和雜質。透過觀察透過玉石的光線是否均勻和聚攏,也能判斷玉石的品質。
我們馬上拿起一個吊墜試了試。別說,看著還真像那麼回事兒。




千年歷史造就玉雕之鄉



讓耶果感到驚奇的,還有這裡玉的顏色和種類。他曾經以為,玉就是墨綠色的。但是在鎮平,金色、煙紫、白色……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琳琅滿目”。
"When we (foreigners) think about jade, it was always the jade color, or the green color," said Yegor. "But today, I saw jade of being so many colors!"

鎮平縣玉管委主任宋哲告訴我們,“千般瑪瑙,萬般玉”,市面上有的優質玉料,在鎮平都可以看得到。
宋主任還為我們列舉了一組資料:“我們的玉雕加工企業戶有將近2萬戶,在石佛寺這邊形成了10個大型玉雕專業市場,5箇中小型規模的。這樣的攤位和門店有將近4萬個。”
"We have nearly 20,000 jade carving enterprises in Zhenping county," said Song Zhe, director of the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the Zhenping County Jade Cultur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Experimental Zone. "We saw 10 large specialized jade carving markets and five smaller ones formed in Shifosi township, with nearly 40,000 stalls and stores like this," she added.

出乎我們意料的是,鎮平縣並不是玉石產地。那為什麼這裡形成了如此大規模的玉石加工和銷售產業?宋主任告訴我們,既有
自然的原因,也有歷史的傳承。
鎮平附近的趙河盛產一種硬度很高、適合用於玉料加工的硃砂。因此自古以來,這裡就是玉石加工的好地方,玉石加工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石器時代。而宋代,也有鎮平 “萬戶柴扉內,硃砂磨玉磯”的詩句留存。
而且,離鎮平不遠,就是中國四大名玉之一——南陽獨山玉的產地。宋主任說,傳說中“完璧歸趙”的和氏璧,據傳就是獨山玉雕刻而成。傳承千年的玉文化與玉雕技藝,如今造就了這座“中國玉雕之鄉”。




解碼生生不息玉文化



“中國人為什麼這麼喜歡玉?”耶果忍不住問出了這個問題。
“因為每一塊玉都是特別的”“喜歡它的天然、與眾不同”……年輕的賣玉人給了我們這樣的答案。
中國人和玉,有著至少九千年的緣分。








<< 滑動檢視下一張圖片 來源:東方IC >>
成長於玉雕世家的第四代玉雕師梁飛雄告訴我們,中國玉文化不曾間斷,玉也始終承載著其他材質承載不了的東西。
"The Chinese jade culture is continuous and uninterrupted," said Liang Feixiong, a fourth-generation jade carver. For him, jade carries meanings that other materials couldn't.
最初,玉是祭祀品,是和神仙對話的一種媒介;漸漸地,玉成為了王權的象徵,形制各異的玉器代表不同的權力等級。隋唐以後,特別是宋代開始,玉逐漸世俗化,承載人們的美好願望。

宋主任說:“玉自古以來就反映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願望和對高尚道德情操的追求。”孔子曾說“君子比德於玉焉”,在他看來,玉具有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等十一種品性和象徵。
對梁飛雄來說,玉代表一種記錄、一份傳承:長輩傳下來,記錄著家庭歷史的玉;愛人之間,代表著愛情信物的玉……無論玉的實際價格幾何,買下它的時候,它就開始擁有了意義與價值。
"It holds something that could be passed on," said Liang. "Whether it's an expensive or cheap piece of jade, once we buy it, it starts to carry meanings."

所以,在中國,才有那麼多美好的字、詞、詩句,都與玉有關:寶蓋頭下一個玉,家裡面有玉就是“寶”;亭亭玉立,玉樹臨風,自有一份秀致瀟灑;“一片冰心在玉壺”、“藍田日暖玉生煙”,是最切合中國審美意趣的浪漫……
玉有如此多的內涵,也難怪梁飛雄說,“我們要做玉雕,而不是雕玉。”玉雕師做的,就是理解一塊玉本身獨特的美,並用玉的語言去表達出來。比如南陽獨山玉的玉雕,就遵循著“順色立意,依勢造型”的原則,在色彩豐富的獨山玉料上,創作出花朵、山水、人物等豐富多彩的內容形象。

在你眼裡,怎樣的字詞最能代表中國玉的含義?你最喜歡哪一種中國玉呢?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們!
監製丨柯榮誼
策劃丨張少偉 黃恬恬 周嬋
外聯製片丨史寶銀 齊馨
主持丨孔聞崢 YEGOR SHYSHOV
編導丨孔聞崢 楊璐榕 汪正興
實習生丨羅思藝
特別鳴謝丨中共南陽市委宣傳部
中共鎮平縣委宣傳部
中國日報社河南記者站
開箱中國工作室出品
《開箱中國》是中國日報一檔文化體驗類欄目。欄目以“探源中華文明,開箱大美中國”的理念,用輕鬆歡樂的方式,沉浸式感受中國文化,體驗中華文明。
推 薦 閱 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