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部爽劇衝到全球第一,贏麻了

最近,新一輪醫療改革在網上引發了不少討論。
立場不同,看法也有所不同,孰對孰錯,尚不好說。
但這樣的全面討論,仍是我們需要的。
畢竟,在持續的討論中完善醫療體系、平衡不同群體的利益,是大家共同的願景。
其實,無論何地,醫療改革總免不了各種陣痛與風波。
就像去年的韓國,也因為醫療改革的不同意見,一度引發了醫生大罷工事件。
上萬名醫生集體辭職罷工,幾乎導致韓國醫療體系整體癱瘓。
因為此事,韓國一系列醫療相關的影視劇也被迫延遲。
直到今年,醫療劇的限制才逐漸解開,作品陸續播出。
其中一部更是一上線就成為熱門話題。
不僅在網飛多地區位居熱度榜首,還一度在播放量上打敗了《魷魚遊戲》。
究竟是什麼劇能讓人如此欲罷不能?
咱們今天就來看一看——
《重症外傷中心》
중증외상센터
本劇改編自一部熱門網路小說。
同名改編的漫畫,在網上觀看次數突破4.1億。
原著作者李洛俊,本身就是醫生,還是一位百萬網紅YouTuber。
他在一次的採訪中,曾透露心目中的男主角唯一人選就是「朱智勳」
如今果然心願成真。

劇名「重症外傷中心」,指的是韓國醫院一個特別急診部門。
與普通急診不同,是專門救治有致命外傷的急診病患。
但,對於許多綜合醫院來說,這樣的病患往往不敢接。
因為救助重症外傷患者,既需要高昂的開銷、先進的裝置,也需要高超的醫師。
因為要與死神搶生命,負責重症外傷的醫師,不僅要有高超的手術能力,還必須擁有全科醫療知識。
然而,在劇中,整個韓國能稱得上外傷重症專家的醫生只有一名,還過勞病倒了。
基於以上緣由,重症外傷的病患存活率很難提升。
醫院往往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無法成功救助。
為了不想擔責,許多醫院乾脆拒收
劇中開場,就有一名遭遇車禍身負重傷的市民,因連續被五家醫院拒收,在途中死亡。
而這樣離譜的事情,一年已經發生了13
民眾紛紛表示質疑:這樣的重症外傷醫療體系到底有沒有正常運作?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名醫生被空降到韓國大學醫院的重症外傷中心。
他就是男主,白江赫(朱智勳飾)
白江赫,是一名堪稱超人的天才醫生,人稱「上帝之手」
就算只剩一口氣的病患,他都能用一把手術刀起死回生。
他剛到醫院,就看到重症外傷中心來了一名刀傷患者。
肚子插著刀,胸部也有淤血,危在旦夕。
然而,此時值班的卻是一名年輕的肛門科醫生楊載源(秋英宇飾)
既非對口專業,也沒有足夠經驗,他不敢,也沒有能力實施手術。
正在急診室猶豫、混亂之際,白江赫出場了。
看似複雜的問題,在他眼裡彷彿小兒科。
根據傷者情況,迅速做出判斷,三下五除二,手術完成了。
之所以能夠手到擒來,除了本身醫術高超,還得益於其臨床經驗異常豐富。
他曾多年在戰爭前線,從事醫療救助工作。
再危險、緊急的場面都經歷過。
不僅手術高超,白江赫其他技能也是樣樣通。
騎摩托車,穿越火線。
開直升機,懸崖救人。
甚至還能扛槍衝鋒,戰地急救。
這哪裡是個醫生。
幾乎是個萬能的「特種兵」。
最誇張的一回,是在飛行的直升機上,進行開顱手術。
當然,劇裡的手術場面只供觀賞,不可當真。
有些情節,或許只是在理論上可行,但實際中並未經過檢驗。
比如有一個患者心臟破裂,血流不止。
白江赫為趕緊止血,臨時將醫用手套碎片,縫蓋在患者心臟之上。
之後做好正式縫合後,再將手套碎片取出來。
後面為了讓情節有信服度,還特意安插了一篇學術報告。
不過魚叔谷歌學術了查了一下,無。
當然,這部劇也並非現實主義型別。
更像是一種武俠式、漫畫式的熱血爽劇
因此,我們也沒必要強求故事的現實合理。
而正是這些白江赫的手術奇蹟,才讓不少觀眾達到一種極致的爽感,看得欲罷不能。
雖然這部劇有些情節很誇張,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但在這些誇張的情節之下,也呈現著各種與現實相連的故事和情感。
相較之下,楊載源這個角色就更貼近一個普通人的形象。
他是一個典型的聽話學生,雖然成績優秀,但經驗不足,沒有超越常人的能力。
甚至一開始有一點笨拙,總想著按照書本上學到的內容和規章制度來行事。
但白江赫對他說:
「救治外傷患者時,比起按照課本教的,觀察眼前患者的狀態更重要」
「如果不明白這點,會把可以救活的患者弄死」
某天,重症外傷中心接收了一名重傷患者,需要進行肝臟移植。
同時,一個剛剛腦死亡患者的器官捐獻手續,也正在進行。
只要等到家屬簽署同意捐獻書,移植手術就可以開始。
出乎意料的是,家屬正巧就是躺在手術檯上需要肝臟移植的傷員。
原來,家屬聽說父親去世,便駕車前往醫院,處理相關事宜。
卻在路上遭遇車禍,身受重傷。
按照規定,沒有家屬簽字就不能進行器官捐贈,事情就這麼陷入了僵局。
但在白江赫心中,這種特殊的危急時刻,就不應該守著死規定不放。
既然是將肝臟移植給自己的孩子,又哪會有父母不同意捐獻的呢。
於是,在他的堅持下,重症傷者獲救成功。
除了在極端情況下的手術抉擇,主人公們還常常面臨各種各樣的兩難困境。
白江赫雖然醫術超群,到崗之後大幅提升了重症患者的生還率。
但,來者不拒的接患,不計成本的投入醫療資源,導致了中心陷入嚴重的財務赤字
於是,院方百般限制他們的資源使用。
最終導致一名傷者錯過了最佳急救時間。
這時,白江赫依然不認命,堅持想辦法救助患者。
面對這樣的情況,楊載源已經幾乎洩了氣:
「只有我們拼死拼活救助患者又有什麼用,其他人都放棄了」
無數的醫生,起初都是心懷救死扶傷的理想。
但在現實的困境下,很多人漸漸感到力不從心。
有時是因為能力的不足,有時是因為體制的不公。
更多時候,是因為意志的不夠堅強。
醫生畢竟是人,這樣的力不從心,我們也能感同身受。
可白江赫最超越常人的地方,就在於他永不放棄的信念。
他頂著所有壓力,堅持在傷者頭上開了兩個洞,將能做的都做了。
最終還是讓傷者活了下來。
白江赫在一個又一個生死關頭中,一切以患者為優先。
無懼制度與規則的束縛,做出極具人性光輝的抉擇。

