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直腸癌作為美國第三大常見癌症和第二大癌症相關的死亡原因,醫療界多年來一直在努力尋求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早期未轉移的結直腸癌5年生存率高達91%,而晚期轉移病例則下降為14%。所以篩查一直以來是減輕全球結直腸癌負擔的關鍵策略。有研究發現,在死於結腸癌的患者中,約76%的病例沒有接受最新的篩查。

從2000年美國胃腸內鏡學會(ASGE)第一次釋出關於腸鏡篩查結直腸癌的臨床指南以來,結腸鏡檢查一直是結直腸癌篩查的“金標準”,可以透過去除息肉(癌前病變)來預防結直腸癌。從50歲開始進行結直腸癌的篩查,美國的結直腸癌的死亡率逐年在下降。
2018年美國癌症協會將結直腸癌篩查的年齡從50歲提前至45歲以求進一步有助於降低結直腸癌的死亡率,然而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美國的結直腸癌篩查率僅為59%左右,遠低於美國國家結直腸癌圓桌會議(National Colorectal Cancer Roundtable)設定的80%的目標。

結直腸癌篩查現實和理想之間持續差距提示,無論是透過結腸鏡還是基於糞便的篩查方案或許均由於各具特殊性而對很多人來說也許並沒有很大的吸引力了。於是,迫在眉睫的需要研發更加便利的篩查方法以吸引更多人進行結直腸癌的篩查。

2024年3月13日一項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研究結果報道,透過測定腫瘤細胞釋放到血液中的微量遊離DNA水平,以7861名45-84歲的受試者作為研究物件,他們除了抽血,也同步進行結腸鏡檢查,然後比較了血液化驗和結腸鏡結果進行比較。
資料顯示,這種抽血技術對於 1 、2 或 3 期(尚未轉移)的結直腸癌的敏感性為為87.5%,換句話說,該方法可以檢測出近九成的第 1~3 期結直腸癌患者。
不過,該方法對晚期癌前病變(advanced precancerous lesions)的敏感性只有 13.2%。
另外,抽血判定為癌或晚期癌前病變的受檢者中,有 10.4%左右的假陽性,也就是說沒有患癌症但抽血結果誤診為癌症的比例。

基於該方法篩查結直腸癌87%的靈敏度,和對於晚期腫瘤90%的特異性的資料,促使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於2024年7月29日批准美國生物技術公司Guardant Health的結直腸癌(CRC)篩查專案——Shield™血液檢測上市。這是FDA批准的首個作為結直腸癌主要篩查選擇的血液檢測,也是第一個符合醫療保險覆蓋要求的結直腸癌篩查血液檢測。這意味著對於許多沒有接受定期篩查的患者來說,它可能是一種更容易獲得的無創篩查選擇。

關於該項研究和FDA對於抽血篩查結直腸癌方法的批准,美國胃腸病協會AGA建議,該血液檢查並不能完全替代結腸鏡篩查結直腸癌。然而,對於那些拒絕腸鏡篩查的人群來說,則不失為一種可以進行結直腸癌篩查的方案。

防病於未來是醫者的主要職責之一,癌症篩查則一直為重中之重,抽血篩查癌症一直是醫務人員和科研人員的夢想。
“滴血驗癌”的醜聞早已經翻篇,那些透過被誇大與濫用的癌症標誌物來普查癌症的方法也只是某些體檢中心的賺錢工具而已。
然而真正透過抽血篩查癌症的序幕已經拉開,我們醫生手中又多了一件實實在在可以服務於病人的利器。
健康長壽,預防是最好的邏輯

參考文獻
Daniel C Chung, Darrell M Gray 2nd, Harminder Singh. et al. A Cell-free DNA Blood-Based Test for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N Engl J Med 2024 Mar 14;390(11):973-983
往期文章回顧
作者:朱自強醫生,畢業於浙江大學醫學院以及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在Brookdale醫學中心完成內科住院醫師培訓,獲得美國內科學會專科(ABIM)和美國肥胖醫學專科(ABOM)文憑。朱醫生曾在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下屬的癌症研究所(NCI)從事多年博士後研究,期間發表多篇科研論文和作過多次會議報告。朱醫生目前是艾姆赫斯特醫院以及紐約長老會皇后醫院的主治醫師,同時在紐約法拉盛開始私人診所,為社群提供醫療服務。朱醫生目前也是美國華人醫師會ACAP的副主席。 |