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預告
山火肆虐、巴黎鐵塔被“烤彎”、熱浪侵襲拉響中暑警報……今年夏天,極端高溫天氣再次降臨北半球。
高溫是“無形”的健康殺手,可直接引起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等疾病,加劇呼吸、泌尿、神經系統,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等疾病的發生發展。[1]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格蘭瑟姆研究所估算,6月23日-7月2日期間,歐洲各地氣溫飆升,導致12個主要城市的2300人死亡。[2]
6月,中國平均氣溫達到21.1℃,與2022年並列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7月2日,中國國家疾控局和中國氣象局聯合釋出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為歷史上首次。[3]
隨著入伏臨近,新一輪的熱浪已經來襲。中央氣象臺7月13日預計,未來一週多地將出現持續性高溫天氣,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39-41℃。
高溫天氣如何影響人體體溫調節機制,具體將帶來哪些健康風險?哪些人群在高溫天氣下更為脆弱?又該如何防範和干預高溫下熱射病、心腦血管疾病等病症?進入全球“沸騰時代”,公共衛生體系該如何進化,以與高溫共存?
帶著這些問題,《知識分子》邀請了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仁杰,以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研究員胡嘉祿,在直播間探討高溫天氣對身體健康的多重影響。
直播時間為7月17日20:00,您可在《知識分子》的影片號、抖音號、騰訊新聞號,《賽先生》影片號觀看直播。


嘉賓簡介


陳仁杰

胡嘉祿

[1]https://iehs.chinacdc.cn/fgbz/jscl/202306/t20230625_267106.html
[2]https://www.imperial.ac.uk/grantham/publications/all-publications/climate-change-tripled-heat-related-deaths-in-early-summer-european-heatwave.php
[3]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507/content_7030436.htm

歡迎關注我們,投稿、授權等請聯絡
合作請新增微信SxsLive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