最能突顯出他這一點的,就是辦公室裡數不勝數的患者照片。

其他醫生的辦公室,總是掛滿了榮譽獎章,個人頭銜,出訪演講。
而白江赫的辦公室裡,卻只擺著自己救助的患者們。
我想,這樣理想的好醫生,沒有人不會愛上。
當然,主角並非真的是無所不能的超人。
說到底,他也只是一介凡人,也會有面對生命逝去無可奈何的時候。
劇中就有這樣一個情節:
在完成一臺又一臺的疑難手術後,白江赫的名氣徹底打了出去。
不少人心中,就沒有白江赫救不活的患者。
重症外傷中心,也開始有了不少底氣。
此時,白江赫為了犒勞兩位辛苦多日的同事,請他們好好大吃一頓。
可就在他們聚餐的時候,中心來了一名交通事故傷者。
白江赫與楊載源第一時間跑出飯店,拼盡全力趕到醫院。
可惜,這時候患者已經被宣告死亡。
對此,白江赫十分自責。
他想著如果沒有出去吃飯,如果他一直守在醫院,這個患者說不定就能活下來。
然而,楊載源卻道出一個殘忍的真相:
這名傷者在送醫時頸椎已經斷裂,骨頭也全碎了,即便白江赫在這裡,結果也是一樣。
就算是「上帝之手」,面對這種情況也無回天之力。
這在爽劇中,也是無法逆轉的現實。
同樣的,作為個體,很多時候也會受制於龐大的體制機器和高壓的權力之手。
就像上文提到的,因為資源限制,錯過最佳急救時間的傷者。
雖然在白江赫的努力下,他保住了生命,但卻成了植物人的狀態。
這樣的結果,其實完全可以避免。
正是因為白江赫的「拼命三郎」行為,觸碰了一些醫院高層的利益。
於是,高層動用關係,在各方面為難白江赫。
得知此事的白江赫,憤怒地衝進醫院高層的辦公室。
可即便如何洩憤,也沒有辦法改變已經發生的事實。
其實不止這一件事,劇中有不少細節都展現了這樣的無奈。
就像重症外傷中心的醫療資源,長期被侵佔。
原本分配的三個監護病房,卻只有一間是給他們用的。
其他兩個,總是被其他科室佔用。
面對這樣的情況,白江赫向上級申請合理安排病床,始終得不到批准。
同時,他也不能趕走已經在這裡的病人。
而且,所謂「神醫」「天才醫師」這樣的醫學人才,總是稀缺的。
劇中,雖然在白江赫的努力下,重症外傷中心體系的運作有了明顯的好轉。
但如果這樣的體系,永遠只能依靠一個超級強人才能完成,那或許也是遠遠不夠的。
更何況,現實中可能連一位這樣超凡的醫生都沒有。
就像去年的韓國醫生罷工,至今也尚未得到妥善解決。
如今,韓國又陷入更大的政治危機。
這樣的事實,在這部醫療爽劇的對比下,反而顯得更加無力。
也許,正是因為現實的殘酷,才導致大眾更想從這樣的爽劇中尋找一種心理彌補。

有意思的是,本劇結尾頗為意味深長。
原來,那個唯利是圖的院長,曾經也是一名不願放棄任何患者生命的理想主義醫生。
白江赫也是因為他,才有了成為醫生的夢想。
究竟是什麼,將一個個醫生從不惜一切的理想主義者,轉變為自私冷漠的功利主義者。
或許,我們能在第二季,看到這部劇更大的野心。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隨手點個「贊」和「推薦」吧。
助理編輯:旺達的托馬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